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69篇
  免费   1012篇
  国内免费   862篇
测绘学   1767篇
大气科学   489篇
地球物理   1056篇
地质学   2443篇
海洋学   659篇
天文学   91篇
综合类   603篇
自然地理   63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260篇
  2020年   257篇
  2019年   307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300篇
  2016年   274篇
  2015年   308篇
  2014年   416篇
  2013年   395篇
  2012年   477篇
  2011年   452篇
  2010年   349篇
  2009年   347篇
  2008年   310篇
  2007年   327篇
  2006年   341篇
  2005年   327篇
  2004年   260篇
  2003年   262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根据结构试验理论和实验设备的特征,阐述了结构抗震试验的特点及发展,重点分析了子结构拟动力试验方法的原理、数值积分算法、加载方式和误差控制;振动台子结构试验的原理、研究成果;实时子结构的原理和时滞等混合试验方法的基本理论,以及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及远程协同试验方法在混合试验中的应用。基于各种试验方法的优势与发展,总结出混合试验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2.
大灰厂断层形变测量结果的地质解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高忠宁  焦青  龚复华 《地震》2004,24(3):69-78
对大灰厂断层形变测点的36年基线、水准观测资料进行了系统研究,将观测值的变化转换为断层的水平和垂直活动量,并从断层活动方式与所受压应力方向的关系研究了华北地区邢台一唐山地震时段和大同一张北地震时段,以及在八宝山断裂(大灰厂段)上显示的地震前后断层异常活动特征及相应的应力状态。认为对跨断层形变测量资料的分析研究不仅要通过一定的数学处理和统计学分析,更应当从断层活动方式及应力状态进行地质解译,以探索孕震过程中的断层活动信息。  相似文献   
993.
马建  黄帅堂  吴国栋 《中国地震》2019,35(3):550-557
利用微型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获取了博-阿断裂在乌苏通沟东岸的高精度地形、地貌数据,解译DEM数据,并结合野外调查工作,明确了断裂在乌苏通沟东岸冲洪积扇上19.3~31.1m的水平位错。分析获取的陡坎剖面,且对比陡坎两侧地貌的剥蚀程度,认为陡坎形成后受到后期水流的侵蚀,部分陡坎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被放大,断裂的实际垂直位错在0.7m左右。通过实例展示了无人机摄影技术在活动构造研究中的巨大潜力以及在微构造信息提取中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994.
唐雪静 《华南地震》2019,39(3):114-120
为解决震后灾区地形复杂,建筑建设困难问题,将BIM技术应用在震后灾区居民装配式建筑设计中,基于BIM体系框架设计震后灾区居民装配式建筑建造流程,通过设计阶段、工厂预制阶段、运输阶段以及安装阶段完成震后灾区居民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构建,采用Revit软件和Tekla软件构建装配式建筑的建筑模型和结构模型,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参数化以及高合作性优势,优化模型以及构件,再通过Navisworks软件依据建筑模型实现建筑工程的碰撞检测,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变更,降低建筑工程施工成本;通过基于BIM的震后建筑进度管理模型,实现建筑进化计划编制以及进度控制;利用Lumion软件输入工程材质实现建筑项目的实时漫游,直观了解装配式建筑效果。  相似文献   
995.
李建  韩立 《地震工程学报》2019,41(2):520-525,538
地震现场与一般灾害现场不同,其受灾区域较大,常规的基于遥感信息进行灾情收集时,采集信息零散混乱无法形成可视化直观分析结果。为解决该问题,设计基于可视化遥感技术的地震大区域灾情收集系统,利用遥感信息采集大区域的优势,配合设计网络通信层、数据收集层、数据库层、GIS遥感平台层和应用层组成的系统硬件,采用GIS三维重构技术,对灾情进行可视化呈现。实验结果说明,系统最长响应时间为1.857 s,最大CPU占用率和消耗分别是80.8%和1 656 MB,信息可视化重现程度高。  相似文献   
996.
对震后桥梁稳定性与安全性检测过程中,挠度是一项重要检测指标,但是测量这一参数较为复杂,干扰较多,结果存在较大问题。设计一种震后桥梁挠度测量方法。根据实际桥梁设置相关参数,采用共轭梁法计算震后桥梁固定点的初始挠度,结合震后桥梁挠度曲线函数,获得欲求解的桥梁截面挠度值;修正桥梁截面挠度值时,将监测点高程差同基准点高程差间的差值问题替代挠度偏差问题,分析倾斜传感器获取维护点倾斜传感器的理论值和基准点倾斜传感器的理论值,确定挠度偏差,修正震后桥梁挠度测量值。通过简支梁与连续梁实验,验证测量震后桥梁挠度时,具有更高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997.
Earthquakes are a serious natural disaster faced by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Research on earthquake hazard mitigation are important parts of earthquake science and is a feature of China''s development of earthquake science. In recent years,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S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SFC) and the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CEA) hav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basic research on earthquake hazard mitigation, and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have emerged. This paper collects the applications and approvals of the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and the NSFC projects undertaken by the research institutes of the CEA system in recent years. The CEA system has received funding in the 13th “Five-year Plan” for “Monitoring, Early Warning and Prevention of Major Natural Disas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projects is expected to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basic science and applied research of the CEA system. In the NSFC, the number of applications from the CEA system is relatively stable, and the funding rate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for the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 Although no detailed statistical analysis has been performed, the CEA system still has room for improvement in the application of talent and major programs. I hope that the brief review of new opportunities that have arose in recent years described in this article can provide some background and new thinking for future challenges.  相似文献   
998.
屈曼  侯晓真  马栋  陈建国  高晨 《山西地震》2019,(3):17-20,50
在分析研究地倾斜观测资料时,为反映观测曲线的真实变化,需要剔除干扰因素的影响。该文通过整理分析河北省水平摆、垂直摆、水管仪等地倾斜观测资料,将河北省地倾斜干扰因素主要分为观测系统类干扰、观测环境类干扰以及气象因素类干扰。其干扰形态主要表现为变化趋势转折、变化速率改变、固体潮畸变、台阶、毛刺和突跳变化。  相似文献   
999.
Abstract

Bad weather in many countries limits the use of optical satellite imageries in spatial and temporal monitoring of the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a series of low-altitude oblique aerial photos taken on daily, weekly and monthly intervals were used to monitor the geo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Mersey Estuary, northwestern England. This low-altitude aerial photo methodology reveals itself to be a satisfying compromise between cost, accuracy and difficulty of implementation. It offered a large amount of information on a spatial and temporal scale aiding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channel mobility. This was an important consideration in the sitting and installation of new bridge pier foundations. This series of oblique aerial photos was used in a dynamic model to determine the migration of the ebb channel and was effective in identifying the main route of flow. Few uncertainties were encountered and the level of accuracy achieved in resolving these uncertainties in the images was in the range from 40 cm to a maximum of 1.7 m. This was compared with historical navigation charts and showed good correlation. Further applications are requir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data output from these imag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ique.  相似文献   
1000.
王金华 《华南地震》2019,39(2):136-141
鉴于格宾石笼护岸、护坡等优质特性,对其应用至地震减灾工程进行研究。经分析可知,格宾石笼主要利用双绞合六边形金属网片组合为箱笼,再装填石料堆筑构成防护整体;格宾石笼具有高强度耐久性、透水性、整体性与柔韧性和施工过程简单便利等特征。依据格宾石笼构造与特性分析,分别将地震减灾工程下格宾石笼拦挡坝施工划分为格宾石笼护基与格宾石笼护坡两部分进行研究。利用测量放线、挖掘基础、规整地基、铺垫反滤层、格宾放置与连接、支顶加固、石料装填封盖等步骤实现格宾石笼护基施工。通过削坡、铺设土工布、砂砾垫层、安装网箱、装填石料和封盖等步骤实现格宾石笼护坡施工。分别在冲击力、位移和能量三方面验证格宾石笼拦挡坝支护技术,实验结果表明,冲击力和坝体自身材料性质有关联,格宾拦挡坝材料属于柔性材料,冲击力由此减小,耗费冲击力能量效果十分明显;坝体可以利用整个结构全部能量承担很大负载;格宾石笼拦挡坝体耗能效果显然优于浆砌石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