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03篇
  免费   1302篇
  国内免费   1301篇
测绘学   1025篇
大气科学   792篇
地球物理   2437篇
地质学   2940篇
海洋学   743篇
天文学   257篇
综合类   669篇
自然地理   74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288篇
  2020年   325篇
  2019年   335篇
  2018年   260篇
  2017年   321篇
  2016年   350篇
  2015年   353篇
  2014年   432篇
  2013年   489篇
  2012年   443篇
  2011年   435篇
  2010年   349篇
  2009年   380篇
  2008年   470篇
  2007年   429篇
  2006年   398篇
  2005年   366篇
  2004年   316篇
  2003年   311篇
  2002年   289篇
  2001年   220篇
  2000年   213篇
  1999年   235篇
  1998年   230篇
  1997年   183篇
  1996年   164篇
  1995年   140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6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01.
叠前时间偏移在华北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应用的角度较详细地论述了三维叠前克希霍夫时间偏移的过程。在给定合理的偏移孔径下,三维叠前克希霍夫时间偏移利用均方根速度对叠前地震数据进行逐道处理,从而得到准确的归位数据。叠前时间偏移相对叠后时间偏移而言,前者能够进一步提高地下信息的成像质量及归位准确性,信噪比和分辨率也得到了改善,能够满足精细的地震资料的解释。因此,三维叠前克希霍夫时间偏移对于速度变化平缓、地下构造较复杂的地区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2.
中国近海及邻近海域高精度高分辨率海面高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新的海潮模型(NAO99B)更为合理的共线方法和交叠平差技术,有效改善了ERM数据的径向轨道误差和时变海面高的影响,提高了浅海海域测高数据的测高精度。  相似文献   
103.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时间序列影像背景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将卡尔曼滤波理论应用于时间序列影像的背景估计,引入衰减记忆因子解决滤波的发散问题,最终实现了对背景信号的估计。  相似文献   
104.
考虑关断时间效应的瞬变电磁一维反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克服因关断时间校正而带来的误差,尝试直接对包含关断时间效应的瞬变电磁资料进行反演。正演采用将斜阶跃波离散为多个阶跃波之和的方法,反演采用经典的马奎特法。对模型试算的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直接对斜阶跃响应进行反演,结果比较理想,计算速度也可以接受。  相似文献   
105.
时域反射技术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合介绍了时域反射技术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包括时域反射仪的工作原理、测量参数(特征阻抗、介电常数、土壤含水量、土壤电导率)、时域反射探针技术以及时域反射技术在农业地质、水文地质、灾害地质等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  相似文献   
106.
单频GPS整周模糊度动态快速求解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了一种动态快速求解整周模糊度的方法,即先对系数阵进行QR分解,然后通过矩阵变换使模糊度参数和位置参数分离,从而降低矩阵的维数,满足实时动态求解的要求,最后应用LAMBDA方法搜索模糊度。为验证该算法,用单频GPS接收机进行了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两种试验。结果表明,静态定位误差小于1cm,动态定位误差小于3cm。由此可见,该方法能够为动态用户快速而精确地实施GPS单频动态定位。  相似文献   
107.
The propagation of unmodelled systematic errors into coordinate time series computed using least squares is investigated,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unexplained signals and apparent noise in geodetic (especially GPS) coordinate time series. Such coordinate time series are invariably based on a functional model linearised using only zero and first-order terms of a (Taylor) series expansion about the approximate coordinates of the unknown point. The effect of such truncation errors is investigated through the derivation of a generalised systematic error model for the simple case of range observations from a single known reference point to a point which is assumed to be at rest by the least squares model but is in fact in motion. The systematic error function for a one pseudo-satellite two-dimensional case, designed to be as simple but as analogous to GPS positioning as possible, is quantified. It is shown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a moving reference point and unmodelled periodic displacement at the unknown point of interest, due to ocean tide loading, for example, results in an output coordinate time series containing many periodic terms when only zero and first-order expansion terms are used in the linearisation of the functional model. The amplitude, phase and period of these terms is dependent on the input amplitude, the locations of the unknown point and reference point, and the period of the reference point's motion. The dominant output signals that arise due to truncation errors match those found in coordinate time series obtained from both simulated data and real three-dimensional GPS data.  相似文献   
108.
大气边界层湍流温度序列的信息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大气边界层内近地面的大气湍流温度时间序列,运用功率谱分析、信息熵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大气边界层内近地面的大气湍流特点,并对稳定层和不稳定层的大气湍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信息熵和功率谱指数是区别稳定层结和不稳定层结大气边界层湍流特征的指标,对造成两者之间的差别做出了对应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9.
时间序列转折突变点检测的线性函数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曹杰  陶云  田永丽 《高原气象》2002,21(5):518-521
根据转折突变的定义,在引入线性半截多项式的前提下,提出检测时间序列转折突变点的一种新方法。此方法不仅能找出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多个转折突变点,而且使得检测到的突变点通过统计显著性检验。应用此方法对北半球1851—1990年年平均气温距平及其11年滑动平均序列,1901—1999年昆明5月降水及其11年滑动平均的降水序列分别进行了检测。发现北半球年平均气温距平在1879、1889、1939和1973年附近出现了年际转折突变,在1878、1888和1941年以及1972年出现了年代际尺度的转折突变;昆明5月雨量不存在年际转折突变点,但昆明5月雨量在1918、1966以及1978年附近出现了年代际尺度转折突变。  相似文献   
110.
黑龙江气候变暖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进入80年代以来,黑龙江气温明显变暖,近120年来年平均气温上升1.4℃,春季次之,气温突变在1990年前后,从年、各季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与全国北半球及全球气温变化进行比较,年及冬季我国增暖中心在黑龙江,春季增暖中心在内蒙古北部及黑龙江省;夏秋增暖不明显,但仍有上升趋势,近50年来,50~70年代黑龙江省及全国各大区域普遍增暖不明显,80年代开始黑龙江省增暖明显,三北地区次之,90年代黑龙江增暖更加明显,而全国及其他区域上升已达到80年代北方增温幅度,这里从黑龙江变暖的事实,突变时间,与全球、北半球、全国区域的气温及雪盖海温变化关系来揭示黑龙江气候变化的时空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