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9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199篇
测绘学   270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76篇
地质学   755篇
海洋学   190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115篇
自然地理   1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在内蒙古东乌旗丘陵地区,运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发现了许多多金属异常带及找矿靶区,找矿潜力巨大.如在查干楚鲁,通过工作,圈定出了找矿靶区3处,且在第一找矿靶区内通过少量槽探工程揭露,发现具有工业品位的银、铜、铅矿体一条,显示出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在丘陵地区良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982.
The Earth’s evolution is determined by supercontinental cyclicity with a period of 400 Ma. A supercycle consists of a supercontinental proper and an inter-supercontinental stage, each of which includes two phases, respectively: integration-destruction and fragmentation-convergence. The worldwide analysis of geologic-historic and isotope-geochronologic data supports the existence of such cyclicity. In all, ten supercontinental cycles of supercontinents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this case, the most ancient proto-supercontinent was recognized tentatively, Supercontinents identified previously by other researchers fit into this cyclicity. An association between magmatism from mantle plumes and certain phases of supercontinental cyclicity was revealed. Amalgamation and breakup of supercontinents occurred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disymmetry of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hemispheres of the Earth, which changed its polarity between the cycles.  相似文献   
983.
在雅安沙坪自流井组实测地层剖面的基础上,讨论了四川蒲江-雅安地区自流井组的岩石地层、接触关系及岩性岩相的横向变化规律。认为自流井组主要为一套湖泊-湖泊三角洲沉积,组成一个完整的长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在自流井组中建立了一个双壳类即Pseudocardiniaovalis-Pseudocardinia cf.submagna组合,根据化石组合及地层关系将自流井组的年代地层归属于下侏罗统。  相似文献   
984.
山东招远前孙家金矿床地质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矿区地表和井下四个中段共采集地层、岩体、蚀变岩、石英脉和矿体样品503件,测试了Au、Ag、As、Sb、Cu、Pb、Zn、Sn、Bi、Mo、Co、Ni、Mn、Cr、V、Ti、Ba、Rb和Sr等19种元素的含量,运用Suffer软件编制了19种元素的矿脉地球化学纵剖面图,根据格里戈良分带指数法计算了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带,建立了原生晕地球化学立体分带模式。综合地质地球化学资料分析得出以下认识:由花岗岩→钾长石化花岗岩→绢英岩化花岗岩→绢英岩→石英脉或硅化带→金矿石,随着蚀变作用增强,成矿元素Au、Ag、As、Cu、Pb、Bi、Mo、Sb增加,然而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绢英岩化后的硅化阶段。矿区成矿元素Au、Ag、As、Cu、Pb、Sn、Bi、Mo、Co.Ni含量呈多峰分布,分布范围大,离散度大,其中Au、Ag高含量峰值区峰型突出,成矿富集趋势强烈。矿区成矿阶段可分为:石英-金-黄铁矿阶段、石英-金-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F1因子(Au、Ag、As、Co、Ni、Sn、Bi)为主成矿阶段的元素组合,F3因子(Mo、Sb)和F5因子(Cu、Zn)反映了成矿热液活动的多期叠加。F4因子Rb、Sr、Ba组合在本区最具典型意义,Rb与Sr、Ba为对抗性元素,Sr、Ba、Ca低值带,Rb、K高值带恰好与Au、矩高值带吻合,显示花岗岩长石类矿物的钾长石化和绢云母化与成矿关系密切。与矿体的侧伏方向一致,总体上矿脉纵剖面地球化学高值带均向SW侧伏。其中Au、Ag高值带宽且比较连续,上下均未封闭,结合金矿体虽已出露地表但规模不大和原生晕分带特征,推测为一浅剥蚀矿床,向SW深部仍有一定延深。矿区原生晕分带序列自上而下为(Hg2、Sr、Ba、Rb)→(矩、Au、Sn、Mo、Cu→(Zn、Pb)→(Sb、Mn)→(Ni、V、Co、As、Hg1、Bi)。As、Sb、Hg高值带偏于中下部,可能指示下部隐伏矿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985.
黄林  张坤 《贵州地质》2010,27(3):202-207
黔西北水东—五指山地区铅锌矿位于扬子陆块西南缘,紫云—垭都北西向构造旁侧,是黔西北铅锌成矿带的一个组成部份,通过该地区矿产资源远景调查及矿产评价成果展现了较好的找矿前景,发现了中型矿床5个,并在攻深找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笔者通过区域控矿因素、成矿地质背景分析,结合工作成果及认识,模拟类比在相似地质条件,指出找矿方向,认为区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前景好,具备寻找大型、超大型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986.
热磁技术及其在勘查地球化学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热磁技术特性分析,指出热磁组分并不完全等同于铁锰氧化物,同时从确定矿床有效指示元素组合、判断次生异常性质及在厚覆盖区寻找隐伏矿等几方面展望了热磁技术在勘查地球化学中的应用前景,介绍了热磁技术实验的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987.
玉希莫勒盖达坂一带是新疆重要的铜金及多金属成矿区,通过前期的中小比例尺地质矿产调查和化探工作,已初步摸清该区的成矿机理、矿床类型及元素富集规律,在此基础上划分出玉希莫勒盖达坂铜金和旺江德克银铜两个找矿靶区,为该地区今后开展矿产普查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88.
甘肃新金厂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道忠 《矿产与地质》2010,24(3):204-209
新金厂金矿床含矿层位为下二叠统哲斯群下岩组火山岩段,主要岩性为玄武岩、英安岩。矿床中共有49条矿体,矿体形态主要为脉状、透镜状;矿石自然类型为含金强氧化矿石。矿床控矿因素为构造、围岩、以及围岩蚀变,其中断裂构造是控矿的主要因素,它控制了矿体的展布范围和具体特征。矿区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矿源层的存在、相互配套的断裂控矿系统、发育良好的围岩蚀变,因而形成了具有较高工业价值的矿床。总结出找矿模式为:围岩(矿源层)+断裂+蚀变,指出了区带、矿区及外围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89.
孙林  鲍金河 《测绘科学》2012,(1):133-135
高光谱图像异常目标检测主要用于检测图像中的区别于背景环境的异常目标,为图像目标的判读提供一个初步的判断,是高光谱图像应用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在研究现有异常目标检测算法的基础上,采用基于主成分抑制和顶点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实验图像中的异常目标进行了检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