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79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238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53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不同地点不同下垫面的高温特征及预警信号发布   总被引:17,自引:12,他引:5  
分析深圳标准站资料表明,近20年来每年高温日数峰值有明显增长趋势;通过对2003年7月柏油、水泥和泥地温度与气温的分析显示,在相同气温和日照条件下,柏油路面温度最高,水泥路面次之,泥地温度最低;高温天气出现时,位于城郊、海边、高山自动站的平均最低气温均低于城区,城市热岛现象显著。因此高温信号发布应综合考虑不同地表状况、体感温度等,逐步走向精细化。  相似文献   
382.
复杂下垫面模拟域大气边界层非局地闭合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非局地闭合大气边界层模拟研究基础上,选取黑河实验研究资料(HEIFE),利用二维模式对绿洲和沙漠交界地区的内边界层结构进行了模拟研究,模式考虑了两种下垫面条件下动力、热力特性的不同,并加入了湿度及水汽通量的预报。模拟结果表明:二维非局地闭合模式能得到合理的TIBL结构的基本特征,包括平均场、湍流场等,并能模拟给出一些由下垫面特性形成的大气现象,如沙漠地区逆湿现象的生消过程、绿洲的冷岛效应、绿洲与沙漠因热力差异而形成的局部环流形势等细致结构,符合沙漠站白天观测事实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383.
锡林郭勒盟沙尘暴分布与气象因子和下垫面性质有关,沙尘暴西多东少的分布特征,与大风西多东少、降水西北少东南多、温度西南高东北低的分布特征基本相似;大风是沙尘暴的主要动力因子,温度是产生沙尘暴的热力因素,降水和下垫面性质决定了沙尘暴产生的环境条件。沙尘暴日数随着大风日数与温度增加(升高)而增多;随降水增加而减少;下垫面要素中的地形、地貌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沙源、起沙条件;土壤成分自西北向东南为棕钙土带、栗钙土带、黑钙土带、灰色森林土带,植被覆盖度依次增加,沙尘暴分布也依次减少。  相似文献   
384.
遥感和GIS支持下的平原河网区暴雨产流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产流模型研究和应用现状及平原河网区产、汇流特点,提出了遥感、GIS支持下的平原河网区暴雨产流模型。模型将下垫面因素和暴雨因素列为随时空变化而变化的因子,并用遥感技术实时获取雨前土壤含水量等可变的区域下垫面数据;从物理成因出发,建立了反映暴雨产流内在机理、适合实际应用的数学模型,使模型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并对全区各时空单元的产、汇流情况分别进行计算模拟,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相符。  相似文献   
385.
陈太文  田水娥  刘伟 《水文》2019,39(1):85-88
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近几十年来未发生较大洪水,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城镇化建设等人类活动对海河流域产汇流特性持续产生明显影响,为七大流域中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流域之一。分析了海河流域下垫面变化趋势及对产汇流影响,研究了水文成果修订方法,提出了水文修订成果。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海河流域水文修订成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386.
黄河流域水文设计成果修订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黄河流域主要控制站/区间的降雨、径流、洪水资料系列延长至2010年并分析其变化特点,在对实测径流还原的基础上,通过降雨径流关系变化分析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系列一致性影响,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一致性处理,提出3种下垫面情景的天然径流系列并推荐近期I下垫面情景的黄河设计径流成果。分析了影响洪水一致性的因素,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还原,对影响黄河中下游常遇洪水量级的因素进行还现,提出黄河流域各站天然设计洪水及中游现状下垫面5年一遇及以下设计洪水。  相似文献   
387.
本文选取城六区作为分析单元,充分利用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及监测成果数据,获取2012年度及2015年度城六区下垫面数据,建立地理国情地表覆盖分类数据类型与下垫面数据类型之间对应关系,结合2012年和2015年下垫面数据进行特征数据分析、空间叠置分析,分析城六区道路、水域、硬化地表、房屋等地类的变化趋势,探讨了城六区近几年各地类的变化情况及透水面和不透水面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88.
海绵城市,是时下城市建设管理的新热点,城市下垫面是城市健康的晴雨表,是城市体检的重要特征项。近些年来在地理国情常态化监测的大背景下,城市下垫面的监测变得越来越重要,应该说在海绵城市建设和地理国情监测间搭起了一座桥,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分析。本文主要讨论基于地理国情的城市下垫面变化监测在海绵城市中的应用和探索,结合北京城市实践,给出城市下垫面监测的实现途径和重要意义;通过下垫面监测摸清底数,分析得出地表各类覆盖类型优化对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89.
为了研究莫莫格湿地不同下垫面土壤冻融期的水热变化特征,在裸地、低湿草甸和草原草甸设置观测区,于2017年10月28日~2018年4月18日期间,观测土壤温度和含水率,对比不同下垫面的土壤温度和含水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与裸地相比,有枯萎植物覆盖的低湿草甸和草原草甸土壤冻结和消融的时间都滞后,且冻结时间增加;在2018年1月,日平均土壤温度最低,在3个观测深度中,5 cm深度的土温相对最低,裸地、低湿草甸和草原草甸5 cm深度的土壤温度分别为-14.31℃、-13.21℃和-15.22℃;枯萎植物覆盖对土壤温度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在土壤冻结阶段,其具有保温作用,在土壤融化阶段,其使土壤升温较慢;低湿草甸土壤比裸地具有更好的保水能力,在土壤融化阶段,融雪水使土壤含水率增加。  相似文献   
390.
利用苏州地区2011年12月20日—2012年8月13日的湍流观测资料对不同季节、高温、台风强天气过程下的湍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地区不同季节动量通量、感热通量、潜热通量日变化明显,各通量的夏季平均值、最大值均高于冬春季,夏季感热通量日最大值为160.2 W·m-2,感热在城市地表能量平衡中的作用大于潜热,各季节潜热通量平均值仅为感热通量的40%~45%。降水量和植被覆盖度影响地表能量平衡,尤其影响地表热量在感热和潜热之间的分配。在高温天气过程中,感热通量增加明显,其峰值约是夏季平均的1.93倍。由于水汽较少,潜热通量明显减少,约为夏季日平均值的60%。速度三分量谱中u谱与w谱在低频区存在两个峰值,说明在城市复杂下垫面里,湍流激发机制中存在低频过程的影响。在台风天气过程中,动量通量大且变化快,感热输送弱,潜热输送波动大。速度谱w基本不符合"-5/3"次律,惯性子区最小且向高频移动,这和台风内部的复杂上升下沉气流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