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9篇
  免费   250篇
  国内免费   373篇
测绘学   365篇
大气科学   123篇
地球物理   259篇
地质学   943篇
海洋学   182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239篇
自然地理   6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71.
王晗  李峰  王吴  秦泉  赵彤 《海洋气象学报》2021,41(2):126-137
热岛效应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热点社会问题之一。研究以济南为例,基于 FY-3B/VIRR数 据,应用改进型 Becker和 Li “分裂窗” 算法获得遥感地表温度数据;采用热岛强度指数与热岛比例指数,定量分析济南市2013—2020年城市热岛效应的时空变化特征;从自然与社会经济角度,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定量评价城市热环境的影响因素对城市热岛效应变化的贡献度。结果表明:1)改进型 Becker和 Li “分裂窗” 算法在济南市有较好应用,与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 “0 cm地表温度” 实测数据线性拟合决定系数 R2 为 0.89。2)热岛区域面积年际变化呈现先增加后减小逐渐平稳的变化趋势,冷岛区域变化特征与热岛区域明显相反。3)夏季热岛区域面积(35.3%)最大,秋季(22.5%)次之,春(11.5%)、冬(10.6%)两季基本持平。4)热岛空间格局以城镇聚合轴为主导驱动,呈现 “点-线” 式空间结构特点。5)热岛比例指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13 年(0.22)与 2014 年(0.24)属较轻热岛年份。6)总人口数与归一化植被指数是影响济南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因素。研究对于加强济南市地表热环境的监测与评价,指导城市规划与生态城市建设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72.
黄河三角洲湿地景观边界变化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以1992年和2006年TM遥感影像为基础信息,运用滑箱扫描方法获得组分边界特征,分析了黄河三角洲景观总体变化,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景观类型变化过程土壤容重、水分含量、全氮、全磷、有机质及土壤盐分离子Ca2+、K+、Mg2+、Na+的差异性,以揭示景观变化对湿地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角洲景观组分之间的边界趋于复杂化,部分耕地转化为柽柳(Tamarix chinensis)、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翅碱蓬(Suaeda heteroptera),潮滩植被侵入滩涂.不同景观类型下的土壤性质差异不显著,但景观类型转化对土壤性质存在一定影响.农田转变为柽柳、芦苇、翅碱蓬过程中土壤容重降低;而滩涂转变为翅碱蓬后土壤容重提高.农田转化为林地和滩涂转化为灌丛过程中土壤含水量降低,而其他景观变化过程土壤含水量表现出增加的趋势.不同景观类型下土壤全氮、有机质、全磷含量均较低,且变化过程中土壤养分含量变化也较小.各景观类型变化过程中土壤Ca2+含量变化幅度最大;其他土壤盐分离子含量的变化因景观组分变化方向不同存在较大差异,但总体上看,不同景观变化过程下土壤盐分离子含量均具有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973.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储层物性特征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贝尔凹陷铜钵庙组-南屯组的储层类型为中-低孔低渗型,存在两个异常高孔隙发育带:第一异常高孔隙带为1 300~1 800 m,第二异常高孔隙带为2 400~2 700 m。异常高孔隙发育带的控制因素为:①火山碎屑物质对孔隙的保存及其溶解形成的次生孔隙;②碎屑颗粒包壳对原生孔隙的保存;③大气水淋滤形成的次生孔隙;④有机酸溶蚀形成的次生孔隙。其中大气水淋滤形成的次生孔隙对异常高孔隙的贡献较小。由于贝尔凹陷内有机质热解产生的有机酸主要溶蚀对象是火山碎屑岩,且火山碎屑岩溶蚀产生的各种阳离子是绿泥石和伊利石的主要组成元素,所以贝尔凹陷异常高孔隙发育的根本控制因素是储层岩石类型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974.
分析了伊犁谷地28个黄土样品的粒径、密度、含水量和孔隙比,测试了震陷、湿陷、动弹模量和塑性指数,探讨了伊犁谷地黄土的物性、动力学特征,讨论了它们与滑坡之间的关系。伊犁谷地的原生黄土主要以粉粒为主,含量为74%,大于75μm的颗粒含量为10%,小于5μm的颗粒含量为15%;黄土天然含水量为4%~16.1%,谷地东部的黄土明显地比谷地西部的更细,伊犁黄土的孔隙比在0.832~0.907之间,有相当的湿陷性。在含水量低于20%时,还会有湿陷。黄土的塑性指数为9左右,比较小,粘粒含量低,易损性大,抗震性能差,具有较强的震陷性。在同样的动应变下,伊犁黄土的动模量较小,随着动应变的增大,其动模量衰减较快。冻融季节是伊犁地区滑坡的多发季节,构造活动强烈的地段也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地段。  相似文献   
975.
基于交易费用的旅游回扣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微观经济学理论,对旅游业回扣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旅游回扣存在主要是由于旅游作为一个特殊产品的产权界定困难,制度变迁成本高,利益相关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等。  相似文献   
976.
利用GRNN方法分析地下管道抗震性能影响因素的敏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地震动作用下地下管道最大轴向应力和多种影响因素的分析,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建立了地下管道地震反应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之上,将正交表试验设计理论、效用函数理论与神经网络结合起来对地下管道抗震性能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并给出了敏感性分析的具体算法。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将分析结果与用传统理论分析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该方法不仅可靠,而且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977.
The Ediacaran period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extremely negative carbon isotope anomalies and great biotic evolution in Earth history. At least four negative carbon isotope anomalies have been reported from this interval in South China so far. It is traditionally argued that the isotope variations can be used as a useful tool for global correlation of Ediacaran succession; however, more and more researches argued against this idea. We reviewed the previously published carbon isotope data in South China, and ...  相似文献   
978.
中国近30年气候要素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李爽  王羊  李双成 《地理研究》2009,28(6):1593-1605
利用1971~2000年中国603个气象站点逐日平均温度和降水量数据,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工具,采用自组织特征映射模型(SOFM),对中国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30年中国气候变化的总体特征以增温为主,增温增湿的地区面积最为广大;季节变化构型也以增温增湿为主,秋季略有异常;从年代际变化来看,1971~1980年间,中国的气候以降温为主,而从1981年开始的20年间,全国的气候变化转为增温占主导。SOFM网络分类结果可以描述为缓增温少降水、剧增温平降水、缓增温缓降水和剧增温剧降水等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979.
A numerical solution based on the Steffensen stable point iterative method is proposed to resolve the transcendental frequency equation of a stay cable-damper system. The frequency equation, which considers clamped supports and fl exural rigidity of the cable, is intend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 uence of the parameters of the cable damper system on its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Two factors involved i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phases, the damping coeffi cient induced by external dampers and the cable tension, are the focus of this study. Their impact on modal frequencies and damping ratios in these two phases of cable-damper systems are investigated by resolving the equation with the proposed solution. It is shown that the damping coeffi cient and cable tension exert more noticeable effects on the modal damping ratios than on the modal frequencies of stay cable-damper systems, and the two factors can serve as design variables in the design phase and as adjustment factors in the construction phase. On the basis of the results, a roadmap for system-level optimal design of stay cable-damper systems that can achieve global optimal vibration suppression for the entire bridge is proposed and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80.
以流域时空分布理论框架为基础,分析嫩江流域径流时空演化规律,并着重从地形地貌影响因素方面进行归因分析。采用1955-2003年49 a的降水资料和1955-1973年19 a的径流资料,通过对代表性水文站自上游至下游(空间上)径流、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年内与年际(时间上)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嫩江流域降水年内变化及年际变化过程基本一致,可以忽略降水时空分布对径流时空演化规律的影响。2)从径流年内演化规律上可以判定上下游水源组合的差异性:上游以地表径流为主,在春季来源于融雪,汛期来源于大气降水,枯水季节来源于地下水补给;下游全年以地下径流为主。3)由于坡度和水文地质条件作用,上游更容易产流,下游受下垫面调蓄作用更强,不易产流;因此,从径流年际演化规律上可以判定径流产量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