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8篇
  免费   603篇
  国内免费   317篇
测绘学   202篇
大气科学   496篇
地球物理   408篇
地质学   2184篇
海洋学   192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65篇
自然地理   902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87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169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4篇
  1949年   2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3年   2篇
  1941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4年   2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以大汶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自动站雨量数据、数值预报雨量数据、雷达基数据等气象资料,建立以TOPMODEL模型为核心的暴雨山洪预报模型,模拟暴雨发生时山洪的产生及变化,预报山洪发生的规模和时间,再根据流域不同历史重现期的面雨量值,实现山洪监测预警。具体作法:将大汶河流域拆分成90m×90m的网格点,依据8邻域汇水理论模拟每个网格点内水流情况,并根据汇水与地理信息,将全流域划分为三级,降低由于降雨和下垫面的空间不均匀性对模拟结果带来的影响;利用时间叠加和滞后性实现对山洪的预报,并应用数值预报精细化雨量产品,进一步修正山洪预报结果,延长山洪预报时效;计算各子流域不同历史重现期的面雨量值,将其作为致灾阈值,实现各子流域的分级报警;另外,采用概率配对法确定雷达反射率与降雨量的关系实现雷达估测降水,对自动站模拟山洪的方法进行有效的补充,提高系统的业务可用性。  相似文献   
992.
基于重组降水集合预报的洪水概率预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条件亚正态模型方法,生成了具有包含不同可能性的降水集合预报。为了保持各子流域降水集合预报变量之间的空间相关性,采用集合预报重组方法对降水集合预报进行重新排列。使用重组后的降水集合预报驱动水文模型,实现了淮河上游大坡岭-息县、淮河上游息县-王家坝和汝河-洪河上游3个子流域的12次洪水过程的洪水概率预报,并对1988年9月7日和1991年7月31日两次洪水概率预报进行个例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一确定性预报,通过条件亚正态分布模型生成降水集合预报后,再经过Schaake洗牌法空间相关性重新组合的降水集合预报,捕捉洪峰出现时间和流量的能力更强。对洪水概率预报来说,降水概率预报更能达到对未来的水文事件进行最大可能估计的目的,并尽可能综合了降水预报不确定性因素,同时也说明维持变量原有的空间相关特征对于降水概率预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3.
中亚地区水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中亚地区地处内陆干旱区,水资源匮乏,是国际上水问题十分严重的地区。本文收集了自2000年以来近15年的相关文献,从文献数量、研究机构、研究方法和主要水问题等方面,综述国内外中亚地区水问题研究成果。通过对文献分析得出以下认识:① 中亚地区水问题是地理学研究热点之一,中国、德国和美国等国家的研究机构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水循环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流域水环境两个方面,中国在跨界河流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丰富;② 气温升高与降水增加是中亚地区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受气温升高影响,陆地水储量与河川径流减小趋势明显,水资源日趋短缺;③ 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加剧了土壤盐渍化和土地退化,加重了水环境污染,加大了流域水环境的压力;④ 复杂的地缘政治使中亚地区跨界河流管理成为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难题。从已经获得的成果还可以看出,基础数据获取方法、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关系分析、气候—水文—社会—政治相互作用机制等将是未来中亚地区水问题研究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94.
根据细菌16S rDNA3端和23S rDNA5端的高度保守区设计引物,PCR扩增了5株溶藻弧菌、2株河流弧菌和2株创伤弧菌的16S—23S rDNA间区,克隆到pGEM-T载体上,测序;采用BLAST和DNAstar软件对16S—23S rDNA间区序列及其内的tRNA基因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种弧菌共测出的16S—23S rDNA间区有33条,类型有6种:IGSGLAV、IGSGLV、IGSIA、IGSG、IGSA和IGS0,其中IGSIA和IGSG最为常见,9株弧菌均包含有此两类IGS;在3种弧菌中,大部分IGS序列tRNA基因两端的非编码区具有较高的种内同源性,可以成为设计种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的靶区。16S—23S rDNA间区结构的差异为建立一类新的弧菌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溶藻弧菌的16S—23S rDNA间区序列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995.
床面冲淤计算机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林  孙志林 《海洋工程》2001,19(4):100-104
冲淤计算是河流,河口,海岸等水域中分析,预测床面变化的基础,利用非结构网络自动剖分技术形成覆盖计算区域的三角网,能较好地适应边界和特殊地形,基于高程内插建立三角网数字高程模型,采用垂直三棱柱体作为基本单位计算不同时段冲淤量,从而提高计算精度,通过网络剖分,利用在计算区域内任意选择子域进行淤量的计算和分析。同时将生成的非结构网格直接有于二维床面冲淤数学模型,便于对每个节点的计算结果进行检证以提高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6.
河口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口位于河流与海洋的交汇处,是二者相互作用的复杂区域,其营养物质丰富,生物生产力大,生态环境多变。河口范围通常划分为三段:河口上游段,主要为淡水控制,每天经受潮汐的影响;河口中游段,发生咸淡水混合;河口下游段,与开阔的海洋自由相通。河口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理化环境与河流和海洋均有差异[1~4]。河口是水产资源的宝库,是渔业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997.
根据《海洋监测规范》规定的总有机碳分析方法,利用HW-5610非色散红外CO2气体分析仪,设计制造成功总有机碳分析装置,对《海洋监测规范》的方法进行了根本的改进,方法成熟可靠,用该仪器和方法测定TOC,检出限低于0.01mg/L,性优于1%,达到了与进口TOC分析仪相近的分析精度及再现性,而该TOC分析仪的制造成本仅相当于进口仪器价格的1/10-1/5,值得海洋,河流、湖泊等有关监测和研究部门借鉴。  相似文献   
998.
海河干流的浮游动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河是流经天津市的主要河流。本文报道了1984年5月和9月两次对海河干流5个站位的浮游动物调查的结果。两次采样共获浮游动物40种。海河干流的氯度变动幅度大,从上游Ⅰ站到下游Ⅴ站变动幅度为0.058—2.204克/升。因此,所获浮游动物中,多数优势种类是广盐性种类。而且,从上游至下游各站位的种类数和个体数随着氯度的增高而减少。同时,还讨论了其他影响海河浮游动物种类分布和变动的因素。  相似文献   
999.
皱纹盘鲍对河流弧菌-Ⅱ苗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于1993-1995年,用免疫法防治皱纹盘鲍脓疱病,河流弧菌-II分离自大连水产养殖公司,太平洋海珍品养殖公司的患脓疱病的皱纹盘鲍;健康皱纹盘鲍,由大连水产养殖公司石庙苗种厂提供,鲍血淋巴细胞的体外培养吞噬实验,取健康皱纹盘鲍的血淋巴与肝素和菌液铵一定比例混合后,置湿盒内37℃培养30min,取一滴涂片,吕氏液染色后观察,用该病原菌制做菌苗,大量扩增病原菌,用0.1%-1.0%的甲醛洗下菌苔,处理  相似文献   
1000.
1993年9月至1995年末,大连地区的一龄鲍至成鲍都出现了脓疱病,用常规方法从3个养殖厂的病鲍中分离到了3个菌株,分别为D株、N株和T株。经鉴定这3个菌株为同一种──河流弧菌-Ⅱ。这3个菌株来自3个不同的海区、不同的单位,并且这3个单位使用的抗生素种类和浓度也木同,所以这3个菌株对18种抗生素的敏感度也木同。D株对环丙沙星(抑菌坏直径30mm)、复方新诺明(抑菌坏直径27mm)等敏感,而对青霉素、青霉素Ⅱ、氨苄青霉素(抑菌环直径0mm)等耐药。N株除对青霉素Ⅱ、白霉素、吡哌酸等耐药外,对其它12种抗生素都敏感或中度敏感(抑菌环直径13.5-30mm)。T株对氟派酸(抑菌环直径22mm)、环丙沙星(抑菌环直径20.3mm)等敏感,而对氯霉素、复方新诺明等耐药。研究发现,经常使用同一种抗生素很容易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连续3d使用单一的抗生素(青霉素)就会产生耐药的菌株。为证明上述3个菌株的抗药性是属于哪一类,以T株为例,提取总DNA,并对总DNA进行EcoRⅠ酶切图谱分析,图谱有明显的异同,说明3个菌株的抗药性不同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不管是非遗传型还是遗传型,都是由于抗生素为细菌提供了耐药突变株的选择环境,从而使耐药菌株得以大量繁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