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9篇
  免费   406篇
  国内免费   649篇
测绘学   1000篇
大气科学   750篇
地球物理   521篇
地质学   980篇
海洋学   300篇
天文学   504篇
综合类   221篇
自然地理   28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196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55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971.
浙北沿海连续3次飑线演变过程的环境条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雷达和地面加密自动气象站、日本气象厅(JMA)区域谱模式(RSM)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7月2日发生在浙北的连续3次飑线过程(其中第3次在近海生成了弓形回波)进行诊断分析。分别探讨3条飑线发展演变情况和对应的各种环境场条件,侧重对比下垫面温度、湿度、风辐合等条件与对流发展演变的关系,尤其是海陆边界对对流新生与加强的作用。从水平、垂直方向分析第3条典型弓形飑线形成过程中单体的发展、减弱、出流、入流、新单体生成、传播等过程。研究发现,在天气背景相似的小范围区域内,气温高、湿度大之处、锋面、辐合线、海岸线附近容易新生单体和加强对流。强对流系统对下垫面也有反馈作用,进而影响对流系统的发展变化:强雷暴单体的下沉气流在近地面形成冷池,其前侧冷空气向外辐散形成阵风锋,迫使锋前暖湿气流在冷池上抬升,在阵风锋附近产生新的对流单体,形成对流系统的传播。强单体经常在海岸线附近生成、加强,尤其是阵风锋与海岸线相交时。  相似文献   
972.
基于第二次冰川编目数据的中国冰川高度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基于第二次中国冰川编目数据,计算和分析中国西部各个山脉冰川面积随高度分布特征、冰川平衡线高度场的分布规律和积累区比率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 各个山脉冰川面积随高度分布呈近似正态分布,冰川最大面积所占总面积的百分比与冰川分布高度差的比值可以作为描述冰川面积随高度分布的形状参数;② 平衡线高度的分布特征受气候和地形影响,由南向北逐渐降低,由东向西逐渐升高;西北和南部高大山脉边缘比较密集,青藏高原内部比较稀疏。③ 冰川积累区比率的分布特征与水汽、地形和物理冰川属性有关。各大山脉外侧和海洋型冰川区积累区比率较小(<0.5),山脉内侧及高原内陆地区和极大陆型冰川区的积累区比率较大(>0.7)。  相似文献   
973.
Partial EIV模型的解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提出了一种求解partial errors-in-variables(partial EIV)模型的思路。通过对partial EIV模型的部分元素进行移项,重组成新形式下的平差函数模型,两次运用间接平差原理分别求解平差参数与系数矩阵中的随机元素,把总体最小二乘平差问题转化为最小二乘平差问题,并通过适当变换提高了新解法的收敛速度。最后分别采用实测数据和模拟数据进行验证,求解了本文算法与已有算法的估值结果。算例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取得与已有算法相同的结果,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974.
高精度的LiDAR点云配准是实现点云数据整体性和保证空间目标三维表面拓扑重建的关键,本文提出了基于Plücker直线的LiDAR点云配准模型,利用Plücker直线表示LiDAR待配准点云与基准点云间的同名直线,根据同名Plücker直线重合的几何拓扑关系,建立Plücker直线共线条件方程,再用最小二乘法确定待配准LiDAR点云与基准点云间的相对位姿参数。结果表明,Plücker直线共线条件配准模型几何约束性较强,配准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975.
从国家南极科学考察工作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南极拟新建站址维多利亚地1∶5 000地形图测绘为例,阐述进行南极特殊区域地形图测绘工作在数据获取及地形图测绘相关数据处理方面所遇到的问题,介绍南极特殊区域测绘与常规区域测绘生产的不同,以及在关键工序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为今后开展相关的地形图测绘工作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76.
高压线塔属于杆状构筑物,对倾斜变形非常敏感,倾斜度是检测其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传统的单点测量方式,无法反映高压线塔的整体变形,提出基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监测高压线塔倾斜度的方法,采用分层处理的方式,通过边界提取、直线分割、直线拟合等过程处理点云数据。采集山西省柳林某高压线塔点云数据进行实验,求取各层切片的中心坐标并计算高压线塔的倾斜度,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线塔仍处于安全运行状态的结论。  相似文献   
977.
一种机载LiDAR点云电力线三维重建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祥国  段敏燕  张继贤  臧艺 《测绘科学》2016,41(1):109-114,64
针对直升机激光雷达电力巡线中电力线三维重建方法研究的不足,文章提出一种长距离架空输电线路直升机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的电力线三维重建方法,它包括电力线激光雷达点云聚类、悬挂点检测和电力线三维建模等3个部分:首先运用3D连通成分分析分离出某一电力线的点;然后在XOY平面上对某一电力线的点进行线性拟合和格网索引,通过二阶导数分析分离出某一档某一根电力线的点;最后对单根电力线进行三维建模,且三维模型使用比例因子作为抛物线参数。实验表明,该方法在重建过程中对输电线走廊内线路数目、电力线的根数、电力线类型、电力线的空间配置结构、线路长度、线路曲率等因素不敏感,且具有效率高、重建精度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978.
崔扬  李青元  董前林  陈春梅  马梓翔  柳根 《测绘科学》2016,41(4):128-131,160
用勘探线剖面图结合钻井与其他资料进行地质模型三维重建是三维地质建模的重要方法。其中勘探线剖面图从二维坐标系向三维坐标系的转换是三维建模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当前勘探线剖面坐标转换过程中勘探线上钻孔并不总是布置在一条直线上(弯折勘探线)的特点,该文提出了一种构建弯折三维剖面的方法。该方法首先由剖面线的起点、终点以及勘探线上钻孔孔口点作为转折点构建三维折勘探线剖面框架;然后将二维剖面图上分段转换剖面上要素点的二维坐标到三维空间,并对跨越剖面转折点的长边添加转折控制点;最后以青海某煤田勘探区的二维勘探线剖面图数据为例,利用该勘探线剖面坐标转换算法,实现了二维勘探线剖面图到三维勘探线剖面图的转化,结果表明三维剖面上保持了原二维剖面所表达的地质模型的几何形态。  相似文献   
979.
This paper presents a technique to generate waves at oblique angles in finite difference numerical models in a rectangular grid system by using internal generation technique [Lee, C., Suh, K.D., 1998. Internal generation of waves for time-dependent mild-slope equations. Coast. Eng. 34, 35–57.] along an arc-shaped line source. Tests were made for four different types of wave generation layouts. Quantitativ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under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the propagation of waves on a flat bottom, the refraction and shoaling of waves on a planar slope, and the diffraction of waves to a semi-infinite breakwater. Numerical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using the extended mild-slope equations of Suh et al. [Suh, K.D., Lee, C., Park, W.S., 1997. Time-dependent equations for wave propagation on rapidly varying topography. Coast. Eng. 32, 91–117.]. The fourth layout type consisting of two parallel lines connected to a semicircle showed the best solutions, especially for a small grid size. This technique is useful for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irregular waves with broad-banded directional spectrum using conventional spectral wave models for the reasonable estimation of bottom friction and wave-breaking.  相似文献   
980.
vasa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特征和应用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asa基因编码的蛋白是DEAD-box家族的一种RNA解旋酶,该基因最先在果蝇中发现,其同源基因在许多动物中都已经克隆得到,vasa基因在生殖细胞系中特异性表达,研究显示其在配子发生和胚胎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重点介绍其编码蛋白的结构特征和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