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1篇
  免费   452篇
  国内免费   805篇
测绘学   1645篇
大气科学   704篇
地球物理   414篇
地质学   1322篇
海洋学   443篇
天文学   505篇
综合类   373篇
自然地理   29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206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229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264篇
  2016年   249篇
  2015年   243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254篇
  2012年   293篇
  2011年   300篇
  2010年   256篇
  2009年   240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297篇
  2006年   266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断裂构造的遥感研究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裂构造是一种基本的构造型式。断裂构造遥感研究是高新探测技术与地球科学的有机结合 ,是断裂构造常规研究方法的有益补充和向纵深拓展的必然趋势。该文从总体思路、具体内容、操作方法等各个不同角度系统地论述了断裂构造遥感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并在断裂构造信息提取、光谱特征分析、空间结构分析 (包括分形分析 )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72.
Straight river is generally regarded as one of the typical river patterns in conventional classifications in terms of their channel plain landforms. However, very few straight patterns were found to be distributed in wider spatial and temporal spans in the self-adjusted fluvial rivers. Thus, the questions occur such as that is it possible for a channel takes on a stable straight pattern? What are the main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processes of the river pattern form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from a straight to other patterns? Various theories and hypotheses including geomorphic threshold hypothesis, the extreme hypothesis on energy dissipation rate, the stability theory, etc. have been developed to explain the aforementioned questions, but none of them is sound for the explanation to the straight-river formation. From the modern fluvial plain patterns, the straight patterns are not as stable as other typical patterns which occurred in nature; from the historic records of the river sedimentation, no apparent evidence was found to support the stable straight river evolu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existing theories, observations, evolvement processes of the channel patterns i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is paper concluded that the straight pattern should not be included as one of the typical patterns that are self-formed and developed. This study is of importance to understanding of the river pattern form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相似文献   
73.
李军 《岩矿测试》2003,22(4):248-253
将超声波提取技术引入到覆盖区土壤样品六六六、滴滴涕组分的预处理中,建立了超声提取,磺化法净化,气相色谱测定的分析方法。对被测组分在超声波提取中的稳定性进行了试验,对超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溶剂用量以及磺化净化过程可能导致组分损失的各种相关条件逐个试验筛选,采用样品加标回收法对六六六、滴滴涕的8种组分进行了两种浓度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试验,RSD值均小于10%,平均回收率92.5%-103.9%。方法对各种异构体的六六六、滴滴涕的最低检测浓度为0.30-3.89ng/g。  相似文献   
74.
介绍了基于局域网络开发的垂线测量数据管理软件的组成、原理、功能、操作及应用,该软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极易掌握,并能通过多方位、直观的图形表示来反映监测对象的挠度、倾斜、水平位移状态。  相似文献   
75.
基于约束点的曲线一致性化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详细探讨了基于平面上的特征约束点(无论在曲线上还是在曲线外)的曲线化简,并针对各种情况提出了一致性化简的方法。  相似文献   
76.
框标与影像叠置时的自适应内定向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自动内定向在过去的几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针对P31这类近景相机的影像进行自动内定向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原因在于P31影像的框标叠置在景物上。认为自动内定向可以看做一个全局影像匹配问题,分两步进行。首先,用模板匹配和Hough变换在影像上提取可能的框标点,然后用软对应和确定性退火结合仿射变换得到惟一的框标位置。试验和结果分析说明,利用本文方法,可以惟一确定框标,并发现严重的粗差。同时提出自动确定最小的框标搜索区域的方法。  相似文献   
77.
从激光扫描数据中进行建筑物特征提取研究   总被引:42,自引:4,他引:42  
提出了一套基于建筑物几何特征的信息挖掘方案,并具体介绍了研究中采用的一些原理、方法与实用算法,从而可以直接从激光扫描数据中提取建筑物的平面外轮廓信息。利用本方案对车载激光扫描系统获取的城市建筑物试验数据进行了具体的处理,并给出了三维建模和可视化表达结果。  相似文献   
78.
从卫星遥感全色图像中自动提取城市目标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提出了一种从卫星遥感全色图像中自动提取城市目标的方法。在总结城市目标的卫星遥感全色图像特性的基础上 ,设计了一种层次提取的方法。首先在低分辨率图像中提取城市目标的候选区域 ;接着在候选区域内利用城市目标一些更复杂的特性在高分辨率图像中证实城市目标。为了获得城市目标的边界 ,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点密度的算法 ,并将算法应用去提取SPOT图像中的城市目标 ,取得了较好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79.
翁必华 《现代测绘》2003,26(5):15-17
为了保障顺利建设上海市地下管线数据库.需要对现存的地下管线的源数据进行一些技术处理,以满足数据入库的要求。本文主要个绍:笔者在从事地下管线源数据处理工作中,碰到的现存的上海市地下管线源数据对于建设上海市地下管线数据库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笔者利用Autodesk公司的AutoCAD二次开发工具开发的应用程序来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80.
煤田火区烧变岩光谱特征分析及其信息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北方煤田煤层自燃现象非常严重.利用遥感手段可以快速实现火区的动态监测,及时为灭火工程提供信息.烧变岩作为火区的地表指示性特征,是火区解译最直观的信息.本文从烧变岩的反射光谱曲线特征入手,对几种提取烧变岩信息的方法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解译烧变岩的最佳方法,为圈定火区的范围和位置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