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257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39篇
海洋学   20篇
天文学   27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4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71.
INTRODUCTIONTrace fossils,which reflect the behavior and morphologyof the m etazoan in this paper,exhibit tremendous diversityand complexity of morphology at a Euclidean geom etrical lev-el,fitting into a relatively small number of morphological andethologic patterns at a topological level.Although no clearlyformulated guidelines are present in ichnology as to the majorcomposition of a useful and meaningful ichnotaxon and to therank of classification(Pickerill,1994) at which m orphologica…  相似文献   
472.
Introduction Inmanyapplications(CADandgeographical informationsystem,GIS),dataaremanagedby spatialdatabases,whichstorepoint,line,region objectsandspatialrelationsbetweenthem.Spa tialrelations(topologicalrelations,directionre lationsandapproximatedistancer…  相似文献   
473.
在GIS的模糊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就模糊实体之间的拓扑关系进行讨论,在确定地理实体的拓扑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模糊相交、模糊重合、模糊邻接、模糊包含等一系列的新概念,并针对模糊点、模糊线和模糊面之间的拓扑关系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指出了模糊实体之间的拓扑关系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74.
空间关系理论研究是当前GIS界重点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但就目前研究成果看,空间关系理论中的拓扑关系和方向关系的理论研究多采用独立的描述模型,影响了空间推理和空间表达的精度。该文在分析拓扑关系和方向关系描述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将拓扑关系和方向关系定性表示相结合的TD模型,并用实例说明该模型能较全面地描述空间对象的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475.
基于空间关系和空间推理理论,结合MGIS领域的需求建立巷道三维拓扑网络模型,研究巷道三维空间关系推理的算法及业务逻辑实现;开发巷道三维拓扑自动生成系统,实现了巷道空间与属性数据管理、三维拓扑自动处理、多尺度成果输出及基于三维拓扑的路径查询,为基于巷道的通风、运输、避灾、多尺度变换等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76.
The Cambrian Kuanchuanpu Formation in southern Shaanxi, China is a critical window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ambrian explosion, because of abundant and various exceptionally preserved metazoans and embryo fossils yielded. The efficiency of traditional sample manually selecting with microscopes is quite low and hinder the discoveries of new species, thus recog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microfossils b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is substantially in the request. In this paper, we develop a procedure for fossil area segmentation in common multi-typed mixed photos by improved watershed algorithm. And for better fossil recognition, previous 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ndient (HOG) algorithm is replaced by 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 (SIFT), which is feasible for the segmented images and increase the accuracy significantly. Thus,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AI fossil recognition can be extended form single fossil image to multi-typed mixed images and the reliability is also secured, as the result of our test presents a high (at least 84%) accuracy of fossil recognition.  相似文献   
477.
利用宽边界区域对多种来源的不确定性数据建模,用确定区域的拓扑和方向关系组合描述不确定区域的拓扑和方向关系。根据拓扑关系和方向关系间内在规律,直接从不确定区域的拓扑符号描述中推理出方向关系的符号描述,是对已有推理方法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478.
洪武扬 《测绘通报》2019,(11):12-16,25
通过研究交通网络的空间连接及由此决定的节点间联系的连通程度,可观测交通可达性水平。本文对地下轨道交通和地面道路交通构成的立体拓扑网络进行了建模,采用空间句法形态分析变量构建了基于轨道站点的通达性模型,分析了深圳市轨道站点通达性水平和空间特征,并探讨了站点通达性与周边土地利用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市轨道站点通达性平均值为0.088 4,通达性数值离散程度较低,在空间上形成了福田中心区、华强北商业区、东门商业区和后海片区4个高值热点区;商业用地、办公用地与站点通达性的相关程度最大,工业仓储用地受轨道站点的影响较小,轨道站点倾向于商业及办公用地等人流量集中的空间节点;轨道站点基本可承载周边的土地开发,组合类型为"高-中""中-低"的27个站点需提升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功能。笔者从拓扑网络耦合的思路,客观评价了深圳市轨道站点通达性及其与土地利用的相互关系,提供了研究对象由线路向站点转换的研究视角,可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79.
康顺  陈军  彭舒 《测绘学报》2019,48(6):767-779
地表覆盖与更新是地理国情监测、环境变化评估、生态系统保护等不可或缺的基础地理信息。遥感制图技术已成为地表覆盖信息提取的重要手段,但因地物光谱、纹理及时相等特征复杂性,地表覆盖更新数据往往存在错分、漏分,从而导致地表覆盖时空目标不一致。现有地表覆盖更新数据不一致性探测主要以人工检查为主、部分自动化为辅的方式,生产实践中需要大量的作业人员与时间,缺乏行之有效的不一致性自动化探测工具。本文研究分析了栅格地表覆盖更新数据不一致性检查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基于复合逻辑量词的栅格空间拓扑关系计算方法、基于置信区间的更新期地表覆盖错分目标初判规则构建,以及利用空间约束多重匹配的更新期错分目标后验判断,形成了“关系-规则-判断”的地表覆盖时空目标不一致性探测体系。试验以山东临朐、垦利GlobeLand30数据为研究对象,经与统计一致性检核方法对比分析、参照真实地表影像数据,实现了地表覆盖时空目标不一致性探测与有效性检验,验证了探测方法可行性。  相似文献   
480.
由美国国防气象卫星搭载的可见光成像线性扫描业务系统(DMSP/OLS)和国家极轨卫星搭载的可见光近红外成像辐射仪(NPP/VIIRS)获取的夜间灯光影像是监测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自然现象(如林火、油气燃烧等)的主要数据源。然而,现有的夜间灯光数据存在缺乏星上的辐射定标、像元饱和、时间尺度不连续、多源夜间灯光影像辐射不一致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以中巴经济走廊区域为研究区,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拟合提取不变目标区域的方法,实现了DMSP/OLS影像间、DMSP/OLS与NPP/VIIRS两种数据间的相互校正。然后对中巴经济走廊的校正结果在不同空间尺度上选用区域灰度总量、标准化差异指数以及标准化差异指数和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两种校正模型的拟合优度均在0.78以上,校正后的DMSP/OLS影像灰度总量与GDP和人口数据的相关性显著提高(GDP:R~2=0.7689;人口:R~2=0.9033),且标准化差异指数明显降低;NPP/VIIRS影像经过与DMSP/OLS互校正后在辐射亮度、时空分布上与DMSP/OLS更加一致,空间细节信息更加突出,从而增强了多源夜间灯光影像的一致性,更加适合用于长时间序列社会经济要素发展趋势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