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2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177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73篇
地球物理   91篇
地质学   397篇
海洋学   5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3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对中国地震预报现状与未来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是作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地震预报的经历与实践,将我国地震预报的38年历史分为四个阶段,概括了我国地震预报的主要进展和成就,指出地震预报的难点及我国地震预报的思路和技术上存在的几个问题,最后对我国地震预报发展战略提出思考。作者的观点和建议可供地震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地震分析预报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2.
二叠系全球界线层型和点位(GSSP)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新的二叠纪年代地层系统为国际二叠系分会通过并正式纳入“国际地层表”后,已有5个GSSP得到正式批准,它们分别是阿瑟尔阶(二叠系)、吴家坪阶、卡匹敦阶、沃德阶和罗德阶的底界。长兴阶底界的GSSP提案在国际二叠系分会投票中,以94 %赞成票通过,并交国际地层委员会进行投票表决。国际二叠系分会最近的主要工作重点将是早二叠世乌拉尔统内空谷阶底界、亚丁斯克阶底界和萨克马尔阶底界的确定工作,由B.I.Chuvashov领导的界线工作组正在对俄罗斯乌拉尔南部的界线剖面进行工作。国际二叠系分会力争在2 0 0 6年底前完成投票工作,并使二叠纪的地层研究全面转入国际间对比等层型后研究  相似文献   
113.
中国位于全球三大成矿域的交汇部位,成矿条件优越.同时发育有几种独具特色的成矿系统,如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峨眉山地幔柱成矿系统以及广泛分布在华北的前寒武纪条带状铁矿,引起国内外地质学界的广泛关注.对这3种特殊的成矿系统近年来的科研进展进行了综述性回顾,并提出今后需要加强研究的若干重要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14.
区域沙漠化程度评价研究进展、问题及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回顾景观尺度及区域尺度的沙漠化程度评价发展过程,概括了国内外典型的区域沙漠化程度评价方法,通过假设各种情景分析、总结了目前各类区域沙漠化程度评价方法中存在的典型共性问题:(1)当被比较评价的几个区域中各类沙化土地面积相等时,目前所有的评价模型失去比较能力;(2)忽略了不同类型沙化土地空间分布的生态学意义及其对区域沙化整体程度的影响;(3)目前考虑了不同类型沙化土地空间分布的模型由于指标因子选择不恰当其评价结果在有些情况下与实际情况有距离。提出了在现有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引进景观生态学方法,特别是景观格局分析的方法,可以弥补现有区域沙漠化程度评价方法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且可以使区域沙漠化程度评价具有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5.
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的新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5,他引:1  
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是地球物理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并紧密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各方面相结合,未来将倍受重视.本文在介绍2004年武汉召开的国际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学术会议(ICEEG)基础上,阐述了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领域的一些新进展和主要发展趋势.并有针对性地介绍了我国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现状。  相似文献   
116.
山东省水工环地质工作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区域水文地质调查、专项水文地质勘查、地下水资源量与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价等几个大的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水工环地质成果。水文地质勘查方面先后完成了综合地质水文地质调查与编图工作、地下水资源评价、供水水源地勘查评价、以及专项地下水资源试验研究工作。地质灾害调查、预警与防治主要进行了山东省县级地质灾害调查、矿山地质灾害、环境调查、防灾减灾、预报预警研究工作。农业地质完成了山东省黄河下游流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种植区特色农业地质调查等项目,山东省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开展了济南、潍坊、枣庄、东营、青岛、烟台等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加大中大比例尺区域水工环调查工作、水工环工作成果的转化和水工环地质信息系统建设,更好的满足区域性国家战略规划的需求。深入落实“蓝黄”两大战略、加快省会城市经济圈及重要经济区带发展、全面建设“生态山东”提供基础支撑,已成为山东省水工环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7.
新世纪第二个五年测井技术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新世纪第二个五年测井技术的进展进行评述,分析电缆测井、随钻测井、地层测试等井筒探测技术的发展状况,介绍了一些最新的测井仪器和测井方法,重点讨论了测井技术在地层各向异性探测方向的进展.此外对井下永久传感器网络技术,噪声测井,重力测井,过钻头测井的进展进也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8.
近20年来中国古河道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20年来,我国在嫩江大安古河道、莱州湾南岸平原古河道、长江南京以下段古河道及古深槽、海底古河道等区域的研究,获得了大量研究成果,深化了理论认识,拓展了应用领域。这些新成果与新认识进一步表明,中国各外流大河均有末次盛冰期埋藏古河道,该期古河流深切于末次冰期间冰阶的陆地及浅海大陆架,形成切割谷和谷底部的深槽,谷内堆积了末次盛冰期和早全新世的河流相滞留物质和粗颗粒物质,上部被中全新世海相、海陆交互相或陆相细粒物质覆盖,构成了埋深约20~50 m的浅埋古河道带。古河道中蕴藏着比较丰富的地下淡水,是洪冲积平原及浅海陆架地区的重要水源。  相似文献   
119.
农牧交错带边界判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农牧交错带是我国传统农业区域与牧业区域相交汇的地带, 是我国生态环境的一条过渡带和生态安全的 重要屏障, 为此国内外学者对农牧交错带做了大量的研究, 但是迄今为止对于农牧交错带边界的认识尚未达成共 识。不同学者划分方法不一, 划分标准和指标不一致, 导致划分的农牧交错带在空间上差异很大, 因此有必要对农 牧交错带的边界做进一步的研究。农牧交错带的分布主要受降水等自然因素的限制, 但也与人类对土地利用的方 式密切相关, 因此它更是作为一种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现状存在的。本文在总结以前农牧交错带边界判定研究中主 要用到的方法及存在不足的基础上, 建议从土地利用的角度考虑农牧交错带, 并就边界确定的研究方法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0.
物流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国内地理学视角物流活动研究为基础,梳理了中国物流地理学的发展脉络和理论进展。通过文献研究方法,分析了国内物流地理学的研究背景,对主要研究领域进行了综述,进一步理清了地理学研究与物流学研究的边缘学术衔接点,映射了20 年来中国学术背景下的物流地理学的研究进展和规律,列举出了各研究板块的代表性文献,对国内物流地理学研究的深化开辟了新的理论途径。研究表明,中国学术界物流地理研究宏观属性相对明显,地理学视角研究极大地丰富了物流活动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体系,已形成了物流运输地理研究、区域物流地理研究、港口场站物流地理研究、物流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和物流地理综合性方法论研究等主要研究板块。最后,依托国内物流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态势和现实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探讨了未来中国物流地理学研究的基本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