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9篇
  免费   447篇
  国内免费   395篇
测绘学   2685篇
大气科学   233篇
地球物理   561篇
地质学   840篇
海洋学   542篇
天文学   90篇
综合类   611篇
自然地理   23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228篇
  2020年   227篇
  2019年   273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351篇
  2016年   295篇
  2015年   304篇
  2014年   321篇
  2013年   345篇
  2012年   331篇
  2011年   314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18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266篇
  2006年   279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曲流点坝内部剩余油形成与分布规律物理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了曲流点坝物理模型,模拟地下曲流点坝储层进行驱替实验。观察注入剂的运动规律,同时,在模型上布置了测量电极,以双电极法测量驱替过程中垂向电阻变化,反映注入剂波及高度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侧积泥岩夹层的建筑结构对注入剂在点坝砂体中的流动规律,以及对剩余油的形成分布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证实,在曲流点坝内部,侧积泥岩夹层对注入剂具有强烈的遮挡作用,受其影响形成侧积体差异型剩余油、重力型剩余油以及压力异常型剩余油三种类型剩余油,主要分布在点坝的中上部。在实际生产中,利用水平井钻遇点坝上部进行开采是主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52.
针对目前常规水准测量在山区公路高程控制测量中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三角高程与常规水准测量相结合的混合构网方法,并通过实例得出,这种方法充分利用了两者的优势,在保证成果的可靠性和精度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生产周期。  相似文献   
53.
介绍了GPS伪卫星组合定位的观测模型,详细论述了GPS伪卫星组合定位中存在的误差源,并对各误差源的消除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4.
用计算机模拟法,讨论了控制网不同观测量的平差结果,提出了选择矿区控制网方案的原则.  相似文献   
55.
根据GALILEO系统局域完备性概念和网络RTK的基本理论,建立导航系统局域网络完备性监测理论和算法。算法主要包括网络系统完备性算法和用户完备性算法,内容包括网络误差模型的建立、插值算法的选择、误差改正数完备性指标的计算、完备性指标的验证和用户保护水平的计算等。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网络RTK技术和完备性监测算法,飞机的平面保护水平和垂直保护水平均小于完备性告警门限值,可以满足飞机Ⅱ类和Ⅲ类精密进近的完备性要求,为卫星导航系统在民航中的应用提供完备性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6.
基于增强型GPS的自适应UKF实时星间相对定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精度的星间实时相对定位是卫星编队飞行的一项关键技术。本文以双星编队为例,提出一种基于GPS双频P码、双频载波相位以及星间距离观测信息的自适应UKF、实时相对定位方法。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EKF方法,该算法能有效地提高滤波稳定性及相对定位精度,而且,星间测距信息的引入能大大减少整周模糊度判定所需的历元数。  相似文献   
57.
基于ICCP算法的重力辅助惯性导航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迭代最近等值线算法(ICCP)是一种重要的匹配导航算法,文中首先介绍ICCP算法的基本原理,随后在0.2′×0.2′重力异常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ICCP算法进行仿真计算得到最佳匹配位置。最后为了验证匹配位置是否可用于修正惯导误差,提出将匹配位置误差作为观测量,用卡尔曼滤波对惯导系统误差进行最优估计。由最后的仿真结果可以看出,ICCP算法可有效抑制惯导纬度误差的增长,且最大纬度误差不超过2,′以匹配位置误差作为观测量可以用来估计惯导方位误差角。  相似文献   
58.
倒Y形竖井联系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在小直径竖井联系测量中取消联系三角形,改用单根钢丝定点,全站仪引测高程的施测方法。  相似文献   
59.
The effect of outliers on estimates of the variogram depends on how they are distributed in space. The ‘spatial breakdown point’ is the largest proportion of observations which can be drawn from some arbitrary contaminating process without destroying a robust variogram estimator, when they are arranged in the most damaging spatial pattern. A numerical method is presented to find the spatial breakdown point for any sample array in two dimensions or more. It is shown by means of some examples that such a numerical approach is needed to determine the spatial breakdown point for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ven on a regular square sample grid, since previous conjectures about the spatial breakdown point in two dimensions do not hold. The ‘average spatial breakdown point’ has been used as a basis for practical guidelines on the intensity of contaminating processes that can be tolerated by robust variogram estimators. It is the largest proportion of contaminating observations in a data set such that the breakdown point of the variance estimator used to obtain point estimates of the variogram is not exceeded by the expected proportion of contaminated pairs of observations over any lag. In this paper the behaviour of the average spatial breakdown point is investigated for cases where the contaminating process is spatially dependent. It is shown that in two dimensions the average spatial breakdown point is 0.25. Finally, the ‘empirical spatial breakdown point’, a tool for the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spatial data thought to contain outliers, is introduced and demonstrated using data on metal content in the soils of Sheffield, England. The empirical spatial breakdown point of a particular data set can be used to indicate whether the distribution of possible contaminants is likely to undermine a robust variogram estimator.  相似文献   
60.
原达县地区是全省矿业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之一,也一度成了全省有名的“采煤混战”大区。近几年来,以《矿产资源法》为指针,抓住“重点”,调处“热点”,解决“难点”,以点带面,加强矿管行政执法工作,促进了全区矿业秩序的全面好转,矿业生产也相应得到健康发展。矿业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15%左右,是全区的一大支柱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