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92篇
测绘学   60篇
大气科学   103篇
地球物理   70篇
地质学   166篇
海洋学   2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3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黄土、古土壤剖面中物质粒度是恢复古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精确地测定粒径的大小,是准确而可靠获取气候变化信息的基本前提。通过对洛川典型黄土剖面古土壤S 4及相临黄土层高密度、连续样品多次重复粒度测试结果经统计分析表明:粒径测量的误差主要来自于两方面,即仪器测量与前处理过程,其中前处理过程的影响是粒度测量中误差的主要来源。同时证明,单次测量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可靠的粒度参数需经多次测量平均获得。但是,此过程会导致某些快速变化信息的丢失和因峰态的平滑而造成粒度变化所反映的变化幅度弱化。  相似文献   
92.
李艳 《四川地震》2019,(3):32-37
本文通过对山西临汾中心地震台大地电场资料分析,给出了农田灌溉、雷电、高压直流输电、铁丝网接地等几种常见自然因素引起的典型干扰曲线形态,以及河津、洪洞2次地震前的异常电信号图像特征,为今后观测数据处理、日常会商及异常跟踪分析等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草地生态系统木本植物入侵及其导致的草原灌丛化已经成为全球范 围普遍发生的现象, 是草地沙化和荒漠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干旱生态系统中, 此种类型的植被变 化将对区域和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产生显著影响。过度放牧、区域气候干旱化和自然火过程是 导致灌丛入侵和发展的主要控制因子。草原灌丛化过程中, 草地生态系统分布较为均匀的土壤养 分及相关元素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发生分异, 关键生命元素C、N、P 、S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变化 将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显著作用。全球气候变化与草原灌丛荒漠化之间存在潜在的反馈机制, 人 类扰动的影响将使这种反馈作用变得更加迅速和灵敏。  相似文献   
94.
以祁连山排露沟流域干旱山地为研究对象,对海拔2 700~3 000 m典型草地群落的草本种类、高度和生物量等进行调查,并同步测定样地内的土壤水分,分析草地生物量随海拔高度的季节性变化特征以及草本生物量和土壤水分的关系。结果表明:(1)草地地上生物量平均值为135.36 g·m-2,并随海拔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单峰"变化模式,在海拔2 900 m时最高,为176.79±28.37 g·m-2。地下生物量平均值为946.13 g·m-2,并随海拔升高生物量呈递增趋势,在海拔3 000 m时最高,为1 301.19 ±68.24 g·m-2。(2)草地地上、地下生物量在不同海拔高度间差异性显著(P<0.05);该流域干旱山地草地根冠比在4.14~11.95之间变化。(3)在生长季5~9月份,干旱山地草地土壤含水量在9.23%~31.31%之间波动,平均值为14.94%。(4)草本地上、地下生物量与土壤平均含水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7784和0.7843。在不同海拔草地群落中,不同土层含水量对草地生物量的贡献不尽相同,但60 cm以上根系主要分布层内的水分对草地生物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5.
中国草原区植被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利用1982~2006年GIMMS NDVI和气象数据,探究中国草原区植被变化及对气候的响应。结果表明,近25 a中国草原区植被覆盖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季节变化空间差异明显。春季温度对温带典型草原、高寒草甸草原和高寒典型草原植被生长有重要影响,而夏季和秋季温度同样对高寒草甸草原影响显著;夏季降水增多能明显促进夏季温带荒漠草原植被生长。除8月份以外,温带草原5~9月NDVI均与前一个月降水显著正相关;在生长季内,高寒草原NDVI与同期温度显著正相关,但8月份除外。此外高寒草原植被在生长最旺盛时期对降水变化存在1~3个月滞后期。  相似文献   
96.
本文对天津市典型老旧民居进行了抗震能力分析,介绍了它们的结构形式,抗震性能。并根据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对其中一幢民居楼进行了抗震能力分析和鉴定。研究表明,在遭受Ⅶ度小震时,顶层中等破坏;Ⅷ度中震时,顶层严重破坏;Ⅸ度大震时,顶层倒塌。建议尽快进行抗震加固。本文指出了抗震薄弱环节,并给出了抗震加固措施。本文可为天津市典型老旧民居的抗震加固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7.
The Relative Pollen Productivities(RPPs)of common steppe species are estimated using Extended R-value(ERV)model based on pollen analysis and vegetation survey of 30 surface soil samples from typical steppe area of northern China.Artemisia,Chenopodiaceae,Poaceae,Cyperaceae,and Asteraceae are the dominant pollen types in pollen assemblages,reflecting the typical steppe communities well.The five dominant pollen types and six common types(Thalictrum,Iridaceae,Potentilla,Ephedra,Brassicaceae,and Ulmus)have strong wind transport abilities;the estimated Relevant Source Area of Pollen(RSAP)is ca.1000 m when the sediment basin radius is set at 0.5 m.Ulmus,Artemisia,Brassicaceae,Chenopodiaceae,and Thalictrum have relative high RPPs;Poaceae,Cyperaceae,Potentilla,and Ephedra pollen have moderate RPPs;Asteraceae and Iridaceae have low RPPs.The reliability test of RPPs revealed that most of the RPPs are reliable in past vegetation reconstruction.However,the RPPs of Asteraceae and Iridaceae are obviously underestimated,and those of Poaceae,Chenopodiaceae,and Ephedra are either slightly underestimated or slightly overestimated,suggesting that those RPPs should be considered with caution.These RPPs were applied to estimating plant abundances for two fossil pollen spectra(from the Lake Bayanchagan and Lake Haoluku)covering the Holocene in typical steppe area,using the"Regional Estimates of Vegetation Abundance from Large Sites"(REVEALS)model.The RPPs-based vegetation reconstruction revealed that meadow-steppe dominated by Poaceae,Cyperaceae,and Artemisia plants flourished in this area before 6500–5600 cal yr BP,and then was replaced by present typical steppe.  相似文献   
98.
1980s-2010s内蒙古草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戴尔阜  翟瑞雪  葛全胜  吴秀芹 《地理学报》2014,69(11):1651-1660
以我国内蒙古草原为研究区域,结合1982-1988年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以及2011-2012年实地考察数据,构建了基于遥感数据和土壤数据的区域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方法,对研究区1980s和2010s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 1980s、2010s内蒙古草地表层土壤 (0~20 cm) 有机碳储量分别为2.05 Pg C、2.17 Pg C,土壤有机碳密度约为3.48 kg C·m-2、3.69 kg C·m-2,其空间分布上呈现从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逐渐降低的特征;(2) 1982-2012年间,内蒙古草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略有增加,但增加幅度较小,其中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荒漠草原则表现为减少。研究结果将为研究区因地制宜地采取固碳措施,实现草地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9.
公路建设对甘南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国道G213线的工程建设特点,分析了G213线改扩建工程对甘南州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公路建设施工期对沿线植被的负面影响较剧烈,局部土壤环境受到较大扰动,被扰动的土体侵蚀类型主要是水蚀,扰动后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量为68866.7 t,新增水土流失量为63 060.5 t。针对项目可能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提出了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00.
扬子地台北缘锰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扬子地台北缘与秦岭褶皱系的南缘,自东向西分布着3个三级构造单元.扬子地台北缘多个拉张盆地及陆内同生盆地,对锰矿的空间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形成了巴山锰矿带、南秦岭锰矿带和摩天岭锰矿带.各锰矿带在锰矿成矿地质条件等方面既具有相同之处,又具有各自的特点.文章通过对各成矿带锰矿成矿地质特征和典型矿床调查与分析研究,对锰矿成矿规律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并对该区今后锰矿找矿方向提出了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