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3篇
  免费   232篇
  国内免费   166篇
测绘学   439篇
大气科学   49篇
地球物理   213篇
地质学   673篇
海洋学   361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110篇
自然地理   1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由于受基坑开挖所产生的卸载和基坑降水的影响,临近地铁隧道的受力条件将改变,造成地铁隧道的变形和位移。采用自动化技术实时监测地铁隧道的变形,对保证地铁运营安全至关重要。文中结合广州大马站商业中心项目基坑开挖对临近运营地铁1号线隧道结构变形位移自动监测工程项目的实践,对自动全站仪监测系统在地铁隧道监测方面的系统构建、测量方法、测量精度、监测效果等方面进行论述。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以高精度、自动化的优势,及时提供可靠的动态监测数据,科学指导基坑施工,保证了地铁运营安全,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2.
油气管道经常不可避免地穿越一些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区,而这些地区往往又是地质灾害的高发区,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以不同的方式威胁着管道的安全运营。以普光气田输气管线为例:(1)建立了区域管道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2)完成了普光气田输气管道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将管道沿线地质灾害风险划分为地质灾害高风险区、较高风险区、中等风险区、较低风险区和低风险区5个不同等级;(3)根据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分区结果对管道进行地质灾害风险分段,将管道划分成了50个地质灾害风险等级段,其中:高风险段2段,较高风险段14段,中风险段20段,较低风险段14段。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为管道灾害的预防、治理提供重要的辅助决策,为区域管道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93.
干热岩是储量大、用途广的新型、可再生绿色能源,对其进行开发利用意义重大。就我国现状而言,寻找适宜的干热岩勘查开发工程场地是成功实现干热岩开发利用的关键。从干热岩工程开发亟待解决的选址问题出发,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干热岩勘查开发的选址经验,从资源、技术、安全和经济4个方面建立了包含4个指标层共20个指标的干热岩勘查开发工程场地选址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综合评分法的干热岩勘查开发工程场地选址评价方法。该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干热岩勘查开发工程场地选址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4.
科技创新是地质调查事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深空对地观测科技创新工程(以下简称工程)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技创新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针对我国自主对地观测系统性、整体性不足,卫星业务应用产品类型相对单一,以及数据处理能力较为薄弱等问题,从对地观测数据体系构建、应用系统建设、自然资源与环境变化监测体系创新,以及新型对地观测技术研发等方面开展工作与部署,取得了一系列工作成果。这些成果提高了我国深空对地综合观测能力,提升了基础地质调查、地质环境监测的定量化水平。  相似文献   
995.
对长约70 km引水工程洞线上进行的地面伽马能谱测量、陆地伽马剂量率测量、土壤氡浓度测量、岩石表面氡析出率测量以及钻孔岩芯样品的放射性元素U、Ra、Th、K含量分析的综合放射性地质调查,并对获得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测区引水沿线地质体放射性核素当量含量平均值为:U 1.56×10-6,Th 14.12×10-6,K 2.16×10-2;钻孔岩芯放射性元素分析含量平均值为:U 32.34 Bq/kg,Ra 35.68 Bq/kg,Th 35.29 Bq/kg,K 865.65 Bq/kg。陆地伽马剂量率为90.42 nGy/h;土壤氡浓度平均值为4 272.1 Bq/m3;岩石表面析出率平均值为4.01×10-2 Bq/m2·s。根据测量结果,利用内照射和外照射辐射剂量计算了对施工人员造成的辐照剂量为0.759 mSv,低于国家对公众的剂量限值1 mSv/a,表明引水工程输水隧洞的施工在安全辐射范围内。  相似文献   
996.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目标的控制日益重要,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也不例外。通过工程建设的实例分析,根据建设场地水文地质条件,选择了符合建筑要求的地基基础,并针对地下水位较高的现状和学院以地下水作为师生生活用水水源的实际,从保护地下水资源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拟建工程桩基础成孔方式进行比较,选择了施工工期较长、费用较低、施工安全、不采取降水措施的振动沉管灌注桩成孔方式,既节约了工程成本,又有效保护了地下水资源,将工程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997.
地质遗迹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如何保护好这笔财富资源,是各级政府和有关科研单位、专家学者长期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该文详细论述了地质遗迹保护项目的规划设计、工程施工及监管机制,对如何增强项目实施的可行性,提高保护的实际效果,增加综合效益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998.
中资企业海外矿业投资面临公开资料少、距离远、工作程度低等问题,很难客观评估项目好坏,给海外投资带来巨大风险.本文以非洲铜矿项目为例,提出了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针对不同矿床类型,通过开展典型项目研究,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评价模型,从资源禀赋、资源潜力、开发条件以及可获得性四个方面开展项目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以非洲详查-勘探阶段和普查阶段铜矿项目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项目快速评价示范.该方法能在数据资料有限的情况下,实现铜矿项目战略投资快速评价与初选,有利于提高海外矿业投资项目判别效率与投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99.
重庆市中梁山是重庆市东西向交通通道的天然屏障,严重阻碍城区经济发展,隧道可快速穿越褶皱山区, 但隧道工程施工常常诱发严重的岩溶塌陷、地下含水层破坏、地表水疏干等地质灾害,威胁隧道安全施工与当地生态地质环境。越岭隧道施工对区域地下水位疏干的不同阶段,其诱发岩溶塌陷的主控因素发生改变,据此,可将岩溶塌陷发生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两种类型:疏干初期突涌型岩溶塌陷和疏干后期降雨型岩溶塌陷。其中,疏干初期突涌型岩溶塌陷的主控因素为真空吸蚀效应;疏干后期降雨型岩溶塌陷的主控因素为岩溶管道裂隙内水气压力突变。   相似文献   
1000.
《China Geology》2023,6(2):187-207
The Qiangtang Bas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located in the eastern Tethys tectonic domain, is the largest new marine petroliferous region for exploration in China. The scientific drilling project consisting primarily of well QK-1 and its supporting shallow boreholes for geological surveys (also referred to as the Project) completed in recent years contributes to a series of new discoveries and insights into the oil and gas preservation conditions and source rock evaluation of the Qiangtang Basin. These findings differ from previous views that the Qiangtang Basin has poor oil and gas preservation conditions and lacks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As revealed by well QK-1 and its supporting shallow boreholes in the Project, the Qiangtang Basin hosts two sets of high-quality regional seals, namely an anhydrite layer in the Quemo Co Formation and the gypsum-bearing mudstones in the Xiali Formation. Moreover, the Qiangtang Basin has favorable oil and gas preservation conditions, as verified by the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sealing capacity of seals, basin structure, tectonic uplift, magmatic activity, and groundwater motion. Furthermore, the shallow boreholes have also revealed that the Qiangtang Basin has high-quality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in the Upper Triassic Bagong Formation, which are thick and widely distributed according to the geological and geophysical data. In addition, the petroleum geological conditions, such as the type, abundance, and thermal evolution of organic matter, indicate that the Qiangtang Basin has great hydrocarbon-generating potential.©2023 China Geology Editorial Off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