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46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赵鹏  姜书  石建斌 《海洋科学》2021,45(2):137-143
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蓝碳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价值,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于2019年9月25日发布的《气候变化中的海洋与冰冻圈特别报告》(SROCC)将蓝碳作为海洋自然过程减缓的重要内容,指出易于管理的海洋系统所有生物驱动的碳通量及存量可以被认为是蓝碳,并将红树林、海草床和滨海盐沼、大型海藻列为第四类海岸带蓝碳,并评述了气候变化对蓝碳的影响,蓝碳减缓、适应气候变化等内容,指出蓝碳是大部分沿海国家当前“无悔的选择”,SROCC对蓝碳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建议我国应加强蓝碳基础调查和研究,将蓝碳纳入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和国家自主贡献,以蓝碳为抓手推动滨海湿地保护和恢复。  相似文献   
42.
海洋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双碳”重大战略布局背景下,推动海洋经济低碳发展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文章立足蓝碳的广义研究领域,在海洋碳汇与产业融合方向创新提出蓝碳产业的概念。蓝碳产业旨在开发以碳汇巩固提升、低碳化发展为导向的产业模式,推动蓝碳与海洋经济、生态修复、清洁能源等领域融合发展、协同增效。此外,对蓝碳产业门类进行界定,并从4个方向提出蓝碳产业的发展路径,助力我国打造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43.
高扬  罗飚  沈迪  贾珺杰  陆瑶  王朔月 《湖泊科学》2023,35(6):1853-1865
陆地-大气和陆地-水体的碳输送与碳交换共同决定了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平衡,但长期以来青藏高原水体由于缺乏有效的观测数据,导致青藏高原水体一直是全球碳循环研究中被忽视的碳汇功能区。本研究聚焦青藏高原水体,重新认知水体碳侵蚀与碳沉积对青藏高原固碳的重要作用,系统分析河湖库-大气间的碳运移与交换时空格局与驱动机制。通过归纳总结发现:(1)青藏高原河流岩石风化速率以及CO2消耗速率较高,强烈的侵蚀作用对地球系统吸收和平衡CO2浓度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2)青藏高原湖泊是内陆生态系统的重要碳库,12 ka以来湖泊沉积物碳储量约为73 kg C/m2;(3)青藏高原湖泊浮游植物和水生植物影响内陆水体C沉积,年均初级生产力达(553±36) mg C/(m2·d)。(4)青藏高原湖泊目前为“碳源”,碳排放量约为2.27 Tg C/a。此外,本文还阐明青藏高原水体碳源汇过程评估的不确定性,以及从方法学角度分析如何加强其水体的碳循环研究,厘清全球变化下青藏高原水体的碳源汇机制,并展望了青藏高原水体碳源汇功能未来研究所面临...  相似文献   
44.
中和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海洋负排放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经。海洋作为地球最大碳库,研究发现越来越多的海洋和海岸带生物参与碳循环,并对海洋碳汇产生重要贡献。鱼类作为海洋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在海洋碳循环中的作用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最新研究表明海洋鱼类在无机碳循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化对鱼类参与碳循环过程的认识、量化其固碳潜力将有助于丰富海洋碳循环研究。本文首先系统梳理了鱼类参与碳循环的过程和机制等研究进展。鱼类通过产生碳酸盐粪便、水平和垂直迁移运输、生物扰动、生物碳和“尸体”碳以及食物网消耗与传输等方式参与海洋碳循环。鱼类参与碳循环的证据和参与海洋碳循环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其次,本文提出目前鱼类参与碳循环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包括渔业捕捞源汇之争、水产养殖业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准确量化鱼源碳酸盐的困难,仍有待理论和方法学的深化研究和技术的革新去解决。最后本文提出鱼类参与碳循环的研究展望,及其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潜在机遇,同时结合当前渔业碳汇的发展进程以及行业需求,提出渔业减排固碳发展路径建议。本文旨在提升鱼类在海洋碳循环贡献和服务生态系统的潜力的认识,为海洋碳汇和渔业碳汇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5.
总结发达国家能源转型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中国推动能源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回顾了中国和德国电力结构的演变进程,阐述了中国和德国能源转型的机制,并以2022年3月19日为例,分析了德国电力系统灵活性调节的经验。研究表明,健全的法律体系为德国能源转型提供了重要保障,“煤炭委员会”和相关财政支持有效解决了煤电转型过程中的问题,电力市场化是发展可再生主体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前提,风力和光伏发电精准预测与管理是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关键,煤电和互联互通的欧洲电网是当前德国电力供给的重要保障,过于激进的退煤去核战略是造成2022年德国能源危机的重要原因。最后,从法律保障、市场改革和可再生能源预测与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中国能源转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6.
中国建筑领域用能亟需实现低碳能源转型。瑞典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中单位一次能耗碳排放强度和单位GDP碳排放强度皆为第二低,其低碳转型之路对于中国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文中计算了瑞典建筑单位面积终端能耗强度与碳排放强度,结果表明瑞典建筑用能强度约为中国的2.3倍,而碳排放强度仅为中国的1/10。从建筑类别、建筑用能分项等多角度进一步展开对比研究,分析了瑞典建筑低碳转型采用的技术体系与政策机制,从优先节能理念、实现建筑电气化、减少建筑供热耗热量、构建零碳热源等方面提出了中国建筑领域实现碳中和的政策建议:我国需通过推广居民绿色生活方式、提倡“改善型”的室内环境营造理念避免未来建筑能耗出现显著增长,并通过建筑规范约束新建建筑保温性能、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措施减少建筑采暖需热量,且需要促进各类余热资源和生物质燃料的收集与利用实现低碳供热,本文可为中国建筑部门低碳发展的战略规划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7.
中国在碳达峰碳中和的“1+N”政策体系中提出要将能耗双控过渡到碳排放双控,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已有研究大多关注目标制定、碳排放分配的方法学,或以制度体系设计为对象进行分析,缺乏对分解模式、不同责任主体协同、责任主体与排放源匹配等制度关键问题的讨论。文中从制度实施角度着眼,梳理国内外控制碳排放的相关制度实践,提出构建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的“目标分解→出台政策→实施行动→评估调整”全流程管理和要素,并提出各个环节的具体建议:(1)目标分解采用“区域和行业分解相结合”的模式,将发电等纳入碳市场行业的重点排放单位按行业分解和管控,其他排放源(包括一般排放企业、建筑、交通等)按区域分解和管控;(2)政策工具要匹配责任主体的管理模式和排放源的减排重点,发挥不同责任主体间的协同作用,避免重复管理;(3)要建设相应的数据核算和支撑体系,并形成评估反馈和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48.
大气污染严重威胁了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但随着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快速推进,减缓大气污染将有利于提升陆地碳汇,并切实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为了更好地理解大气污染与生态系统固碳的关系,本文以主要空气污染物臭氧(O3)为例,基于田间控制实验的整合分析、剂量响应关系及机理模型三种评估方法综述了近地层O3污染对植被碳固定影响的最新进展。尽管不同作物种类以及品种、不同功能型木本植物对O3的响应有着显著的差异,且各种方法的评估结果也不尽相同,但目前O3浓度造成我国粮食作物减产、森林生产力降低已是不争的事实。持续升高的O3浓度将严重威胁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利用我国作物和树木的O3剂量响应方程进行评估的结果表明,在CO2减排和O3污染协同治理下,预计2060年我国树木生物量和作物产量将比当前显著提高,增加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助力碳中和目标。最后,对如何提高O3污染环境下植物固碳能力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9.
利用第6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中的9个全球气候模式的模拟结果,通过CO2浓度达峰时间确定SSP1-1.9和SSP1-2.6两种情景下的全球碳中和时间,预估了全球碳中和下中国区域气候较历史参考期(1995—2014年)的未来变化,分析不同时间达到碳中和下气候响应差异,并与未实现碳中和的SSP2-4.5情景下的气候变化对比。结果表明,SSP1-1.9和SSP1-2.6情景下全球达到碳中和的时间分别为2041年和2063年,相较于历史参考期,SSP1-1.9/SSP1-2.6下中国区域平均年气温上升1.22/1.58℃,平均年降水量增加7.1%/9.9%。SSP1-2.6(晚碳中和)较SSP1-1.9(早碳中和)情景下年均温增高约0.36℃,最大升温区位于西南及高原地区。对降水而言,晚碳中和较早碳中和全国平均年降水量增加约2.7%。全年及夏季降水量显著增加区主要在西北,新疆地区出现降水增加超过8%的大值区,冬季则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增幅也超过8%。未碳中和的SSP2-4.5情景下中国区域的升温显著强于SSP1-2.6(碳中和)情景,年平均气温高约0.61℃,西北地区是升温差别大值区,其中新疆部分地区增加升温超过0.8℃。SSP2-4.5较SSP1-2.6情景年降水量在西北地区增加显著,内蒙古西北部最大增加超过10%。有无碳中和对冬季降水影响更大,SSP2-4.5情景下新疆部分地区降水增加比SSP1-2.6下多20%左右,云南部分地区则少15%左右,表明有无碳中和对气候的影响远大于早晚碳中和。  相似文献   
50.
新疆是我国电力生产的主要地区,同时存在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作为综合评价指标,水足迹可以用来量化分析电力生产中的水资源消耗及其水环境影响。文中基于投入产出和生命周期的混合生命周期模型对新疆地区2012年和2017年电力生产水足迹进行了量化研究,并对不同发电技术的水足迹贡献部门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因电力生产结构的变化和燃煤发电技术革新,新疆电力生产的单位水足迹由2012年的4.26×10-3 m3/(kW∙h)下降到2017年的3.08×10-3 m3/(kW∙h)。对不同发电技术的水足迹贡献部门分析发现,煤电和水电的间接水足迹分别主要来自采矿业和重工业,占比分别为60.3%和52.8%。风电和光伏发电的间接水足迹分别主要来自重工业和轻工业,占比分别为38.1%和56.0%。最后针对碳中和目标下新疆电力结构转型带来的水足迹变化进行分析,2017—2050年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将使新疆电力生产单位水足迹下降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