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95篇
  免费   1715篇
  国内免费   2549篇
测绘学   76篇
大气科学   8636篇
地球物理   194篇
地质学   1291篇
海洋学   26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60篇
自然地理   838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272篇
  2022年   340篇
  2021年   379篇
  2020年   305篇
  2019年   366篇
  2018年   265篇
  2017年   302篇
  2016年   254篇
  2015年   340篇
  2014年   453篇
  2013年   443篇
  2012年   390篇
  2011年   446篇
  2010年   408篇
  2009年   421篇
  2008年   413篇
  2007年   480篇
  2006年   401篇
  2005年   430篇
  2004年   380篇
  2003年   442篇
  2002年   415篇
  2001年   384篇
  2000年   357篇
  1999年   250篇
  1998年   292篇
  1997年   318篇
  1996年   283篇
  1995年   267篇
  1994年   226篇
  1993年   161篇
  1992年   139篇
  1991年   138篇
  1990年   96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1943年   2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3篇
  1936年   2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本文研究了多普勒天气雷达速度图上非降水回波(不包括地物回波)的空间结构,并对太原雷达站业务运行以来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到的“非降水回波”的速度特征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发现由大气湍流和云滴后向散射所致的非降水回波,虽然强度很弱,但其速度回波却代表了环境风的三维结构,对临近预报有5h~7h的提前量,为临近预报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72.
1 初值不确定性对暴雨数值预报影响的初步研究 《暴雨灾害》 2007年 第1期 徐幼平 北京应用气象研究所 100029 摘要:为了研究初值不确定性对我国南方数值预报的影响,依据历史降水资料的统计分型,选取华南暴雨型等三种类型中具有代表性的暴雨过程,采用AREM模式以不同资料分析场(常规观测资料、NCEP和ERA40同化分析资料)作为初值进行暴雨预报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973.
多普勒雷达降水产品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雷达1h、3h降水产品进行应用检验,找出降水产品的局限性及其测量误差;利用反射率因子及自动站雨量资料,通过调整雷达混合扫描面弥补了降水产品因山脉等地物挡角大而缺测面大的缺陷;结合雨量站资料运用最优插值、卡尔曼滤波等方法对本地Z-I关系及降水产品进行调整优化;调整后的降水产品估测降水的误差明显减小,产品质量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974.
975.
利用地面观测资料,以及观测经验,对台风产生的降水过程进行分析,从中鉴别出该降水是阵性还是非阵性。  相似文献   
976.
黄归兰  王庆国 《广西气象》2007,28(A01):60-61
运用目前业务中经常使用的日本降水预报产品和T213降水预报产品,选用2005年4月~2006年8月资料对南宁市单点的预报效果进行检验,结果发现:晴雨预报TS值,T213和日本相差不大。在24h分量级降水检验结果中,T213的TS评分通常高于日本。大雨量级降水,日本优于T213。中雨和小雨量级的降水,T213优于日本。但是T213空报率普遍较高。  相似文献   
977.
运用热带海温资料、500hPa高度场等建立气候场,对此气候场均取前6个因子,共建立1248个因子的物理因子场。将粤中西部10个县(市)前汛期和后汛期降水量场进行EOF分解,得出前四个主分量;分别用这四个主分量与1248个气候场主分量因子进行相关计算,最后选取10个因子进入逐步回归方程,对前四个主分量进行预测,从而可以预测肇庆市前、后汛期降水的空间分布;再经过反算拟合,得出前、后汛期降水量的预报结果。检验表明,这种方法可以预测区域未来的降水空间分布与降水量,预报效果较好;物理意义上,可以揭示多个气候背景场的空间分布与某区域气候场的空间分布之间的联系,为小区域的短期气候预测提供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978.
吴名杰 《广西气象》2007,28(A02):175-176,121
结合近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详细分析降水自记纸数据化处理过程中的一些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79.
近46年辽宁省降水集中程度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辽宁省25个台站1960—2005年逐候的降水资料,运用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分别讨论了辽宁省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同时对多水年和少水年的集中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能够定量地表征降水量在时空场上的非均一性,降水集中度平均为0.655,最大为0.749,最小为0.509;集中期平均为40.953候,最大值为45.221候,最小值为37.697候。年降水集中度和汛期降水集中度均呈减小趋势,汛期降水集中度减小的趋势明显。降水集中度的EOF分析显示取前3个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可解释70%以上的方差。第一特征向量表现为全省一致性,而第二特征向量表征为东南与西北地区的反相,第三特征向量表征为东部山区与西部和沿海地区的反相。多水年的降水集中度明显比少水年的偏大且多水年的降水集中度分布较少水年复杂。  相似文献   
980.
彭亮  姚展予  戴进  濮江平  汪晓滨  廖菲 《气象》2007,33(5):3-11
云降水的宏微观物理特征的观测和研究,有助于建立典型的云降水多尺度结构模型,为确定科学的人工增雨催化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借助于雷达、卫星等多种遥感探测手段,结合飞机的云中观测,对2004年3月31日河南云降水观测外场试验区(31.5-35°N,111-114°E)的一次云降水过程实施了综合探测,综合分析了此次云降水过程的宏微观物理特征。此次云降水系统属于比较典型的低槽、冷锋活动所造成的一次小至中雨过程。根据GOES卫星云图和天气图可以看出,沿锋面云系的后部,有一槽线,它对试验区的降水起主要作用,地面冷锋位于云带的前沿。雷达PPI回波显示为一条窄而长的回波带,宽度较窄,强度不大;RHI显示回波高度不高,回波云顶高度平均在5-6km左右,除存在一些20-30dBz的回波团外,回波强度比较均匀,回波中存在明显的0℃层亮带。这次降水为锋上高积云(Ac)和其下部液水较为丰沛的层积云(Sc)结合而成,在Ac云的4340m(-4.8℃)和3670m(0℃)液态水含量出现高值,分别为0.072g/m^3和0.086g/m^3,在Sc云中的0℃附近液态水含量出现高值。降水形成前,云中粒子谱型主要为单峰型,粒子直径大部分在5-10μm之间变化,大粒子浓度很低,不到0.1个/cm^3,且呈不连续分布,随着云中微物理过程的发展和降水的形成,粒子谱型逐渐转为双峰或多峰型,粒子浓度明显增高,粒子直径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