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07篇
  免费   1735篇
  国内免费   2379篇
测绘学   2139篇
大气科学   2657篇
地球物理   1688篇
地质学   3463篇
海洋学   1048篇
天文学   262篇
综合类   501篇
自然地理   363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432篇
  2022年   420篇
  2021年   569篇
  2020年   405篇
  2019年   565篇
  2018年   364篇
  2017年   448篇
  2016年   379篇
  2015年   428篇
  2014年   649篇
  2013年   440篇
  2012年   542篇
  2011年   493篇
  2010年   455篇
  2009年   467篇
  2008年   445篇
  2007年   413篇
  2006年   414篇
  2005年   387篇
  2004年   350篇
  2003年   320篇
  2002年   290篇
  2001年   248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161篇
  1998年   169篇
  1997年   205篇
  1996年   220篇
  1995年   193篇
  1994年   195篇
  1993年   166篇
  1992年   132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5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4篇
  1959年   5篇
  195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介绍了自适应电流保护原理在胜利海上平台供电系统中的应用。应用该原理的电流保护克服了传统电流保护一成不变的定值、受系统运行方式和短路类型的影响较大等缺点,它充分发挥了微机的记忆、逻辑判断、数学运算等强大的功能,提供实时计算保护装设处到系统等效电源间的阻抗,通过不断监视负荷电流来自动整定过流保护,并引入了反时限特性,解决了实际存在的技术问题,使得保护装置灵敏可靠。  相似文献   
52.
莱州湾温带风暴潮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依据莱州湾羊角沟、夏营两站建国以来的风暴增水资料,对莱州湾建国后发生的风暴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探讨了温带风暴潮产生的物理机制,此外还对莱州湾温带风暴增水以及诱发增水的天气形势进行了分析分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莱州湾温带风暴潮统计预报方法,并在作业预报中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53.
海南九孔鲍养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3年我国皱纹盘鲍苗种及成体发生大规模死亡以来 ,北方鲍鱼产量一直处于低谷阶段 ,鲍鱼人工育苗及养殖严重受阻 ;1996年开始增产 ,但速度缓慢 ,生产极不稳定。南方福建东山一带 ,目前发生鲍鱼大规模死亡现象 ,并有向南方拓展之势 ,如广东湛江、汕头、汕尾也发生鲍鱼大规模死亡现象。海南省政府决定 ,今后几年内全省计划大力发展鲍类养殖 ,全省计划几年内发展网箱养鲍10×105箱 ,许多企业大力开展工厂化养鲍。本文针对海南养殖九孔鲍的独特特点 ,从养殖模式及养成技术的操作和管理 ,以及养殖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作一简要的…  相似文献   
54.
粘性泥沙絮凝现象研究述评(1):絮凝机理与絮团特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絮凝现象是河口海岸细颗粒粘性泥沙研究的关键问题,它影响到泥沙运动的基本规律乃至河口海岸地理或环境的演变。由于问题的复杂性,目前对于粘性泥沙絮凝机理、絮凝影响因素及絮团沉降规律等还不是十分清楚。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细颗粒泥沙絮凝现象,特别是絮闭特性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评价了部分研究成果,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5.
天然感潮河道水流紊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多谱勒三相流速仪,在长江口徐六泾水文观测断面分别进行了涨潮、落潮时中泓与近岸垂线的流速观测,根据这些观测资料,对天然感潮河段潮流紊动的周期、频率、概率密度函数等进行了定量的数学描述,并对时均流速、紊动强度、雷诺应力等沿垂线分布进行了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56.
提出了 1种能够比较准确地识别剪切型体系的结构参数 (各层质量和层间刚度 )的方法———消去刚度法。该方法从剪切型结构体系的特征值问题出发 ,利用剪切型结构系统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的特殊形式 ,通过消去各层的刚度系数 ,得到了结构系统的各层质量比表达式。在结构总质量已知的情况下 ,仅利用系统的任意两阶模态信息就可以确定出各层质量 ,并进而计算出层间刚度 ,实现了结构物理参数的递推识别。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该方法识别精度较高 ,便于工程应用 ,可以用于类似结构体系的物理参数的初步估计。  相似文献   
57.
在连云港近岸海域计算潮流场基础上建立拉格朗日余流模型,并对连云港市两大堤建成前后的拉格朗日余流变化进行了分析,且选择有代表性的排污口进行了数值跟踪。  相似文献   
58.
自然界各种物体,都有表征其自然属性的光谱特性。地物的光谱特性是遥感图象定性判读的依据之一,它作为一种遥感信息也直接用于定量测定和制图。 海水中悬浮物质的数量和性质影响海水的颜色和海水的光谱特性。反之,根据海水的光谱特性可以测定水中悬浮物质的数量和性质。1974年, S. D. Duntley首先从海洋叶绿素的光谱效应,提出根据海水的光谱反射率曲线,用卫星传感器测定水中叶绿素a 浓度的理论。1978年, R. W. Johnson 建立了航空遥感的光谱数据与沿岸带海洋叶绿素a 浓度之间的数学关系,并绘制了叶绿素a的分布图。1979年, R. W. Johnson建立了光谱数据与悬浮泥沙含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并绘制了悬浮泥沙的定量分布图,等等。本文的目的即是要建立一种方法,用国产101W光谱辐射计记录的遥感数据,计算海域悬浮泥沙、叶绿素a 浓度、水色等水质参数。 1980年5月16日至19日,由中国科学院组织,有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第二海洋研究所、交通部天津水运科学研究所、水利部天津水利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参加,在天津塘沽的海河和蓟运河口进行津、渤地区第一次环境污染航空遥感监测联合试验。在此次试验中用机载101W光谱辐射计记录海水的光谱辐射曲线,作者以此计算海水的光谱反射率曲线,用逐次回归分析法建立海洋实测数据(悬浮泥沙、叶绿素a浓度、水色等)与海水光谱反射率数据之间的数学关系。实验基本是成功的,由回归方程计算的结果与海洋实测数据之间的相关系数约为0.7。如果对研究海域的每一个子域的辐射值作光谱扫瞄,作出定量的分布图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9.
以上海市向阳圩海塘围堰主堤为工程背景,在大量原位实测的基础上通过对各测试结果的统计分析研究了软土海滩围堰堤坝及地基沉降位移特性。结果表明:围堰堤坝及地基沉降具有显著的时效特性,沉降与时间的相关关系可用负指数时效特性曲线拟合;各测点位移值随时间具有明显突变变化,整个沉降时域可分为快速沉降时域区及缓慢沉降时域区。同时,在充分考察了沉降速率随时间变化特性的前提下提出了用该参量预测堤坝稳定时间及最终沉降位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60.
耗氧速率(OUR)测量方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多采用分批实验法和呼吸测量仪测量耗氧速率,而耗氧速率的测量对于研究活性污泥数学模型中的动力学参数及废水特性鉴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OUR测量方法的基本原理设计了1种简易的OUR测量装置,为检验测量装置的有效性,设计了相关实验进行验证。在内源呼吸实验中,测定了所用活性污泥的内源呼吸速率是5.1mgO2/L·h,污泥的衰减系数是0.0137h-1,比文献值略高。基质降解实验对人工配水(葡萄糖和淀粉)的耗氧速率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显示有3个显著不同的耗氧速率,分别为35mg/L·h,13mg/L·h,6mg/L·h,它们各代表葡萄糖降解、淀粉降解和内源呼吸的速率。内源呼吸速率高于前1个实验是由于基质降解过程中污泥量增加所致。并计算出异养菌产率系数Kd为0.63mgVSS/mgCOD,Kd略低于文献值。实验结果证明,该装置能很好的实现测量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