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6篇
  免费   532篇
  国内免费   509篇
测绘学   819篇
大气科学   749篇
地球物理   604篇
地质学   762篇
海洋学   418篇
天文学   98篇
综合类   259篇
自然地理   73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75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227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205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288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89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云南逐月雨量和气温的格点数据资料场建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根据云南各气象台站的逐月雨量和气温观测数据资料,采用距离平方加权平均的格点插值方法,建立了云南(98.0°E~106.0°E、21.0°N~29.0°N)1951年1月~2002年12月0.25°×0.25°经纬度分辨率的逐月格点降水和气温数据资料场。应用该格点数据资料场,分析得到了云南年降水量场和年气温场变化的一些基本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演变特征。  相似文献   
82.
中国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过程   总被引:10,自引:13,他引:10  
根据湖沼沉积、黄土沉积和冰积等地质记录,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生态景观学等方法.从万年、千年和百年及百年以下四个时间尺度对中国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新世以来,中国西部干旱区的气候变化经历了多次的相对暖干和相对冷湿交替变化,变化历程较为复杂。早全新世、中全新世、晚全新世气候特点因地因时而异,但总体特征以干旱化为主,280~350a来,降水量有明显的减少趋势,并表现出显著的周期性。但在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天山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表现为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加。总的来说,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疆的气候趋于好转,植被覆盖状况改善明显,山地森林、草甸、人工绿洲的面积均呈增加趋势。研究结果还表明,在一定尺度的气候背景条件下,地表的植被覆盖对调节绿洲区域气候有着积极的作用,可增加局部地区的降水。  相似文献   
83.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上居民地半自动提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设计了一种基于 3× 3区域灰度方差纹理特征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居民地特征分析算法 ,通过高斯模糊处理提高影像上居民地区域纹理特征一致性的同时 ,加大了其同背景地物纹理特征值的差异 ,并设计了相应的居民地自适应分割阈值求取算法 ,提出了针对居民地与道路提取分离的骨架化分析算法  相似文献   
84.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精纠正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论述了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精纠正获得正射影像的关键技术。若干实际不同分辨率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被用于相应的实验,实例证明了本文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5.
时间动态地图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就时间动态地图模型进行了研究,认为动态地图由于表达空间维数的增加,使得地图作为客观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更加完善,并且作为物质模型,动态地图的可视化应与空间认知的计算机表达紧密融合。在制作时间动态地图时,不同的视觉变量具有不同的动态表现能力,根据时态现象的特征进行选取。  相似文献   
86.
Global dust trajectories indicate that signi?cant quantities of aeolian‐transported iron oxides originate in contemporary dryland areas. One potential source is the iron‐rich clay coatings that characterize many sand‐sized particles in desert dune?elds. This paper uses laboratory experiments to determine the rate at which these coatings can be removed from dune sands by aeolian abrasion. The coatings impart a red colour to the grains to which previous researchers have assigned variable geomorphological signi?cance. The quantities of iron removed during a 120 hour abrasion experiment are small (99 mg kg?1) and dif?cult to detect by eye; however, high resolution spectroscopy clearly indicates that ferric oxides are released during abrasion and the re?ectance of the particles alters. One of the products of aeolian abrasion is ?ne particles (<10 µm diameter) with the potential for long distance transport. Copyright © 200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87.
Introduction China is a country with many landslides and debris flows. These disasters bring out a large amount of losses of life and property. It is significant to predict landslide incident by monitoring the deformations of these landslides. At past, triangulation and trilateration are traditional tools, but it is very difficult for them to realize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it is more dangerous for obser- vation workers when the deformation becomes larger. Because of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相似文献   
88.
The resolution of whole Earth seismic tomographic model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9.
Optimal parametrization of tomographic model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0.
2001年,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对“探宝号”船原有震源更新升级为阵列可变的BOLT震源系统。随着更新改造工程的成功,该船已成为具备承担高分辨率、常规、低频深水油气地震勘探的多功能地震调查船。本文介绍了地震勘探震源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三种阵列的分布、波形、频谱等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