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6篇
  免费   528篇
  国内免费   865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1423篇
地球物理   248篇
地质学   772篇
海洋学   241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11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1篇
  1951年   1篇
  1950年   3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2017-2018年冬季全省平均气温为-19.7℃,较历年同期偏低2.2℃,为1981年以来的第3位,仅次于2000年和2012年。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7-2018年黑龙江省冬季气温异常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气环流的异常是造成黑龙江省冬季气温异常偏低的直接原因。东亚季风环流系统表现为:东亚冬季风强度偏强,西伯利亚高压偏强,500hPa东亚大槽异常偏深。分析下垫面外强迫因素,2017-2018年赤道中东太平洋出现拉尼娜事件,分析显示拉尼娜事件发生可能导致冬季风偏强,从而也是造成全省气温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2.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拼图资料与NECP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9月15—16日发生在"莫兰蒂"(1614号)和"马勒卡"(1616号)双台风形势下的长三角地区大暴雨过程的成因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发生在台风倒槽的顶端,暴雨区与对流层中低层辐合区和中高层高空急流右后侧辐散区相对应;"莫兰蒂"台风外围的丰富水汽与来自热带洋面"马勒卡"台风外围源源不断输送的水汽叠加,导致长三角地区降雨强度远大于"莫兰蒂"登陆前后阶段的降雨强度;苏皖地区高空槽后冷空气侵入,在浙江到上海沿海地区形成东北—西南向温度锋区,以及浙江中北部海陆交界地带特殊山脉地形的强迫作用,使得中尺度对流系统(MCSs)发展维持;长三角强暴雨区边界水汽通量收支变化与暴雨强度变化对应关系较好,且有6~12 h的提前量,对强降雨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3.
应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选取登陆北上山东地点相近但暴雨落区分别位于台风中心西北侧和东北侧的两个台风,分析暴雨落区相对台风中心非对称分布的成因。结果表明:台风进入中纬度以后,0421号台风“海马”位于高空深槽前,与西风槽相互作用,西风槽携带的冷空气从西北侧侵入台风环流,产生湿斜压锋区强迫抬升、冷暖空气交绥、水汽辐合等因素造成暴雨,暴雨趋于出现在台风中心的西北侧,为高比湿舌前方、较强水汽辐合区与相当位温密集区叠加的区域;而0509号台风“麦莎”与副热带高压相互作用,引起涡度及涡度平流的非对称改变,暴雨区与500 hPa正涡度区或正涡度平流相对应,暴雨趋于出现在台风中心的东北侧,为强正涡度平流区与水汽辐合叠加的区域。  相似文献   
94.
95.
开敞水域中航槽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一个模拟开敞水域中航槽流场的平面二维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得到的流速分布与袁美琦、李安中等人试验值相吻合,并计算了相当于天然情况下(各种水深、挖深比及航槽与水流的不同交角)的流场,得到了各种航槽与水流交角、不同挖深比的航槽流速折减系数变化规律图,及各种航槽与水流交角、不同挖深比的航槽中流向与航槽轴线交角的变化规律图,为开敞水域中航槽选线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6.
97.
98.
一次高原北侧槽个例的Q矢量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郁淑华 《高原气象》1993,12(4):437-441
本通过对1982年7月24-29日一次高原北侧槽活动过程的Q矢量分析,发现低压槽在高原上南伸时,一般槽前500hPa上有Q矢量辐合带,Δ·Q500<0;对应200hPa上有Q矢量辐射中心或辐区,Δ·Q200>0;同时槽线南端伴有强冷锋锋生中心。说明上升运动的维持、加强和冷锋锋生作用是低压槽在高原上南伸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9.
根据1988—1992年3—5月的逐日天气图及有关气象资料,分析了春季张掖产生槽型大风的环流特征,并给出了槽型大风的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