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46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50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While the global network of marine protected areas (MPAs) has recently been evaluated in the light of bio-geographic targets, there has been no attempt to evaluate the relative conservation efforts made by the different nations with regards to their level of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Using information mostly gathered from the world database on protected areas (WDPA), this paper gives a comparative assessment of MPA progress in countries from different economic categories, ranging from advanced economies to 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 (LDCs). Potentially explanatory socio-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fishing activity and existence of vulnerable marine ecosystems, for variability between nations in the level of MPA implementation are also explored. Existing MPA databases demonstrate a clear gap betwee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nations in MPA establishment, with advanced economies accounting for two thirds of the global MPA network. Patterns of MPA use, however, remain extremely heterogeneous between countries within each development group.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 on marine conservation, above and beyond the influence of country socio-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profiles, are identified as a stimulating factor to MPA implementation. The level dependence on marine resource extraction appears to impede MPA implementation, though the relationship i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ue to large heterogeneity among countries. Leading developed nations increasingly use MPAs to designate integrated and adaptive management areas, and implementation of large “no-take” reserves in relatively-pristine overseas areas continues to accelerate. These analyses highlight certain limitations regarding our ability to assess the true conservation effectiveness of the existing global MPA network and the need for improved indicators of MPA restrictions and management efforts.  相似文献   
92.
吴迪军 《地理空间信息》2012,10(4):132-133,136
针对现行规范中2 km以上距离的三角高程法跨河水准测量应采用双觇板的规定,进行了单标三角高程法跨河水准测量的观测设计,并通过实验与双标三角高程法及已知高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单标三角高程法可用于2 km以上距离的跨河水准测量,其半测回中的垂直角观测组数宜增至双标法的2倍。  相似文献   
93.
从边坡沉降监测实际数据,可以看出若采用基于高边坡垂直特征线下双目标三角高程观测,在选择了有利的观测条件,并进行差分计算后,可以有效地消除或减弱大气折光带来的误差,相对没有进行动态改正的单向观测(按0.14的经验折光系数进行修正)结果,精度提高比较明显。本方法所需设备条件简单,具有测量方便、精度高和安全实用特点。  相似文献   
94.
青海多彩当江地区位于三江多金属成矿带,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以该区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数据为研究对象,结合研究区内的米扎纳能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结构特征与地质特征进行了剖析,总结了研究区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并提出了龙格东多铜-锌多金属找矿远景区,为该区的找矿工作提供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95.
永梅坳陷南段是粤东地区重要的成矿区,银铜多金属矿床的产出严格受地洼阶段形成的断裂构造控制;通过对该区构造层与成矿关系研究,阐述了成矿的构造基本特征和地洼阶段构造活动控矿的规律,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6.
97.
目前很多学者从宏观角度运用历史分析法分析中国城市化滞后现象得出了丰硕的成果,但从微观角度运用比较分析法,把中国城市化进程放在世界坐标中进行研究,亦另有所得:中国城市化滞后的重要原因在于中国工业弱质化,就业支柱产业的转换落后产值支柱产业,人口规模庞大和国民收入分配不公,而使流动人口经济收入过低,达不到城市物价水平,偏离了城市化主要对象与最低经济门槛的作用机制,导致居住在城市的流动人口无法跨过城市化的最低经济门槛顺利城市化。因而,中国要大力发展传统产业,解决流动人口的住房和子女教育问题,重新分配国民收入,恢复这一机制在中国的正常运转,才能加速中国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98.
99.
基于单天线高分辨率机载SAR,研究了运动舰船目标三维形状重构问题。对运动舰船目标回波信号利用KEYSTONE变换和高阶相位拟合法完成距离徙动校正后,利用时频分析方法产生运动舰船目标二维图像序列,尝试着将因子分解法引入到SAR运动目标图像处理领域,通过因子分解法对二维图像序列进行处理,实现运动目标三维形状重构,最后给出了真实SAR数据的运动舰船目标三维重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0.
在已有背景预测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均值反差法作为不相似度量对图像进行滤波,在增强小目标的同时抑制了复杂背景,并通过自适应的背景预测算法,实现了对小目标的快速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小目标适应性强,能大幅度地提高目标/背景的信噪比,从而快速而准确地检测出小目标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