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7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65篇
测绘学   227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87篇
地质学   125篇
海洋学   102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81篇
自然地理   22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初始连接刚度在节点刚度分类和钢结构地震分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研究连接的初始刚度很有现实意义。主要研究带双腹板顶底角钢连接初始刚度的确定方法以及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2.
王玉玉  徐军  雷光春 《湖泊科学》2014,26(6):853-856
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已成为食物网研究中的关键技术,通用方法是取鱼类背部白色肌肉,在实际应用过程会导致鱼类的死亡,因而有所局限.使用非致命组织作为稳定同位素研究中的替代组织越来越得到关注,但是目前国内尚未开展相关研究.比较鳙(Aristichthy nobili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鱼鳞与肌肉组织中δ13C和δ15N比值,发现鳙、鲢的鱼鳞与肌肉组织中δ13C和δ15N比值均有显著差异.鱼鳞δ13C比值比肌肉更富集,平均高2.54‰,而δ15N比值比肌肉平均低0.7‰.对鳙、鲢的鱼鳞与肌肉组织δ15N比值含量进行相关分析发现,通过构建线性模型,可用校正后的鱼鳞δ15N比值替代肌肉组织δ15N比值.鲢的鱼鳞与肌肉组织δ13C比值存在显著线性相关,而鳙的鱼鳞与肌肉组织δ13C比值无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3.
在GPS广域差分系统中,参考站需要进行高精度导航信号监测接收,并获得良好的伪距观测数据。载波相位测量由于其测量精度高且观测噪声小,因此在伪距观测数据处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介绍了载波相位测量在高精度导航监测接收的伪距观测数据处理方面的具体应用,提出了一种综合利用三频电离层残差和裁波相位变化率,来实时可靠地检验并修复周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4.
2014年12月和2016年3月分别对热带西太平洋Y3海山(中层海山)和M2海山(浅海山)微食物网主要类群(包括聚球藻、原绿球藻、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异养细菌和浮游纤毛虫)丰度和生物量垂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Y3和M2海山水文环境比较相似但略有区别,叶绿素最大值层(DCM)分别在75—100m和110m水层,微食物网各主要类群在垂直尺度上的分布与叶绿素a浓度紧密相关。其中浮游纤毛虫呈现"双峰型"模式,即丰度高值出现在表层和DCM层;原绿球藻和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呈现"单峰型"模式,丰度高值出现在DCM层;聚球藻和异养细菌峰型相对不显著,DCM层以浅丰度较高,DCM层以深丰度明显降低。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受到温度、光照和营养盐的共同影响。Y3和M2海山微食物网结构的垂直变化不完全一致。其中,Y3海山30m以浅和150m以深异养细菌生物量占绝对优势,75—100m水层自养型生物(原绿球藻和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占绝对优势;M2海山75m以浅和200m以深异养细菌占绝对优势,110—150m自养型生物占绝对优势。M2海山自养型生物占优势的水层要明显深于Y3海山,可能与它们的海山类型和采样季节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05.
海洋中存在着大量的颗粒,包括大型聚合颗粒(即海雪,粒径>500μm)、小型聚合颗粒(1~500μm)和亚微米颗粒粒径(<1μm)等。颗粒在海水中营造了不同于纯海水的小生境,其中生活着与自然海水中不同的生物。异养细菌、蓝细菌、真核藻类、鞭毛虫、纤毛虫等微食物网生物可以黏附在海洋颗粒上,或生活在颗粒内部,其丰度高于周围水体中的自由生活生物,这可能是由于颗粒提供了更适宜生长的营养环境。本文综述了海洋浮游微食物网生物在海洋颗粒形成和沉降中的作用。微食物网生物在颗粒物的形成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直接促进颗粒形成,也可以彼此结合成颗粒,或微型浮游动物排粪形成颗粒。微食物网生物还可以对颗粒进行转化,影响颗粒的大小、沉降速度、或对颗粒及其黏附生物进行摄食。微食物网生物由于本身较小,沉降较慢,但这些生物和颗粒的结合使得微食物网生物在碳通量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6.
Meiofauna serves as a link between microbial production and higher trophic levels, such as macroinvertebrates and juvenile fish. However, the role of meiofauna in the freshwater food web has not been accurately evaluated, and the influence of shrimp predation on freshwater meiofaunal assemblages is unknown. In this study, the predation effects of Neocaridina davidi, an ornamental freshwater shrimp native to inland water bodies in Asia, on meiofaunal density, biomass, structure, and secondary production were examined using model ecosystems (microcosms) that were sampled repeatedly over 42 days. Shrimp predation altered the structure of the meiofaunal community over the course of the experiment, in particular the density, biomass, and secondary production of nematodes, microcrustaceans, and oligochaetes. An analysis of the stomach contents of N. davidi indicated a high degree of omnivory and the frequent consumption of meiofaunal organism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predation by the freshwater shrimp N. davidi depresses the overall abundance, biomass, and secondary production of meiofaunal assemblages. Moreover, they also provide insights into food-web ecology and the first evidence of freshwater shrimp predation on meiofaunal assemblages.  相似文献   
107.
Land use related habitat degradation in freshwater ecosystems has considerably increased over the past decades, resulting in effects on the aquatic and the riparian communities. Previous studies, mainly in undisturbed systems, have shown that aquatic emergent insects contribute substantially to the diet of riparian predator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land use on aquatic prey subsidies of riparian spiders, we performed a longitudinal study from June to August 2012 along a first order stream (Rhineland-Palatinate, Germany) covering three land use types: forest, meadow and vineyard. We determined the contribution of aquatic and terrestrial resources to the diet of web-weaving (Tetragnathidae spp.) and ground-dwelling (Pardosa sp.) riparian spiders using stable isotope analyses of aquatic emergent insects and terrestrial arthropods. The contribution of aquatic and terrestrial sources differed between Tetragnathidae spp. and Pardosa sp. as well as among land use types. Tetragnathidae spp. consumed 80–100% of aquatic insects in the meadows and 45–65% in the forest and vineyards. Pardosa sp. consumed 5–15% of aquatic insects in the forest, whereas the proportions of aquatic and terrestrial sources were approximately 50% in the meadow and vineyard. Thus, aquatic emergent insects are an important subsidy to riparian spiders and land use is likely to affect the proportion of aquatic sources in the spider diet.  相似文献   
108.
薛德升  黄鹤绵  王阳 《地理科学》2014,34(6):687-695
世界城市历史研究作为新兴的研究领域,虽然突破了世界城市经典理论的“现代主义”视角,证明全球化对城市空间转变的作用具有长期性,但仍局限在“经济主义”的分析范畴之内,将经济因素视为决定性动力。20世纪初期,广州东山地区完成由“乡村地区”向“社会精英阶层居住地”的空间转变,促使城市空间格局由“东村西富”变为“东贵西富”。这场具有历史意义的空间转变是教会、华侨、政府、官僚4种动力相互作用、相继推动的结果。东山地区的发展历史表明,除经济联系外,城市的全球文化联系对空间转变同样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在一些特定的城市或城市中的特定地区,社会文化动力对城市空间转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秦萧  甄峰  朱寿佳  席广亮 《地理科学》2014,34(7):810-817
运用大众点评网(南京站)餐饮商户的点评数据,在建立口碑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计算各商户的口碑综合得分和排名,并对城市餐饮业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核密度分析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南京城区餐饮商户大致分为4个等级,呈现“头小底大”的金字塔形状,口碑较差的商户占据绝大多数,中等口碑的商户较为缺乏,餐饮业发展综合水平较低;餐饮业的空间分布主要呈现出以新街口为服务核心,其他多个次级服务中心共生发展的格局;高等级餐饮服务中心仍旧集中在主城区范围内,发展较为孤立,大致表现为服务质量圈层递减或沿交通线路轴向扩展特征;城市商圈业态也会影响传统和休闲类餐饮商户的空间分布趋势。  相似文献   
110.
游客原真性感知对于世界遗产资源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基于原真性学说针对游客感知与世界遗产资源旅游发展内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通过对世界遗产故宫博物院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数学集合理论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游客原真性感知与遗产资源发展内涵之间的内在联系,继而5种集合式关系被建立起来,即"相离关系"、"相交关系"、"包含关系I"、"包含关系II"和"重合关系"。根据调查样本的分配规律5种集合式关系可以被进一步分为主要集合式关系和次要集合式关系。使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从被调研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游览频率和已有感知程度)出发,针对集合式关系进行研究的结果进一步显示:游客对于5种集合式关系类别的感知具有差异性。本论文研究成果对于基于原真性视角下的世界遗产资源发展成效评判以及从游客原真性感知出发提出世界遗产资源发展未来策略均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