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5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222篇
测绘学   1630篇
大气科学   42篇
地球物理   203篇
地质学   794篇
海洋学   182篇
天文学   40篇
综合类   223篇
自然地理   3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212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279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5篇
  1972年   4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71.
全球地球化学填图   总被引:19,自引:1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指出了1973年至今世界上50余项地球化学填图计划中普遍存在的缺陷大都涉及分析问题。1988-1992年实施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259项目旨在使全世界地球化学填图方法标准化。在此项目中对分析问题提出了若干规定,主要是要求今后的填图计划应统一分析71种元素,痕量及超痕量元素的检出限必须低于相应的地壳丰度值及采用中国的GSD和加拿大的STSD标样系列,以使全球数据可以对比,在其后开始延续至今的全球地球化学填图计划IGCP360,旨在用极低密度采样早日覆盖全球大陆,讨论了正在实行的两种极低密度采样方案,并提出通过极低密度采集地极少量样品示范性实现IGCP259项目对分析要求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2.
云南巍山—永平矿集区流体地质填图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流体地质填图是一种全新的地质调查及找矿方法。本次研究选择云南巍山-永平矿集区进行流体地质填图试验,研究了矿集区的控矿地质要素、各种主要的矿床(点)特征、成矿流体子系统及流域、流体的盐度与均一温度、流体的气液相成分、微量元素含量、稳定同位素特征及成矿流体的浓集中心。得到的流体地质图基本反映了本区成矿流体的性质与状态,反映了两个成矿流体子系统的基本特征,圈字了2个成矿流体子系统的流域范围及7个成矿流体浓集中心。这些浓集中心与已知矿化点分布、化探异常及有利的地质条件基本吻合,成为该区进一步找矿预测的重要依据之一。本项目的实践表明,流体地质填图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找矿手段。  相似文献   
73.
安徽铜陵地区蚀变流体填图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蚀变流体填图是一项区域流体地质调查研究工作 ,也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综合性的基础地质研究工作。区域大面积的流体填图工作的理论依据、思路方法、填图要素、技术要求和规范等还没有一套成熟的方法体系。在实施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司的“铜陵地区蚀变流体填图”项目中 ,探讨了流体填图的理论依据、思路方法、研究内容和填图要素 ,对填图单位制定了 3级填图单元等级体制 ,即流体系统流体子系统流体单元。在铜陵地区划分出 4个流体系统 ,7个流体子系统和 18个流体单元。  相似文献   
74.
在青藏高原1∶25万地质填图中,新生代地貌演化调查方法是查明地貌组成的形态、分布、形成年代等特征,分析地貌成因类型,研究地貌与构造、气候、沉积的关系,通过夷平面、河流阶地等反映隆升过程的标志性地貌面调查,分析地貌发展阶段,建立区域地貌演化史.由黄河上游羊曲段阶地地貌调查结果,推断黄河在0.03 Ma才切开共和南山.对比黄河上游不同发育地段阶地,表明黄河上游地貌演化过程是伴随高原阶段隆升而向上游阶段性溯源侵蚀发展的.1.6 Ma黄河稳定出现在民和-兰州-临夏,1.1 Ma切开积石峡到达化隆-贵德,0.15 Ma切开龙羊峡出现于共和盆地,约0.03 Ma经历最新抬升事件,切开贵南南山及西秦岭,并沟通若尔盖盆地抵达黄河源区.  相似文献   
75.
张文胜 《四川测绘》2003,26(4):155-157
本文分析比较了目前城市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中主要方法的优缺点,并为实现数字化地形图中不连续线、面状符号及复杂线状符号向GIS的自动化导入,针对电子平板法提出了基础线的概念。对全站仪草图法,提出在全站仪上加挂微型计算机,并用常规摄像方法代替草图。  相似文献   
76.
分析了多光谱、卫星测高和成像雷达3种数据的几何定位精度、水深反演有效范围和灵敏度等特性,利用TM、SPOT和SAR数据,研究其水深反演精度和同一性,由此确定了水深综合编图的原则。采用加权平均的数据融合技术,探讨了编制理想综合图件的方法。  相似文献   
77.
van Westen  C. J.  Rengers  N.  Soeters  R. 《Natural Hazards》2003,30(3):399-419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evaluate the importance of geomorphological expert knowledge in the generation of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maps, using GIS supported indirect b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For a test area in the Alpago region in Italy a dataset was generated at scale 1:5,000. Detailed geomorphological maps were generated, with legends at different levels of complexity. Other factor maps, that were considered relevant for the assessment of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were also collected, such as lithology, structural geology, surficial materials, slope classes, land use, distance from streams, roads and houses. The weights of evidence method was used to generate statistically derived weights for all classes of the factor maps. On the basis of these weights, the most relevant maps were selected for the combination into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maps. Six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factor maps were evaluated, with varying geomorphological input. Success rates were used to classify the weight maps into three qualitative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classes. The resulting six maps were compared with a direct susceptibility map, which was made by direct assignment of susceptibility classes in the field. Th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use of detailed geomorphological information in the b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raised the overall accuracy of the final susceptibility map considerably. However, even with the use of a detailed geomorphological factor map, the difference with the separately prepared direct susceptibility map is still significant, due to the generalisations that are inherent to the b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technique.  相似文献   
78.
小湾电站高边坡系统锚固与排水的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小湾电站地下厂房进水口开挖高边坡的岩体结构与工程地质特征,采用基于结构面网络模拟的随机楔体稳定分析方法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三维分析。进一步运用风险分析理论对边坡系统锚杆与预应力锚索的布置进行了优化设计,最后运用结构面网络模拟理论对排水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79.
在一致凸Banach(巴拿赫)空间中研究了渐近非扩张映射的带误差的Ishikawa迭代序列的收敛性。结果推广了原来的定理。  相似文献   
80.
简要介绍了数字地图制图系统,结合在开发一个应用软件系统时所要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引入了软件工程思想中改进软件开发方式的个体软件过程(PSP)和群组软件过程(TS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