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8篇
  免费   237篇
  国内免费   219篇
测绘学   140篇
大气科学   129篇
地球物理   287篇
地质学   881篇
海洋学   225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217篇
自然地理   16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3 毫秒
991.
内蒙古大青山深层次韧性剪切带的特征及其成因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大青山高级变质杂岩区发育多条近东西向、平行相阃排列的深层次韧性剪切带.其主要位于不同岩性的边界,以发育各种条带构造及S-C组构为特征.韧性剪切带与其间弱变形域的应变强弱相间,连续变化的特点可用变形分解理论合理解释.剪切带中的构造岩具有明显不同于中浅层次糜棱岩的微观组构特征,主要表现为无残斑基质之分,广泛发育复晶石英条带,长石多呈三边平衡结构等,反映了地壳深层次的变形主要受扩散蠕变及熔体强化的颗粒流动机制控制.同构造矿物组合与石榴石-黑云母矿物时温压计(710℃,0.6 GPa)显示变形环境为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同构造岩体单颗粒锆石U-Pb同住素年龄在1900 Ma~2200 Ma之间,推测剪切带大致形成于早元古代.韧性剪切带的构造形迹暗示其形成于斜向挤压(NNE-SSW)的构造环境,结合年代学资料及当时的大地构造环境,可认为其是阴山陆块与鄂尔多斯陆块斜向(NNE-SSW)水平会聚导致应变分解的产物.  相似文献   
992.
研究了土地利用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影响,设计了基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因子联合分析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的技术方法,实现了通过效益调整来协调土地利用和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993.
为进一步明确济宁、兖州地区地层浅部分布的灰黑色一黑色黏土的工程特性,采用放射性14C法测定了该土层的形成年代,用扫描电镜采集了土样的微观结构照片,对土层的工程地质性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适用于本层土的地基处理方法.结果表明:这层灰黑色一黑色黏土层形成于全新世,具有孔隙比大(平均值为1.096)、压缩性高(压缩系数平均值为0.52 MPa-1)、强度较低(黏聚力平均值为36.0 kPa、地基承载力特征平均值为100 kPa)、透水性低(渗透系数平均值<1.0×10-6 cm/s),具有絮凝状结构等工程特性.该层土是一种特殊土,在本区进行工程建设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挖除、换填垫层法、砂石桩法、水泥搅拌法、强夯法和桩基等基础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994.
王宏义  黄小丹  滕飞 《地下水》2008,30(1):44-47
以山西省介休市的洪山泉域为例,分析了泉域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情况、岩溶水系统特征及泉水成因,探讨了流量变化规律及衰减原因,结合岩溶水系统污染现状以及山西岩溶水系统保护区划分的相关规定,对洪山泉水源地进行了保护区划分,并提出了具体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95.
地下水环境破坏经济损失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济南市地下水环境的实际情况,从地下水环境污染、泉水停喷、地下水位下降三个方面,分8个指标,对济南市地下水环境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了评估。表明2005年济南市地下水环境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约为10亿元,占当年全市GDP的0.58%,其中,泉水停喷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旅游业损失和农业缺水损失尤为突出,占总损失的50%。  相似文献   
996.
樊杰 《地理学报》2018,73(4):597-607
同近年国外人文地理学呈现人文化趋势相比,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秉承吴传钧先生关于人文与经济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圈与人文圈相互作用下、人类活动分布格局形成和演变规律的一门交叉学科的定位,形成了以不同空间尺度的地域、重要的生产生活领域、以及典型的地域空间类型的可持续发展时空规律作为研究指向的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主流学派。吴先生提出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不仅为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而且是为整个地理学的综合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石。地域功能性、系统结构化、时空变异有序过程、以及人地系统效应的差异性及可调控性,是该理论的精髓,这与“未来地球”研究计划的前沿思想完全契合。近10年来,以城镇化科学模式、主体功能区划、一带一路路线图、京津冀城市群、农村空心化和精准扶贫、东北振兴与资源型城市转型、行政区划优化等为研究对象,发展了人文与经济地理重要的可持续过程、地域功能形成和综合地理格局有序化规律、城市群形成演化机理及其资源环境效应、问题地区可持续生命周期与振兴路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区域间相互作用关系、人文界线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等理论方法。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应用成果对近年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在全球范围内发展态势最佳、总体水平领先,以此告慰吴传钧先生,并以此纪念吴传钧先生百年诞辰。  相似文献   
997.
以中国116个资源型城市为分析对象,从路径依赖、脆弱性和路径创造三个方面分析资源型城市经济演化的特点与路径分异,引入计量模型考察其对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与转型的作用,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 资源型城市的路径依赖水平北方较高,北方和内陆的脆弱性整体更高,路径创造水平由沿海向内陆递减。黑、晋、陕、甘和云、贵、川等地资源型城市的脆弱性较高,路径创造水平较低。②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演化路径可以划分为趋向锁定、趋向解锁、随机变化三种类型。③ 路径依赖、脆弱性和路径创造在不同宏观经济环境下对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和转型的作用不同,在宏观经济高速扩张时期,脆弱性有利于增长,路径创造能力强的城市反而增速较慢;而进入经济新常态阶段,路径依赖和脆弱性对增长的阻碍作用显现。④ 路径依赖和路径创造水平深受人口规模、国有企业比例的影响,脆弱性水平主要和人口规模有关。采矿业比例会影响资源类产业的路径创造,而对外开放水平则影响非资源类产业的路径创造。北方、内陆和煤炭型城市更易于形成高路径依赖。⑤ 提高人口集聚规模,降低国有企业比例,是降低路径依赖、提高路径创造水平的关键,人口集聚和扩大对外开放则分别有利于脆弱性的下降和路径创造能力的提升,应针对不同区域、资源类型和演化路径的资源型城市,制定差异化和精准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98.
初楠臣  张平宇  李鹤  李欣 《地理科学》2018,38(7):1069-1078
构建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2005~2015年人口、经济、社会城镇化发展水平及空间分异。研究表明: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呈小幅上升,西伯利亚城镇化发展水平高于远东,两联邦区人口城镇化水平下降、经济与社会城镇化发展缓慢,多数联邦主体的城镇化发展低于平均水平;空间上,城镇化发展水平高值区集中在西伯利亚联邦区西部(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亚-阿尔泰边疆区-克麦罗沃-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伊尔库茨克联邦主体),低值区分布在远东联邦区东部(马加丹-楚科奇-勘察加联邦主体),西高东低格局特征显著;最后探讨了促进西伯利亚与远东人口、经济、社会城镇化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99.
长江经济带陆路交通可达性与城镇化空间耦合协调度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汪德根  孙枫 《地理科学》2018,38(7):1089-1097
以长江经济带为例,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陆路交通可达性与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度空间格局。结果显示:城镇化发展大致表现为“东高西低”和“大城市群高边缘城市低”的分布特征,且人口与经济城镇化发展不同步;各类陆路交通可达性存在“东中部高,西部低”的分布特征,且高铁可达性区域差异远大于普通铁路和公路;陆路交通综合可达性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总体较高,由东向西耦合协调度逐渐降低,其中,公路耦合协调度结果与陆路综合交通耦合协调度结果最匹配,高铁和普通铁路对城镇化发展承担跨区域协调作用,高铁作用更明显,公路对城镇化发展影响有限,仅能带动周边区域。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李二玲  崔之珍 《地理科学》2018,38(9):1412-1421
采用协整检验和耦合协调模型方法,分析不同尺度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状况的时空演化及差异规律。结果表明:①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长期稳定而短期跳跃性,区域创新并不必然带来经济发展。② 2005~2014年间,两者动态的耦合协调程度具有尺度敏感性且在地级尺度上偏低,但正逐步改善,区域差异随尺度的缩小而增大。③ 耦合协调高值区在省级层面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等沿海省份,地级层面分布除沿海城市外,还有内陆省会城市及其周边城市,分布由分散逐渐集聚,宏观上已经形成“沿海-腹地”型大创新-经济合作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