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49篇
  免费   1269篇
  国内免费   1360篇
测绘学   559篇
大气科学   448篇
地球物理   662篇
地质学   4553篇
海洋学   1151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664篇
自然地理   152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234篇
  2021年   301篇
  2020年   257篇
  2019年   336篇
  2018年   257篇
  2017年   260篇
  2016年   306篇
  2015年   310篇
  2014年   370篇
  2013年   367篇
  2012年   365篇
  2011年   423篇
  2010年   372篇
  2009年   403篇
  2008年   385篇
  2007年   436篇
  2006年   461篇
  2005年   415篇
  2004年   427篇
  2003年   372篇
  2002年   340篇
  2001年   327篇
  2000年   283篇
  1999年   257篇
  1998年   228篇
  1997年   167篇
  1996年   175篇
  1995年   126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103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1.
松辽平原区荒漠化形成与发展的地质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卫星数据,结合实地地质调查、光释光(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cence, OSL)测年及孢粉数据,从地层、新构造和沉积环境等角度阐述了松辽平原晚更新世晚期湖积环境的形成与变化,提出了松辽平原晚更新世晚期湖积环境或湖积物质是区内荒漠化形成与发展的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2.
居住单元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社区范围,其交通环境的优劣是衡量居住单元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高分辨遥感影像 的高空间分辨率特点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居住单元交通环境的可能性。本文从区域交通环境、路网可达性出发,对城市居住单元交通 环境质量的遥感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特点构建了居住单元交通环境的多级指标评价体系,并对厦门市的 50个居住单元进行了评价分析。实验表明,利用高分辨率影像进行城市交通环境质量评价是一种成本较低,简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3.
分析聚煤盆地沉积环境,研究聚煤盆地煤层分布规律,对指导煤田预测和指导勘探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数字测井的视电阻率曲线来分析、解释原始沉积环境,研究聚煤盆地的煤层分布特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4.
基于GIS的北京市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6年TM、SPOT 4及QuickBird遥感影像为信息源,在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的支持下,结合野外调查及其它辅助数据,运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对北京市2006年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对2000年与2006年北京市生态环境变化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 2006年北京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为59.707,处于良好等级;2000~2006年间,北京全市生态环境状况稳定保持在"良"的状态,总体变化不大,但北京市耕地面积减少了339.09 km2,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了285.24 km2,水域面积减少了118.98 km2,其主要原因是降水量的减少、城市化扩张以及人为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15.
大冶铁矿的开发利用在为我国的钢铁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给矿区的地表环境、森林资源带来了很大的破坏。矿山公园的规划实施可极大地改善矿山环境,为矿山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较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6.
杨小川  张春 《江苏地质》2008,32(2):144-147
新沂市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潜力大,矿山开采规模小、资源浪费严重,采矿毁坏土地和植被,破坏生态环境,对自然地貌景观破坏严重;采矿掘进面高差大,边坡陡立,埋下诱发山体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易造成人员伤亡事故;露采矿山地质环境整治滞后,绝大多数露采矿山地质环境没有得到有效整治。根据露采矿山开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包括管理措施、工程技术措施和经济政策措施等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7.
黑龙江省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产生了诸多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这些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可分为资源毁损、地质灾害、环境污染3大类。又可细分为土地资源压占、植被资源破坏、地下水位下降、风景景观和地质遗迹破坏、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煤层自燃、煤矸石自燃、水土侵蚀、土地沙化、盐碱化、草原退化、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等种类。这些矿山环境问题给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危害。论文阐述了主要矿山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并提出了有关防治对策建议,以促进黑龙江省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8.
通过对呼伦贝尔市煤矿地质环境敏感性的综合评价,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修筑拦挡建筑物、支撑与坡面防护、锚固、排水、选择更合理的开采工艺等技术手段,对该地区地质灾害进行防治的方案。方案对海拉尔河河道治理、生物措施、井下回填工程、加固边坡、抽排水、发展煤矸石砖厂、移民避让、招商引资8个部分提出了防治方法,促进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的进行。  相似文献   
119.
湘西洛塔表层岩溶泉的生态环境类型及水文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岩溶石山区表层岩溶带的调蓄功能可有效控制石漠化的加剧并为严重缺水地区提供饮用水。文章以湖南洛塔为例,在大量的野外调查基础上,通过对洛塔岩溶区表层岩溶系统生态环境与表层岩溶泉水文特征的对比研究,按生态环境属性将表层岩溶泉分为三种主要类型:森林环境表层岩溶泉、石漠化环境表层岩溶泉及石漠化-森林过渡环境表层岩溶泉。详细论述上述三种表层岩溶泉的发育条件与水文特征:森林环境表层岩溶泉具有持续稳定的水文动态与流量;石漠化环境表层岩溶泉流量与降雨量相对应,动态极不稳定;石漠化与森林过渡环境表层岩溶泉流量排泄峰值具有随泉域植被覆盖率增加而缓和的趋势。按照环境类型对表层岩溶泉进行分类,可直观地显示其特殊的水文特征,有助于岩溶泉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20.
展少辉 《安徽地质》2008,18(3):193-194
以耿皇勘探区钻孔资料为基础,对该区煤系地层沉积环境及成煤条件进行分析,简述了本区煤系地层是在海退基础上,以三角洲为主体的三角洲相与泻湖海湾潮坪相相互交替的沉积体系,通过对该特点的分析研究,为今后地质勘探和煤矿开采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