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5篇
  免费   487篇
  国内免费   328篇
测绘学   811篇
大气科学   596篇
地球物理   480篇
地质学   786篇
海洋学   271篇
天文学   105篇
综合类   488篇
自然地理   43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254篇
  2011年   273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4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2篇
  1961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旅游中心城市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功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董志文  盛红 《海岸工程》2002,21(1):57-62
从中国旅游业发展实际出发,深入分析了旅游中心城市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探讨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城市建设的关系,确立旅游中心城市的主导地位,阐述旅游中心城市的主要功能,分析区域旅游发展的时空演化规律,并对发展旅游中心城市提出3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小直径组合桩的波浪力实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给出小直径孤立桩、两个桩和2×2个桩的波浪作用力实验结果。在波浪水槽中以0°,45°,90°三个波浪方向测量了各桩所受的纵向力和横向力,文中讨论了组合桩之间的干扰效应,给出了干扰系数随KC数和桩距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东亚冬夏季风对热带印度洋秋季海温异常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多年的Reynolds月平均海表温度资料和NCEP/NCAR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分析了热带印度洋秋季海表温度距平(SSTA)与后期东亚冬夏季风强度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热带印度洋秋季SSTA的主要模态是全区一致(USB)型和偶极子(IOD)型,USB型模态主要代表热带印度洋秋季SSTA的长期变化趋势,而IOD型模态主要反映热带印度洋秋季SSTA的年际变化。热带印度洋秋季海温气候变率中既存在着明显的ENSO信号,也有独立于ENSO的变率特征,独立于ENSO的热带印度洋秋季SSTA变化的主要模态仍是USB型和IOD型。前期秋季USB模态与东亚冬季风及东亚副热带夏季风之间为负相关关系;与前期正(负)IOD模态相对应,南海夏季风强度偏弱(强),而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强度偏强(弱)。USB型和IOD型模态对后期东亚冬、夏季风强度变化的影响是独立于ENSO的,但ENSO起到了调节二者相关显著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热带印度洋偶极子发生和演变机制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IAP)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发展的第三代海洋模式(L30T63 OGCM)进行了改进。分析了该模式1959年1月—1998年12月的40a积分结果,以此研究热带印度洋偶极子发生、发展和消亡的物理机制。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表明,赤道印度洋表面异常东风引起的异常环流结构是偶极子发生、发展的主要动力学原因,其表面异常东风转换为异常西风所引起的异常环流结构调整是偶极子消亡的主要动力学原因;海气界面热通量异常的交换对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距平偶极子模态的形成和演变起着重要的作用;垂直输送作用是热带印度洋次表层海温偶极子模态发生和演变的主要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站仪测角测距精度的提高,在高程联测中,用EDM高程导线测量代替三四等水准测量,成为外业高程测量的重要方法之一。分析了影响EDM高程导线测量精度的因素,讨论了提高EDM高程导线测量精度的办法,提出了效率函数的概念,并以某测区三级GPS大地控制网高程联测数据为例,从精度和效率方面进行了计算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在小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强度计算中,取消弯曲抗压强度fcm(Rw),采用轴心抗压强度fc,这与构件的实际破坏形态相符。对小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强度计算提出了设计建议。特别是对工程上大量应用的矩形截面对称配筋小偏压构件提示了简捷的设计方法,与以往的近似计算方法相比具有物理概念明确,精度高,方法简捷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虚拟速度-临界角谱是地震折射波虚拟射线理论的应用之一。根据共始点或共折射点记录的相似性,利用第一虚拟时距曲线方程,对时距曲线进行扫描计算,可以制作共始点谱和共折射点谱。文中,通过实际介质模型的计算机试算结果,对该方法作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依据模糊集合理论,提出了反求水文地质参数的一种新方法,即用模糊模式识别评价计算水位与观测水位的拟合程度,依模糊ISODATA聚类法的原理建立目标函数,以相应的聚类中心作为要求的水文地质参数。  相似文献   
19.
中国南海西部石油公司涠11-4油田的中心处理,生活平台上部结构于1992年2月至1993年3月在新加坡三巴旺船厂建造。本文重点介绍该平台上部结构的过程。甲板分层,每层分两块正面预制,然后吊装进行总体组装成一体的建造工艺和尺寸控制。该平台上部结构在海上分两块吊装就位于导管架后,两模块之间的连接端没有出现超规范要求的误差。实践证明该平台上部结构建造的工艺是值得借鉴的。这种建造工艺的特点是能充分利用建造  相似文献   
20.
期刊信息     
俞建良 《海洋预报》2004,21(1):94-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