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61篇
  免费   2199篇
  国内免费   3537篇
测绘学   1572篇
大气科学   546篇
地球物理   1800篇
地质学   8633篇
海洋学   1517篇
天文学   107篇
综合类   938篇
自然地理   584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446篇
  2022年   505篇
  2021年   548篇
  2020年   463篇
  2019年   555篇
  2018年   414篇
  2017年   487篇
  2016年   494篇
  2015年   611篇
  2014年   815篇
  2013年   594篇
  2012年   687篇
  2011年   695篇
  2010年   668篇
  2009年   673篇
  2008年   649篇
  2007年   587篇
  2006年   574篇
  2005年   507篇
  2004年   422篇
  2003年   387篇
  2002年   393篇
  2001年   361篇
  2000年   355篇
  1999年   310篇
  1998年   278篇
  1997年   241篇
  1996年   204篇
  1995年   235篇
  1994年   226篇
  1993年   194篇
  1992年   195篇
  1991年   223篇
  1990年   168篇
  1989年   129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8篇
  1975年   6篇
  1964年   5篇
  1957年   8篇
  194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青岛对丝藻属Antithamnion Nageli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丝藻属由Nageli,C.1847年建立,分布于地中海、大西洋和太平洋。已报道的约有45种。近年来Wollaston等根据藻体小枝及腺细胞等特征,将原属于对丝藻属的一些种类移至凝对丝藻属Antithamnionella中。  相似文献   
82.
作者在已完成大气激光雷达系统夜间工作的基础上 ,对白天工作条件下的各种环境背景光的干扰进行了理论与实验分析 ,得出太阳直射光和天空光为白天工作的主要背景干扰。实验结果表明 ,经过激光发射与接收视场角严格匹配及使用干涉滤光器 (2 .6 nm和 0 .15nm)进行窄带滤波 ,背景干扰被明显地剔除 ,可进一步压低背景干扰约 2 0倍。证明采取视场匹配及干涉滤光器的措施可基本保证激光雷达系统在白天条件下工作。  相似文献   
83.
辽东湾地区下第三系地震速度—岩性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地震速度-岩性预测模型由四个子模型组成:即(1)砂泥岩压实模型;(2)地震层速度转换模型;(3)速度校正模型;(4)砂岩指数转换模型。辽东湾地区的实际资料证明,上述四个子模型不但决定了岩性预测的具体方法,而且严格控制岩性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84.
1 概述在水声技术应用中,经常碰到利用测量目标的散射信号强度来判别目标的特性和参数。例如研究深海散射边界层,倾废扩散,悬浮沉积物的运迁和分布规律等等,都涉及到将声散射信号进行采集、存贮和回放处理,从而可以作出不同深度,不同时间或地点下信号的变化曲线,进一步研究其分布规律,使得研究工作更加直观、快速,并可以提供用户各种最终有用的图表或曲线。一般来讲,要求的技术性能如下:(1)能反映出记录的时间、地点。(2)对原始信号的存贮,并能按一定深度取样和平均。  相似文献   
85.
冲绳海槽浮岩包裹体的测温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浮岩中斜长石斑晶中的包裹体及玻璃基质中的包裹体首先进行双面光薄片的镜下观察,然后进行了系统的均化法与爆裂法测温试验。观察与试验结果表明:(1)斜长石中的包裹体均为玻璃质+气泡的两相包裹体,未发现气—液包裹体。固化包裹体为玻璃质,非晶质的固化包裹体外即是大量的气泡,特别是基质当中气泡更为发育,说明熔浆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性组分,同时也说明包裹体形成于较浅的地质条件下。(2)长石中包裹体的均化温度不受包裹体特征不同的影响,均化温度分布范围从910—1250℃,峰值明显,计算的均化温度为Tz=(1081.4±177.9)℃,但还存在有高于1250℃的均化温度峰。包裹体均化法测试结果说明浮岩中斜长石的形成过程至少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岩浆温度在1200—1300℃左右,在此温度下形成的是An值较高的基性斜长石,同时结晶的还有辉石等矿物,斜长石结晶第二个阶段时的熔浆温度在1100℃以下,这一阶段持续的时间长,跨越的温度范围大,应是岩浆在近地表和岩浆喷出过程中的岩浆快速冷却期,同时伴随有矿物大规模晶出。(3)包裹体中的气相部分均聚合成圆形或近圆形,说明温度下降速度较快。斑晶斜长石中部分包裹体与基质玻璃中包裹体的形成温度是连续变化的,这一事实应该与冲绳海槽特殊的地质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86.
三疣梭子蟹增养殖技术(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浦东 《海洋科学》1996,20(2):36-36
  相似文献   
87.
用毛细管法分离出冈村枝管藻成熟的多室孢子囊,并对中性游孢子的发育模式及温度、盐度、pH对其附着及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中性游孢子正常发育模式如下:附着后,形成盘状体;而后在盘状体中间产生同化丝,大量同化丝产生后,基部细胞变形、聚集,形成假薄壁组织,直立藻丝形成;(2)中性游孢子附着及生长发育明显受温度、盐度和pH条件的影响。中性游孢子附着的适宜温度17--28℃、盐度为20~50、pH为5~10.4;直立藻丝形成的条件为温度17~26℃、盐度20~40、pH7~10。本研究为冈村枝管藻海上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8.
本实验进行了不同雌雄比对海带雌配子体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雌雄比(鲜重)为1:1及2:1,实验组出现排卵时间最早,且发育率高,实验第20天,发育率超过70%,孢子体正常。5:1,10:1,20:1实验组随着雄性比例的减少,发育率逐渐降低,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三个实验组均出现未受精卵及畸形孢子体,雌雄比越大,未受精卵数目越多。  相似文献   
89.
三疣梭子蟹肝脏的结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李太武 《海洋与湖沼》1996,27(5):471-475
于1989年9月-1990年8月,用电镜研究浙江舟山出产的三疣梭子蟹肝脏的结构。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的肝脏主要由4种细胞构成;B细胞,大,长柱状,胞质中有许多液泡,粗面内质网发达;R细胞和F细胞,两者相似,均含丰富的粗面内质网,核糖体、脂滴、线粒体等结构,但R细胞脂滴数量多,体积大,F细胞的核糖体数量超过R细胞2;E细胞,多边形,核大而圆,粗面内质网少,线粒体小而狭长。  相似文献   
90.
植物硅酸体的研究及在我国第四纪地质学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简述了国外植物硅酸体(植物蛋白石)这门新兴学科的进展情况,介绍了植物硅酸体研究在我国第四纪地质学中如古气候与古环境、地层时代、考古等方面的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