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69篇
  免费   978篇
  国内免费   1564篇
测绘学   782篇
大气科学   3003篇
地球物理   308篇
地质学   1566篇
海洋学   1222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818篇
自然地理   680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21篇
  2022年   233篇
  2021年   262篇
  2020年   277篇
  2019年   294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175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354篇
  2013年   319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413篇
  2010年   344篇
  2009年   414篇
  2008年   436篇
  2007年   455篇
  2006年   502篇
  2005年   335篇
  2004年   362篇
  2003年   394篇
  2002年   253篇
  2001年   269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147篇
  1997年   138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102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41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91.
Based on TBB data from GMS of Japan,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and precipitation data from CMAP(CPC Merged Analysis of Precipitation),an investigation is carried out of seasonal changes of precipitation and convection over Asian-Australian "land bridge" areas and its possible factor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cipitation and convection over Sumatra take on clearly seasonal changes with abundant (less) rainfall in winter (summer).The convection over Sumatra moves northwestward rapidly along "land bridge" in the late-April and the early-May (the 25th pentad) and the rainfall shows similar variations.It is the accelerating of the convection moving that affects directly the subsequent enhancement of the convection over Indo-China Peninsula (ICP) area followed by the rupture of the subtropical high (SH) bands in this region leading to South China Sea (SCS) summer monsoon establishment.The zonal wind at lower troposphere in the equatorial Indian Ocean and the cross-equatorial flow in 105°E are the main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accelerating of the convection moving northwestward along "land bridge".The further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intensity of Sumatra convection has a close relation to the SST:when the central-east equatorial Pacific SST is warmer (colder),i.e.E1 Nino (La Nina) events,the SST in West Pacific warm pool is colder (warmer),Sumatra convection is weaker (stronger).  相似文献   
992.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就要结束了。在昨天上午的第一次全体会上,徐绍史部长作了很好和很重要的讲话。昨天下午和今天上午,大家围绕学习理解和贯彻落实绍史同志讲话进行了分组讨论。刚才,各组代表将讨论情况作了交流汇报。结合讨论,我对这次会议作简要总结,对贯彻落实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993.
《国土资源通讯》2012,(17):52-I0004
“十一五”以来.江苏省射阳县国土资源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同频共振,以实现“地和·人和”为目标,  相似文献   
994.
中原经济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中原经济区建设目标和产业技术需求导向,通过对国内有关经济区创新内容的调研,提出中原经济区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坚持以粮为基础,加强生态和环境建设;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新兴工业化为支撑,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积极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围绕产业聚集区建设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有效提高创新效率;加强中原经济区内外创新资源统筹协调,推动创新合作与开放;攻克一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建立现代产业发展技术群,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立中原经济区科技创新示范区,提高创新集聚和辐射能力.  相似文献   
995.
"活地"是宗教的传奇,而由于以往知识与技术的限制以及宗教圣地的"不可侵犯性","活地"也成了大自然的千年未解之谜。通过现场考察和资料调研,明晰了"活地"所在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采用高频率表面波监测、分析技术,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了"活地"附近地表浅层岩土体分布情况。采用图像分析技术,经室内试验研究得出了"活地"及周围地区出露岩石的矿物组成。最终,对于"活地"的成因提出以下看法:1.否定了地下深层生长性岩脉诱发"活地"现象的观点;2.膨胀岩及膨胀土吸水膨胀对"活地"的隆升有一定作用,但这不是"活地"的主要诱因;3.提出"活地"是岩石风化作用及特殊地理环境综合作用结果的观点:风化作用使岩体疏松、体积增大,地面隆起;两侧山体运动对其交界处岩石产生挤压作用,为"活地"的持续隆升提供动力源。  相似文献   
996.
对滇东地区石漠化伴生"红裸土"典型发育地带的表层样品的有机质和酸碱度分析表明:"红裸土"表层有机质含量范围为0.60~38.5(g.kg-1),平均值为13.49(g.kg-1);酸碱度在4.20~5.72。不但"红裸土"表层有机质含量低,呈中强酸性,且"红裸土"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酸碱度成弱正相关。这一特征与同区域有植被覆盖下的表层土壤相反,与其他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土壤表层有相似的变化规律。这些特征说明"红裸土"可能是形成石漠化过程的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997.
2009年“莫拉克”台风登陆过程阵风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永平  郑运霞  方平治 《气象学报》2012,70(6):1188-1199
利用上海台风研究所移动观测车获取的“莫拉克”台风登陆过程中超声风、温等观测资料对地面阵风特性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风速时间序列中叠加有周期为3-7 min的阵风扰动,显现出明显的相干结构,即沿顺风方向阵风风速峰期有下沉运动,谷期有上升运动;阵风扰动的各向异性特征明显,沿顺风方向的阵风扰动能量最大,其次是沿侧向和垂直方向的扰动能量;沿顺风方向的阵风垂直动量通量向下传播,而沿侧风方向阵风扰动动量垂直通量总体贡献接近于0.阵风扰动沿顺风方向的积分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最大,沿侧风方向和垂直方向其次,均明显大于湍流的积分空间和时间尺度.此外,阵风扰动的其他特征还包括:感热垂直通量极小;当平均风速较大时阵风风向变化幅度较小,而风速较小时阵风风向变化幅度则较大;动力学分析表明,阵风扰动主要表现出重力内波的一些特性.  相似文献   
998.
陶建军  胡向辉  李朝奎 《气象学报》2012,70(6):1200-1206
通常将台风中的螺旋云带看成是一种称为涡旋罗斯贝波的波动,双臂对应的切向波数为2,单臂对应的切向波数为1,目前这种波动发生发展的物理机制仍不很清楚,值得进一步研究.利用柱坐标下的正压流体涡度方程,研究了台风中涡旋罗斯贝波1波扰动的正压不稳定性及发展变化问题.结果表明,当基本流径向涡度梯度小于0时,由于涡度扰动的速度场对于基本涡度场的平流效应,1波(m=1)扰动可从基本流吸取能量而出现不稳定快速增长.但由于扰动旋臂的缠卷作用,径向速度将很快变小,因此,不稳定增长将受到一定的时间限制;波动的发展速度与半径有关,中心附近的波动先发展且向外传播,距中心较远的波动稍后发展.整体上看,波动由中心向外扩展,大尺度台风的螺旋云带比小尺度台风的螺旋云带发展更快.  相似文献   
999.
对于北方内陆省份黑龙江来讲,“台风”遥远得就像梦。然而在2012年的这个秋天,第15号台风“布拉万”盘旋着,吼叫着,直扑东北。它所过之处,农作物倒伏、道路积水、航班延误,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无不受到影响,它向这个内陆省份显示了强大威力。为何平口极少光顾内陆省份的台风这次对黑龙江却青睐有加呢?  相似文献   
1000.
高拴柱  吕心艳  王海平  许映龙 《气象》2012,38(7):834-840
热带气旋莫兰蒂(1010)进入台湾海峡后显著加强。本文普查了历史上在台湾海峡与"莫兰蒂"有相似路径的热带气旋,其中几乎没有增强的热带气旋个例;总结了"莫兰蒂"在台湾海峡活动时的强度变化,指出在实时业务中国内外台风预报中心对于"莫兰蒂"强度的判定存在明显偏弱的现象。运用天气学和动力诊断方法,分析了"莫兰蒂"在台湾海峡活动时热带气旋发展的基本条件,结果发现:台湾海峡区域有较高的海表温度、丰富的中低层水汽净流入、强烈的低层辐合和高层辐散、低层涡度净流入,为"莫兰蒂"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动力和热力条件,弱的环境风垂直切变又使其强度增长没有受到大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可为热带气旋强度或强度变化预报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