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66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254篇
海洋学   81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福建永安下白垩统坂头组Elatides属雌球果化石 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采自福建永安市下白垩统坂头组的似纵属Elatides雌球果化石进行了宏观形态和角质层特征的研究,这些球果均单独保存,较小,果鳞较多,螺旋状紧密排列,顶端收缩呈尖刺状,与Elatides的特征相符。根据球果的形态、果鳞及其球果中轴的特征,将这些球果鉴定为3个种,即永安似纵(新种)Elatides yonganensis Dai et Sun, sp. nov.、弯叶似纵(相似种)Elatides cf. curvifolius及一未定种Elatides sp.。其中重点描述了新种E. yonganensis的形态特征,该球果以中轴呈波状,果鳞顶端较长、较尖,腹面具有锯齿状的膜质小舌,每一果鳞具有大概5枚种子而区别于以前报道的任一已知种。同时对中国的Elatides化石记录进行了收集整理,Elatides属的球果化石在福建永安坂头组的发现表明其分布区可达25°N,丰富了该属植物的化石记录并扩大了其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82.
福建永安坂头组植物及古气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福建永安盆地早白垩世坂头植物群的组成特征。共计报道该植物群化石24属52种左右,包括未定种以及存疑种21个。植物群的组成以具鳞片状叶的松柏类化石为主,苏铁类化石次之,并以本内苏铁目占绝对优势,然后是真蕨类化石,以小羽片小而质厚为特征,银杏化石及其少见,未发现被子植物。坂头组植物的组成面貌与欧洲Wealden植物群、日本外带领石植物群,以及我国南方植物区,如浙江、山东等地的早白垩世植物群比较一致,说明坂头组含化石层位年龄为早白垩世早期。坂头组大多数植物主要分布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具有耐干旱炎热的特点,反映了较干旱而炎热的气候特征。除此之外,还发现少量适宜生活在温凉潮湿气候环境下的植物。根据这些对气候具有指示意义的代表分子在坂头组中的数量以及分布情况,推断永安盆地早白垩世早期气候总体上比较干旱炎热,且伴随有不同程度季节性的潮湿。  相似文献   
83.
应用区域自动站10分钟加密的风场、气压场和变压场资料,结合雷达回波资料,对2010年10号"莫兰蒂"台风登陆地点进行综合分析表明:"莫兰蒂"台风于2010年9月10日03时(北京时)左右在福建省晋江市围头-深沪之间沿岸登陆,登陆之后沿着晋江市东部镇(街)向NE移动,于3:40前后进入石狮市宝盖镇附近,然后转NNE移动,穿过石狮西部镇(街)再次进入晋江市,之后转NE方向移动,于6时前后移出晋江市。  相似文献   
84.
准中4区块侏罗系头屯河组滩坝及风暴沉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准噶尔盆地中部(简称准中)4区块侏罗系岩心观察的基础上,考虑粒度分析、薄片镜下观察及古气候恢复成果,认为该区头屯河组沉积时期发育滨浅湖滩坝沉积;以典型风暴沉积构造的识别为基础,提出一种与滩坝相伴生出现的新的风暴岩类型——滨浅湖风暴岩,并建立理想垂向序列模型,自下至上依次为:递变、块状层段(Sa),平行层段、冲洗交错层段(Sb),波状层段(Sc);断续纹层段(Sd)和滨浅湖泥岩段(Se).该类风暴岩发育在正常浪基面之上的滨浅湖地区,与半深湖风暴岩相比,更易遭受后期波浪改造而难以完整保存;因其发育的平面位置不同,滨浅湖风暴岩序列顶底的沉积物可以是氧化色调的滨浅湖泥坪沉积物或是正常的滨浅湖滩坝沉积物.滨浅湖风暴岩的提出完善了滨浅湖滩坝沉积体系,为研究区古地理、古气候特征的恢复提供线索,为滩坝的成因和沉积环境研究提供思路,对准噶尔盆地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5.
三十年前事,弹指一挥间。乱云蔽日遮天、荒草盖芳园。孔孟斯文扫地,戎马元勋解甲,奸佞害忠贤。大厦欲将覆,华夏路尤艰。整纲纪,邓公出,调船弦。国门开放,才得旧貌换新颜。南粤桑田苍海,澳港还珠完璧,心曲太空传。不坠凌霄志。世纪谱鸿篇。  相似文献   
86.
魏治利  钟路  谢振权  臧龙  彭莹 《探矿工程》2017,44(10):84-87,83
文章介绍了深海岩心取样钻机的主要部件动力头的结构及特点。根据深海钻进的特殊情况,专门在动力头上设计了钻杆自行抛弃机构和冲击卸扣机构。这两种机构可在发生卡钻事故钻机无法回收已经深入孔内的钻杆串时,可将其自行抛弃,或由于动力头扭矩液压马达出现故障不能拧卸钻杆时,冲击卸扣机构将对钻杆丝扣进行冲击使其松动而卸扣。文章重点介绍了钻杆自行抛弃机构和冲击卸扣机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87.
土屋–延东铜矿带位于东天山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上,是目前新疆最大的铜矿带。铜矿体主要赋存于石炭纪斜长花岗斑岩和晚古生代企鹅山群中,但是前人研究表明斜长花岗斑岩的成岩年龄(339~332 Ma),明显老于成矿年龄(约322Ma),因此,土屋–延东铜矿带的致矿岩体至今还存有争议。本次研究首次对该铜矿带晚石炭世石英钠长斑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分析,并结合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测定,探讨土屋–延东铜矿带矿床成因。对延东铜矿4件辉钼矿样品进行Re-Os同位素分析,得到322.0±2.7 Ma的加权平均模式年龄和319.1±9.1 Ma等时线年龄,明显要晚于斜长花岗斑岩年龄。两个石英钠长斑岩样品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324.9±2.4 Ma和324.5±2.1 Ma,表明石英钠长斑岩为晚石炭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相学研究表明,石英钠长斑岩中发育黄铜矿+绿泥石+硬石膏+方解石矿物组合,这与延东铜矿主成矿阶段的矿物组合基本一致,并且石英钠长斑岩成岩年龄与辉钼矿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石英钠长斑岩可能与土屋-延东铜矿带铜矿形成有着密切关系,这一发现可能为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晚石炭世铜矿的勘查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8.
<正>2003年,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大工程在青海高原上悄悄拉开了帷幕。从这一年开始及至其后的数年间,第一支队伍出发了,第二支队伍出发了,第三支队伍出发……他们前仆后继,奔向祁连山区、三江源头、青海湖畔、河湟谷地……开始了一场场特殊的战斗——治理恢复矿  相似文献   
89.
节头虫属Arthricocephalus 的概念和异名问题得到了新的厘定和更正:过去所认为的“Arthricocephalus”属中的绝大部 分种应归入小掘头虫属Oryctocarella,而似节头虫属Arthricocephalites 则是Arthricocephalus 的晚出异名。根据采自湖南湘西花 垣县子腊村一些Arthricocephalus 处于不同个体发育时期的化石标本,研究并对比前人的材料后发现,诸如胸节数不同等区 别很可能是由于处于个体发育不同阶段所致,而非属种间的差异,因此提出目前节头虫属的各个种整理归并至乔氏节头虫 Arthricocephalus chauveaui Bergeron 1899一种中,进而根据节头虫属与其它掘头虫类三叶虫形态和地层上的比较,讨论其演 化关系。  相似文献   
90.
花蓉 《探矿工程》2009,36(8):11-14
近年来非开挖钻机飞速发展,水平定向钻进及导向钻进技术在管道建设中占主导地位。着重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水平定向钻机的动力头传动和驱动方式,给进机构的给进方式,夹持-拧卸装置、底盘、钻杆装卸装置的机构,并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