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38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非参数统计方法在水文水资源中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非参数统计方法在水文水资源系统中的应用和研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依研究内容不同可分三类:(1)在水文频率分析中的应用和研究;(2)在水文水资源预报中的应用和研究;(3)在水文水资源模拟中的应用和研究.对非参数统计方法在水文水资源系统中的应用和研究现状作了较全面的介绍,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趋势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快速高效萃取有用信息这一遥感技术应用的热点问题,探讨了一种适合于组合特征识别的遥感图像最近邻模糊分类器。该分类器首先把待识别目标的组合特征与训练模板中的组合特征样本的平均值一一进行比较,从而得到了一个特征差矩阵。用模糊分布函数在同类特征差之间进行处理,生成一个隶属度矩阵,然后用算术平均法对隶属度矩阵进行处理,并用最大隶属度准则来进行分类判决。以新疆和静县的SPOT5图像为例,应用此方法对其进行分类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此分类方法对SPOT5遥感图像进行分类,不仅使分类结果具有丰富的语义信息,而且克服了由于特征选择的不稳定性对分类结果的影响,分类精度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辽宁海岛资源,优化海岛产业结构和布局,以辽宁纳入中国海域海岛标准名录的633个海岛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地理坐标、陆域面积等基础数据进行数理统计的基础上,通过GIS的空间分析和绘制洛伦兹曲线、计算基尼系数,对辽宁海岛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辽宁海岛属集聚型分布类型,在空间上呈组团与带状分布,按聚集程度来看,形成了黄海北部长山群岛集聚区、辽东半岛南部浅海集聚带与辽东湾西部浅海集聚带三个区域;约60%的海岛处在离大陆岸线直线距离在10 km以内的范围内,近陆程度高;海岛陆域面积分布不均衡,基尼系数达0.9。  相似文献   
14.
We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the presence of larval conspecifics on larval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four‐arm and six‐arm plutei of Strongylocentrotus droebachiensis and bipinnaria of Asterias rubens, in laboratory experiments, by manipulating population density. Larvae were introduced to experimental columns (10 × 10 × 30 cm) at one of two or three population densities (S. droebachiensis: 0.1 and 10 larvae·ml?1; A. rubens: 0.1, 1 and 10 larvae·ml?1). Subsequent changes in vertical distribution were determined from images of the larvae in the columns illuminated by a 532‐nm laser and captured by a high‐resolution camera. Larvae of both species were found higher in the water column in the high than in the low and intermediate population densit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ertical swimming velocity and nearest neighbour distance (NND) was measured for four‐arm plutei of S. droebachiensis, and used to determine a range in distances among individuals that may affect potential interactions. The variation in swimming velocity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proximity below a threshold distance among individuals of 10 mm, which was greater than the estimated distance in the high population density. We suggest that the increased larval aggregation near the water surface under high population density is the result of a behavioural response to conspecifics.  相似文献   
15.
基于点状数据与GIS的广州大都市区产业空间格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2004年数字城市数据,研究了广州大都市区产业内部、产业之间的空间关系,比较了广州大都市区中心城区和新城区各种产业的空间格局。将广州大都市区行业分为制造业、批发和运输、零售、生产服务业、房地产业、管理服务、教育、医疗保健及社会扶助和娱乐设施等10类。利用1 km2格网画出了各行业点状密度,并通过分区产业百分比及区位商分析了各产业企业的空间分布,中心城区的主导产业是管理服务、房地产、零售及金融保险等服务行业,而在新城区其主导功能是制造业、批发与运输及生产服务业等。利用平均最邻近距离分析广州大都市区中心城区和新城区各产业内企业之间的空间关系,广州大都市区各产业企业都呈凝聚分布,在中心城区金融行业分布最集中,其次是房地产、生产服务业、娱乐、管理服务等。利用邻近性指数分析了各产业之间的空间关系,发现生产服务业和管理服务业、教育和医疗保健与社会扶助、娱乐和零售等邻近性较大。  相似文献   
16.
In a spatio-temporal data set, identifying spatio-temporal clusters is difficult because of the coupling of time and space and the interference of noise. Previous methods employ either the window scanning technique or the spatio-temporal distance technique to identify spatio-temporal clusters. Although easily implemented, they suffer from the subjectivity in the choice of parameters for classification. In this article, we use the windowed kth nearest (WKN) distance (the geographic distance between an event and its kth geographical nearest neighbour among those events from which to the event the temporal distances are no larger than the half of a specified time window width [TWW]) to differentiate clusters from noise in spatio-temporal data. The windowed nearest neighbour (WNN) method is composed of four steps. The first is to construct a sequence of TWW factors, with which the WKN distances of events can be computed at different temporal scales. Second, the appropriate values of TWW (i.e. the appropriate temporal scales, at which the number of false positives may reach the lowest value when classifying the events) are indicated by the local maximum values of densities of identified clustered events, which are calculated over varying TWW by using the expectation-maximization algorithm. Third, the thresholds of the WKN distance for classification are then derived with the determined TWW. In the fourth step, clustered events identified at the determined TWW are connected into clusters according to their density connectivity in geographic–temporal space. Results of simulated data and a seismic case study showed that the WNN method is efficient in identifying spatio-temporal clusters. The novelty of WNN is that it can not only identify spatio-temporal clusters with arbitrary shapes and different spatio-temporal densities but also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subjectivity in the classific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17.
面向对象的高分辨率影像特征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俊  于庆国  朱晓东  刘恺 《测绘科学》2011,36(3):141-143
本文主要研究面向对象的高分辨影像信息提取中的特征选择问题.文中分别选择光谱、纹理、形状等特征57个和28个进行特征优化,得到两组分别由46个和4个特征组成的不同的最优特征集,并利用这些特征集采用K近邻、模糊与K近邻级联两种不同的面向对象分类策略进行分类研究.最后从合理性、效率和精度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对...  相似文献   
18.
孙启高 《地质论评》2008,54(2):145-154
古海拔问题是当前古植物学与古环境研究领域中的难点之一,属于化石植物生物学与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前沿性研究。定量研究古海拔的变化对阐述诸如青藏高原抬升历史等重大科学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用生物学的思想和方法,利用化石植物研究地质历史时期古海拔的变化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化石植物既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植被演替的直接证据,又是研究古海拔变化的珍贵材料。本文简述了利用化石植物定量研究古海拔的3类主要方法,即最近亲缘种分析、共存因子分析和叶相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侧重分析中国地区(如西藏南部南木林盆地)古海拔的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并结合近年来的研究实践展望了将来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李哲  金明芝 《矿物学报》1990,10(2):186-191
本文使用穆斯堡尔效应对三个铬铁矿进行了研究,测量了铬铁矿L-1在150K和298K温度下的穆斯堡尔谱和铬铁矿L-2和L-3在298K温度下的谱。使用次近邻效应解释了铬铁矿中的多重Fe~(2+)双峰,并使用二项式分布计算了Cr~(3+)、Fe~(3+)和Al占据次近邻位置的几率。在穆斯堡尔面积和二项式分布计算的基础上做出了Fe~(2+)双峰的指派。铬铁矿L-1谱在150K下进一步分裂,表明用来解释铬铁矿谱的模型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青海省玉树自治州结古镇附近于2014年4月14日7时左右发生了Ms 7.1级地震。利用灾前灾后两个不同时期的高分辨率影像,以结古镇南部地区为例,探讨基于e Cognition平台,选用多尺度分割和最邻近法,对灾前灾后遥感影像进行各类地物信息提取,分析研究区内各地物的动态变化。研究表明:通过面向对象分类的e Cognition软件提取的各地物信息颜色信息丰富,形状大小特征明显,总体分类精度达到90%以上,分类效果良好。并根据提取成果进行统计分析,快速提供受灾地区地震前后整体动态变化情况,为各级政府部门迅速开展地质灾害抢险救援与监测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