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153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48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利用遥感瞬时温度场研究云南山地气温直减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MODIS影像反演地表瞬时温度场和气象站点30年平均气温实测数据,结合数字高程模型,研究了云南山地气温随海拔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降低或消除了坡向与坡度、纬度与经度变化的影响后,在云南全区域尺度上,海拔对气温作用而产生的气温直减率为0.53℃;在典型山地地貌类型区,山地气温直减率由高山区向低山区逐渐增大,滇西北高山区直减率为0.47℃,滇中、滇东中山区为0.51℃,滇南宽谷低山区为0.54℃,滇西北高山峡谷和滇南低山深切沟谷地带为0.54℃;由阳坡、半阴半阳坡至阴坡,山地气温直减率依次增大:阳坡直减率平均为0.52℃,半阴半阳坡平均为0.54℃,阴坡平均为0.55℃。除海拔之外,坡向、坡度等微地形因子亦是微格局气温场的主要地理响应因子。利用遥感数据反演的瞬时温度场研究山地气温直减率,是一种研究山地气温变化规律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2.
由于数据来源、精度或者误操作等多种原因,基于Maplnfo建立矢量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时经常会出现点对象重叠问题。在对不同的重叠情况进行判别的前提下,提出通过MapInfo自身的工具、矢量数据对外交换与MicrosoftExcel平台联合处理的方案解决Maplnfo点对象重叠问题。  相似文献   
103.
基于标准RFB协议的远程桌面控制软件无法登录同一广域内网不同网段的远程计算机,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RFB协议的跨网段远程计算机桌面控制的改进方法,在标准RFB协议的基础上增加完善对通信代理服务的握手与初始化协议,实现同一广域网不同网段IP地址的计算机桌面登录与控制.实际应用表明,改进方法实现简单、运行稳定可靠,对跨网段并存在通信安全隔离架构的分布式没备终端监控与保障维护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提高了设备保障维护效率.  相似文献   
104.
Abstract

The survey and mapping activities which took place in Palestine and Mesopotamia during the First World War need to be considered in their contexts, both of long-term British mapping activities in the region, and of survey and mapping generally during the First World War. Thus, while it is important to recognise the real technical advances in map-making which resulted from survey activities in the Near and Middle East during the First World War, it needs to be recognised that this was simply the culmination of nearly 80 years of British military mapping in the region. Each generation of surveyors used the most appropriate tools for the task in hand and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he survey needed to be conducted. The First World War surveyors were fortunate that a new tool, aerial photography, had become available just prior to the war.  相似文献   
105.
本文分析了遥感分类后栅格数据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改进的遥感分类后栅格数据矢量化方法,采用Visual C++编程实现,用实际数据进行了实验验证,并对比已有方法分析了矢量化结果的时间效率。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方法能完成大型分类后图像的矢量化,在计算机内存中处理矢量化栅格图的复杂度和速度得到提高,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6.
海洋异常事件(Marine Abnormal Event,MAE)可为区域海气相互作用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重要的时空特征参考,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鉴此,本文基于长时间序列的栅格数据集,提出了一种海洋异常事件时空提取算法(Marine Abnormal Event Spatio-Temporal Extraction Method,MAESTEM)。MAESTEM的核心步骤包括事件的时间维度提取、事件的空间维度提取和事件追踪。在时间维度提取方面,将每一个栅格像元作为一维时间序列,计算其平均值和标准差作为判断每个时刻是否异常的标准,并根据异常持续发生的时间长短来提取时间维度的海洋异常事件(Temporal MAE,TMAE)。在空间维度提取方面,利用空间邻域统计方法,统计栅格像元的空间邻域中属于TMAE的个数,并通过空间维度异常判断规则获取空间维度的海洋异常事件(Spatial MAE,SMAE)。利用时刻状态的SMAE的空间拓扑关系,根据事件前后时刻覆盖的空间区域是否重叠以及事件持续的时间长短,实现异常事件的追踪。最后,通过提取太平洋海域1993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月均海面高度异常(Sea Level Anomaly,SLA)事件,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7.
栅格数据模型是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主要数据模型,成本距离分析是其重要的应用方向之一。但当栅格数据量较大时,传统的Dijkstra求解效率较低,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用改进蚁群算法来求解栅格成本距离的方法。首先,构建了适合人工智能算法的栅格数据模型及编码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初始化蚁群,采用状态概率选择机制计算相邻栅格单元之间距离成本,以及距离成本路径方向选择,同时利用改进的信息素更新机制加强蚁群之间信息交流,加快算法收敛速度;最后,引入了遗传算法的选择、交叉和变异等算子优化生产的成本距离的解,增加解的全局性。本文以北极地区的海冰密集度栅格数据为基础,求解北极地区适合航行路线的成本距离。实验表明,结合了蚁群算法和遗传算法优势的改进蚁群算法,能够快速有效地求解出基于栅格数据的成本距离。  相似文献   
108.
叶荣  张必敏  王勇 《现代地质》2013,27(6):1265
以新疆金窝子金矿田210金矿带为例,实验研究了该区地气和土壤活动态测量等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的效果。实验表明地气测量和土壤活动态测量可以有效地反映覆盖层下隐伏矿体。揭露矿体覆盖层的钻孔研究表明,金活动态形式具有“C”型分布特征。采集矿体上方地表异常位置土壤孔隙中地气、土壤样品,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实测样品中微粒物质的粒径、形貌和成分,在地气和土壤中观测到了Au-Cu、Au-Bi成矿元素纳米微粒,此微粒是形成地表深穿透地球化学异常的物质,来源于覆盖层下隐伏矿体。微粒到达地表,可以形成地气和土壤活动态异常。纳米微粒具有可从土壤颗粒表面分离的性质,在其向上迁移过程中,可以从吸附固定状态解吸,此性质可以用于解释活动态异常在钻孔垂直剖面上的“C”型分布。  相似文献   
109.
GPU加速的多边形叠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叠加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最重要的分析功能之一,对多边形图层进行叠加分析要花费大量时间。为此,将GPU用于多边形叠加分析过程中的MBR过滤及多边形剪裁两个阶段。对MBR过滤阶段,提出了基于GPU的通过直方图及并行前置和实现的MBR过滤算法。对多边形剪裁阶段,通过改进Weiler-Atherton算法,使用新的焦点插入方法和简化的出入点标记算法,并结合并行前置和算法,提出了基于GPU的多边形剪裁算法。对实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负载不均衡情况,给出了基于动态规划的负载均衡方法。通过对这些算法的应用,实现对过滤阶段及精炼阶段的加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GPU的MBR过滤方法相对CPU实现的加速比为3.8,而基于GPU的多边形剪裁的速度比CPU实现快3.4倍。整体上,与CPU实现相比,GPU加速的多边形叠加提供了3倍以上的加速比。  相似文献   
110.
??????е????????????????????????£????????????????????????????????????????GDAL??????????shp?????tif???????????????????????????????shp??tif??????????????????????????????????????????????????????÷??????????????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