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5篇
  免费   438篇
  国内免费   686篇
测绘学   43篇
大气科学   1044篇
地球物理   105篇
地质学   1084篇
海洋学   400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00篇
自然地理   159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2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3篇
  1947年   1篇
  1942年   3篇
  1941年   1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利用WRF模式对2014年7月4日20时—5日14时发生在安徽中南部由江淮气旋引起的强降水过程进行模拟,得到暖锋上一类中-β尺度小对流带的雷达回波与实况有较好的一致性,运用非地转湿Q矢量对此对流带内部次级环流、降水落区和锋生锋消进行诊断。结果表明,湿Q矢量分量的正负和湿Q矢量散度可以指示经向或纬向垂直环流,小对流带始终与湿Q矢量散度带相伴随,小对流带内部存在方向相反的次级环流,在湿Q矢量辐合区域上升,在湿Q矢量辐散区域下沉。根据湿Q矢量与温度梯度矢量乘积的正负指示的锋生,无法完全诊断江淮气旋暖锋上中-β尺度小对流带导致的降水落区。降水最终落在700 hPa高度层湿Q矢量辐合区附近,这与水汽通量辐合区受小雨带内部次级环流中下沉气流的拖曳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93.
2015年6月皖江东部地区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雷达、卫星、地面自动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6月16日皖江东部地区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暴雨过程是在贝加尔湖高压脊稳定维持,以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稳定少动、500 hPa高空槽东移、低层低涡切变维持和新生、高低空急流耦合、地面中尺度辐合系统稳定维持等十分有利的环流背景形势下产生的。2) 中低层的西南急流旺盛对暴雨过程有重要作用;K指数大值区、800—900 hPa高度内水汽辐合中心与强降水发生区域、时间都有很好的对应关系。高层强辐散中心有利于抽吸机制增强,平均散度的辐合层越厚,强降水越易发生。3) 暴雨产生于梅雨锋南侧湿中性层结。降水增强时,θse锋区增强,低层垂直涡度显著发展,600 hPa高度层以下正涡度增长一倍, 垂直涡度的耦合强迫是湿中性层结下中尺度强暴雨系统发展的动力机制。梅雨锋南侧存在经向垂直反环流,北侧为经向垂直正环流,两支次级环流上升支在暴雨区汇合加强,为大暴雨创造了有利的动力条件。4) 此次暴雨受沿江地区活跃的梅雨锋云带影响,TBB中心值小于-52 ℃的对流云团位于地面辐合线两侧,中尺度雨团位于TBB低值中心梯度区和地面辐合线上及其右侧东南气流中,冷空气南下后雨团位于辐合线北侧东北气流中。5) 发展旺盛、降水效率较高的多个对流单体依次向东移动经过皖江东部地区,形成“列车效应”,造成局地大暴雨。降水强度和西南暖湿气流的强度及持续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4.
华东地区6-7月锋生的气候学特征及环流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俊  管兆勇 《气象学报》2013,71(1):1-22
利用中国华东地区212个站点2000-2010年6-7月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ACR再分析资料,运用运动学锋生函数公式,分析了华东地区6-7月锋生、锋面及其环流结构的气候学特征。结果表明,锋生函数值在华东区域呈现不均匀分布,且不同性质的运动学锋生具有不同的锋生强度和分布。其中,江淮地区是6-7月综合锋生最强的区域。根据风场在850 hPa强锋生带的切变及辐合情况,将6-7月的锋生类型分成4个大类,即暖切变型锋生、冷切变型锋生、西风辐合型锋生、东风辐合型锋生,其中,冷切变型锋生又分为两个亚类。不同类型的锋生个例数不同,江淮地区最多的是暖切变型锋生。不同锋面的水平结构与垂直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但对于强锋生过程,340 K假相当位温等值线与锋区平行且穿过锋区,其对判断强锋生过程和锋区位置具有指示意义。强锋生事件的出现有其大尺度环流背景,而不同类型的强锋生事件的环流背景差异较大:背景气旋或反气旋环流的中心位置、强度、辐散辐合场的分布、垂直环流结构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差异。降水与锋生强度紧密相关。锋生较强时,降水较多。暖切变型锋生日降水量最大,降水发生在锋区内部,与强锋生带走向一致;冷切变型次,两种类型的降水均发生在锋区的南侧,呈东北—西南走向;西风辐合再次之,降水发生在锋区内部偏南一侧。  相似文献   
995.
996.
997.
In this paper, the cusp-shaped wave pattern (Legeckis wave) along the Equatorial Front (EF) is modeled by a meandering jet, and the motion of fluid parcels in a two-dimensional kine-matic model of the meandering jet along EF is studied using Melnikov‘s metho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velocity field of the cusp-shaped wave pattern can indeed be modeled by a meandering jet; that the EF will act as a barrier to fluid exchange if there is no variability, but that it is just the variability that moves the buoy across the EF.  相似文献   
998.
林道 《海洋世界》2001,(4):28-28
海产品产于海洋中,味道鲜美,很少污染,历来是人们所喜爱的美味佳肴。它不仅营养丰富,是滋补佳品;且具有食疗功效,可用来防治多种疾病,是理想的保健食品。例如:海参:含有蛋白质76.5%,脂肪0.9%,碳水化合物10.7%矿物质3.4%,还含有多种维生素,而含胆固醇几乎为零。海参性温味成,可补肾壮阴,益气生精,通肠润燥,止血消炎,摄小便,治溃疡,消痰涎。  相似文献   
999.
秃尾河流域表生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下水为主线,开展流域表生生态环境评价的方法研究尚处于发展之中。以秃尾河流域为例,紧紧围绕地下水这条主线,在建立流域表生生态环境递阶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尝试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与模糊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技术相结合,开展流域表生生态环境现状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流域生态环境现状总体较好,其中盖沙丘陵区、河流源头和河谷阶地区及沙漠区是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这些研究为评价生态环境脆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对表生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保护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评价结果与流域生态环境实际更为吻合,规律性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诺阿卫星红外信息对东海黑潮表层温度锋的解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开始接收高分辨力的气象卫星图象以来,作者曾对东海及其毗邻海区的卫片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现选用了具有季节性代表与有关季节的连续性图象,并对其进行处理、甄别、数理分析与佐证。获得了东海黑潮逐年典型月份表层温度锋解译图与表层温度场模式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