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3篇
  免费   381篇
  国内免费   460篇
测绘学   675篇
大气科学   472篇
地球物理   525篇
地质学   750篇
海洋学   247篇
天文学   191篇
综合类   236篇
自然地理   89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182篇
  2015年   192篇
  2014年   220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Two gravity sediment cores (GH99‐1239 and GH99‐1246) obtained from the north‐eastern Japan Basin in the East Sea/Japan Sea were analyzed for the orbital‐ and millennial‐scale paleoceanographic changes. Chronostratigraphically, core GH99‐1239 represents a continuous sedimentary record since 32 ka, based on correlation of distinct lithological markers (i.e. dark layer or TL layer) with those in core GH98‐1232 collected nearby. For core GH99‐1246, the age model is constructed through correlation of lightness (L*) values and tephra (Aso‐4 and Toya) layers with those in the well‐dated Oki Ridge core (MD01‐2407), indicating about 134 ka of sedimentation since the latest Marine Isotope Stage (MIS) 6. New geochemical data from both cores corroborate orbital‐scale paleoceanographic variation, such that surface‐water productivity, represented by biogenic opal and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contents, increased during MIS 1 and MIS 5; CaCO3 contents do not show such distinct glacial–interglacial cycles, but were influenced by dissolution and preservation rather than foraminiferal production. During the glacial periods when sea ice was prevalent, surface‐water productivity was low, and bottom‐water conditions became anoxic, as indicated by high total sulfur (TS) contents and high Mo concentrations. The geochemical data further document millennial‐scale paleoceanographic variability, corresponding to a series of thin TL layers in response to Dansgaard–Oeschger cycles but irrespective of the glacial or interglacial periods. In particular, thin TL layers formed during MIS 3 are characterized by less TOC (about 1%) and TS (about 0.4%) contents and lower Mo (about 5 p.p.m.) concentration, whereas those during MIS 4 and MIS 5 exhibit more TOC (up to 4%) and TS (up to 5%) contents and higher Mo (up to 120 p.p.m.) concentration. Such a discrepancy is attributed to different degree of surface‐water productivity and of bottom‐water oxygenation,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ea level position and extent of ventilation. Flux of the East China Sea Coastal Water controlled by millennial‐scale paleoclimatic events is the most critical factor in deciding the properties of TL layers in the north‐eastern Japan Basin. Our results strongly confirm that TL layers in the Japan Basin also validate the unique feature of basin‐wide paleoceanographic signals in the East Sea/Japan Sea. Copyright © 201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62.
东北三省城际技术转移网络的空间演化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刘承良  牛彩澄 《地理学报》2019,74(10):2092-2107
从全国—本地视角,以东北三省为研究区,基于2005-2015年的专利权转移数据,融合社会网络、GIS空间分析和计量方法,定量刻画东北三省技术转移网络的空间演化规律。结果显示:① 全国视角下东北三省城际技术转移网络呈现“核心—边缘”等级层次性结构,形成了专利技术由东北辐散向全国沿海辐合的空间格局。② 本地视角下东北三省技术转移网络呈现出向心收缩结网态势,“哈长沈大”四大核心城市在本地网络中扮演“技术守门者”角色。技术转移表现出“强全国化,弱本地化”特征。③ 东北三省城际技术流动既存在路径依赖,也不断涌现路径创造。全国视角下,技术转移以东北三省核心城市为流源,基本流向以北京、上海和深圳分别为枢纽的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本地城际技术转移以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为集散中心,集中于省内转移,呈现等级、接触和跳跃式混合扩散空间模式。④ 地理距离接近度、产业结构相似度、经济水平差异度、创新能力相似度、技术吸收能力、外商直接投资对东北三省城际技术转移存在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63.
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多维度育人功能是打通基础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关键一环。作为地质学及其相关专业的第一门专业入门课程,《普通地质学》课程主要教授学生地球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地质思维等专业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面对新时代高层次地学人才培养的要求,需要深入挖掘该课程的思政元素,实现教学理念从单纯的传授基础知识、激发专业兴趣到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拓展,开启《普通地质学》课程服务地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大门。充分利用“将今论古”思想和动力地质作用这两个课程核心内容,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和跨学科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依托地质过程的复杂性和庞大的地质时空观等课程核心内容,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大格局观和发展观,提升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964.
何文雨  旺罗 《地质论评》2023,69(4):2023040016-2023040016
全新世(11. 7 ka BP)作为最年轻的地质年代,其气候变化相对晚更新世冰期稳定,但仍存在千百年尺度的气候波动。造成这些气候波动的可能有多种原因,但至今还没有统一的认识。这一时期的气候变化与人类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其短尺度的气候变化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通过对文献资料分析,综述了全新世千百年尺度的气候突变的原因。全新世早期温度普遍升高主要与太阳活动变化有关,期间冰盖消融与海洋环流作用引起百年尺度的气候事件。全新世中期气温最高,但也发现多次干冷气候事件,主要为冰川活动导致。全新世晚期温度降低,主要是以火山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冷。其他因素如地球轨道参数、潮汐作用、冰川作用、海洋环流等在全新世各个时期对气候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965.
何文雨  旺罗 《地质论评》2023,69(6):2308-2324
全新世(11. 7 ka BP)作为最年轻的地质年代,其气候变化相对晚更新世冰期稳定,但仍存在千百年尺度的气候波动。造成这些气候波动的可能有多种原因,但至今还没有统一的认识。这一时期的气候变化与人类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其短尺度的气候变化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通过对文献资料分析,综述了全新世千百年尺度的气候突变的原因。全新世早期温度普遍升高主要与太阳活动变化有关,期间冰盖消融与海洋环流作用引起百年尺度的气候事件。全新世中期气温最高,但也发现多次干冷气候事件,主要为冰川活动导致。全新世晚期温度降低,主要是以火山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冷。其他因素如地球轨道参数、潮汐作用、冰川作用、海洋环流等在全新世各个时期对气候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966.
The differences in the influences of the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 (NAO) on the air–sea CO_2 fluxes (f CO_2) in the North Atlantic (NA) between different seasons and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s are rarely fully investigated. We used observation-based data of f CO_2, surface-ocean CO_2partial pressure (p CO_(2sea)), wind speed an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AO and f CO_2 of the subtropical and subpolar NA in winter and summer on the interannual time scale. Based on power spectrum estimation, there are significant interannual signs with a 2–6 year cycle in the NAO indexes and area-averaged f CO_2 anomalies in winter and summer from 1980 to 2015. Regression analysis with the 2–6 year filtered data shows that on the interannual scale the response of the f CO_2 anomalies to the NAO has an obvious meridional wave-train-like pattern in winter, but a zonal distribution in summer. This seasonal difference is because in winter the f CO_2anomalies are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NAO-driven wind speed anomalies, which have a meridional distribution pattern, while in summer they are dominated by the NAO-driven SST anomalies, which show distinct zonal difference in the subtropical NA. In addition, in the same season, there are different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variation of p CO_(2sea)in different regions. In summer, SST is important to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p CO_(2sea)in the subtropical NA, while some biogeochemical variables probably control the p CO_(2sea) variation in the subpolar NA.  相似文献   
967.
GRAPES_Meso背景误差特征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2015年6月—2016年5月GRAPES_Meso有限区域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产品,采用美国国家气象中心(NMC)方法和高斯函数拟合方案统计中国区域的背景误差和水平相关尺度随纬度、高度和季节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控制变量的背景误差与水平相关尺度不仅随高度和纬度有明显变化,其中非平衡Exner气压和比湿具有明显的局地性和季节变化特征。非平衡Exner气压的背景误差在青藏高原地区较大,且冬季最大,夏季最小。比湿背景误差在低纬度热带季风区较大,且夏季最大,冬季最小。非平衡Exner气压和比湿的水平相关尺度在冬季最大,夏季最小。同时文中采用随高度变化的水平相关尺度替换GRAPES-3DVar中单一尺度参数,1个月的分析和模式预报试验表明,6 h的位势高度预报在对流层有明显改进;风场分析及其12 h内的预报在平流层改进明显;对24 h不同量级降水的预报有显著正贡献,也显著改善24 h内的小雨、中雨和大雨的空报现象,明显改善12~24 h特大暴雨的漏报现象。  相似文献   
968.
谢五三  唐为安  宋阿伟 《气象》2019,45(11):1560-1568
基于安徽省81个气象站1961—2017年逐日降水数据及土壤墒情和干旱灾情资料,从诊断干旱日数年际变化、季节演变、空间分布、频率分布、典型干旱过程演变及与土壤墒情、干旱灾情的相关性等方面,研究6种时间尺度SPI在安徽省气象干旱监测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时间尺度SPI在干旱监测中差异明显,6种时间尺度SPI对于干旱日数年际变化、不同等级干旱频率分布具有较好的监测效果,但对于干旱日数季节演变和空间差异性诊断与实况存在偏差;从典型干旱过程诊断来看,时间尺度越短,降水权重越大(例如SPI30、SPI60),SPI监测曲线对降水的响应越敏感,而SPI150、SPI180等时间尺度长的SPI对降水的响应又过于"迟钝";从与土壤墒情的相关性来看,时间尺度短的SPI30与10 cm表层土壤墒情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达0.91,时间尺度长的SPI180与50 cm深层土壤墒情相关性较好;在各时间尺度SPI与年降水量的负相关及与干旱灾情的正相关方面,相关系数随着时间尺度的增长均先增后减,时间尺度适中的SPI120相关性最好。总体来看,不同时间尺度SPI代表不同含义,针对不同时间尺度的气象干旱应采用不同时间尺度的SPI进行监测评估。  相似文献   
969.
2018年8月13—14日,1814号台风“摩羯”(YAGI)由强热带风暴逐渐减弱成热带低压,在山东省境内造成强降水,并引发了系列龙卷。龙卷发生后,气象部门对龙卷进行了详细的实地灾情调查。通过对6处龙卷路径无人机航拍的高分辨率图像和现场勘察的建筑物损毁、树木折断、庄稼倒伏等状况的综合分析,判断发生在滨州市姜楼镇、东营市盐窝镇的龙卷达到EF2级,其他为EF0/EF1级。上述龙卷都发生在残余低压环流中心移动方向的右前方,且集中在残余低压环流外围偏北段雨带中的小型超级单体内;其中在滨州引发的龙卷距离残余低压环流中心最近,约150 km,在潍坊引发的龙卷距离残余低压环流中心最远,约400 km。这些小型超级单体在雨带中,自南向北或者自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尺度都很小,发展高度较低,强反射率因子核位于风暴的底部,低层反射率因子的南端有入流缺口,呈钩状回波特征;低层径向速度产品有较强的正负速度对。用雷达系统原适配参数值计算表明,在调查的6次龙卷中,仅有1次龙卷发生前算出了中气旋(M)产品,2次算出龙卷涡旋特征(TVS)产品;用修改的适配参数值进行计算,在6次龙卷发生前都算出了M产品,4次算出TVS产品,优化适配参数可提前将弱的M和TVS识别出来,对龙卷的临近预警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70.
利用重庆市巴南区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逐小时草地、泥土、砾石、石板、水泥、沥青等6种不同下垫面的特种温度观测资料,通过扩展经验正交分解(EEOF)、概率密度分析(PDF)等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不同下垫面温度的多时间尺度变化规律,进一步探讨了水泥和草地下垫面温度差异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下垫面的温度存在明显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月平均变化上,石板、水泥和沥青的表面温度明显高于泥土、草地和砾石,且温度差异夏季大于冬季。日变化上,石板、水泥和沥青白天的表面温度高于泥土、草地和砾石,晚上不同下垫面温度差异较小;不同下垫面温度的日变化差异在春季和夏季明显强于冬季和秋季。石板、水泥和沥青表面出现45℃以上极端高温的概率多于其他下垫面,且出现这些高温的时间集中在14:00—15:00之间。水泥和草地的温度差异也表现出明显的多时间尺度变化(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一天中,温度差异最大值出现的时间集中在14:00—16:00,其次是19:00—20:00。温度差异的日变化幅度也在夏季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