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7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141篇
测绘学   564篇
大气科学   243篇
地球物理   130篇
地质学   209篇
海洋学   93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81篇
自然地理   7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随机误差传递与合成的蒙特卡罗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大康 《岩矿测试》1994,13(2):154-158160
对分析测试过程中随机误差的传递与合成进行了蒙卡罗模拟,并偏制了BASIC程序。该方法解决了当被合成误差不相互独立时泰勒级数公式所遇到的困难,当被合成误差相互独立时,与泰勒公式计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2.
鉴于世界全图数字化数据是各类专业信息系统广泛用于空间信息定位的载体和基础,本文详细讨论了1:1400万世界全图数字化数据处理解析变换方法的正解变换模型、统一投影坐标系模型和反解变换模型,并给出了算例。最后证明,本文提供的更解变换模型的计算精度完全能满足地图数据库要求。  相似文献   
53.
双等距离投影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宏利 《测绘学报》1993,22(1):65-73
双等距离投影是指自图上两定点出发至图上任意点间的距离都与实地等长的投影。本文先从球面极坐标出发,讨论了双等距离投影公式的建立,继而给出了在地理坐标下的正轴和斜轴投影计算方法。本文证明了该投影的性质属任意投影,其计算方法是可行的,有实用价值。双等距离投影在测量上可用于圆圆系统定位,在军事上可用于敌情监测等。  相似文献   
54.
等角投影比其它性质投影之研究更为深刻,应用也最为广泛。本文对等角投影的历史发展作了简单回顾,重点对等角投影的数学基础、等角投影的一般公式、等角投影变形量度[8]、具有极值特性的等角投影和探求等角投影的方法等进行了综述。最后提出需要继续研究的若干问题作为等角投影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55.
文章证明了模式在预报时段的位温误差,是由于在模式大气和真实大气中,该时段内位温变化过程的不同而造成的。还证明了原始方程的无加速定理对各强迫因子的线性分解同样适用于研究NWP模式热量误差的成因。对国家气象中心T42L9模式1992年1月和7月预报结果的动力诊断表明,模式对纬向位温分布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但在各纬带也存在明显的误差。通过无加速定理的分解分析,研究了这些误差的成因及改善模式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56.
本文对编制城市游览图提出了变比例尺地图投影系统。通过由普通城市平面图向辅助球面作逆投影A,再由辅助球面向平面作非A投影,构成了变比例尺地图的数学基础。由不同性质的投影的组合,能起到适应不同城市街区结构的特点。使本系统具有相当的灵活性。文中还讨论了辅助球适宜的大小和不同方位投影之间的变换公式。文末试作了北京市的变比例尺地图。  相似文献   
57.
本文从两方面对吴尔夫作图法进行了改进:(1) 通过标志点变赤平投影面的两次转换为一次转换;(2) 回避使用近极区以提高作图精度,优选倾伏角度改善立体图形象。文中对异极矿晶体优选的结果是前倾30°。改进了的吴尔夫作图法更加简单、快速,并获得好的晶体立体图。证明该法是几种作图方法中最好的一种。  相似文献   
58.
The paper studies the effect of magnitude errors on heterogeneous catalogs, by applying the apparent magnitude theory (seeTinti andMulargia, 1985a), which proves to be the most natural and rigorous approach to the problem. Heterogeneities in seismic catalogs are due to a number of various sources and affect both instrumental as well as noninstrumental earthquake compilations.The most frequent basis of heterogeneity is certainly that the recent instrumental records are to be combined with the historic and prehistoric event listings to secure a time coverage, considerably longer than the recurrence time of the major earthquakes. Therefore the case which attracts the greatest attention in the present analysis is that of a catalog consisting of a subset of higher quality data, generallyS 1, spanning the interval T 1 (the instrumental catalog), and of a second subset of more uncertain magnitude determination, generallyS 2, covering a vastly longer interval T 2 (the historic and/or the geologic catalog). The magnitude threshold of the subcatalogS 1 is supposedly smaller than that ofS 2, which, as we will see, is one of the major causes of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apparent magnitude and the true magnitude distributions. We will further suppose that true magnitude occurrences conform to theGutenberg-Richter (GR) law, because the assumption simplified the analysis without reducing the relevancy of our findings.The main results are: 1) the apparent occurrence rate exceeds the true occurrence rate from a certain magnitude onward, saym GR; 2) the apparent occurrence rate shows two distinct GR regimes separated by an intermediate transition region. The offset between the two regimes is the essential outcome ofS 1 being heterogeneous with respect toS 2. The most important consequences of this study are that: 1) it provides a basis to infer the parameters of the true magnitude distribution, by correcting the bias deriving from heterogeneous magnitude errors; 2) it demonstrates that the double GR decay, that several authors have taken as the incontestable proof of the failure of the GR law and of the experimental evidence of the characteristic earthquake theory, is instead perfectly consistent with a GR-type seismicity.  相似文献   
59.
地球数字产品的空间数学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当前地球数字产品空间数学基础局限性的基础上,将地图投影概念由传统的曲面到平面的变换扩展为曲面到曲面的变换,提出一套适合于大型GIS和地球数字产品的“地图投影”模型的实用模型,该模型的视图采用等距离切圆柱投影,度量空间是椭球面几何系统,符合计算机环境下GIS视图与度量空间分离的特性。鉴于全球多分辨率连续可视化,精密可视化量算,三维、多维地球数据统一,标准的空间定位框架和只有在统一的空间系统内全球资源、生态环境数据才能进行精确的地理分析等四个方面的需要,从地图投影进到本模型将是方向和技术趋势。  相似文献   
60.
本文详细地分析了用数字化仪和激光扫描仪对模拟加速度记录进行数字化时所产生的误差及消除这些误差的方法,并开发了相关处理软件。数字化误差由数字化设备的系统误差和读数员在操作过程中的随机误差迭加而成,随机数字化误差是具有各态历经性质的、其振幅按高斯规律分布的平稳随机过程。利用激光扫描仪做强震记录数字化,工作效率很高。本文给出了激光扫描仪分析处理软件和消除数字化噪声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