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7篇
  免费   609篇
  国内免费   791篇
测绘学   131篇
大气科学   1033篇
地球物理   208篇
地质学   2876篇
海洋学   419篇
天文学   228篇
综合类   283篇
自然地理   63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212篇
  2002年   242篇
  2001年   272篇
  2000年   207篇
  1999年   188篇
  1998年   197篇
  1997年   210篇
  1996年   220篇
  1995年   196篇
  1994年   158篇
  1993年   116篇
  1992年   140篇
  1991年   123篇
  1990年   102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2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雷霁霖 《海洋科学》1994,18(1):19-21
自1985年水产品价格全面开放以来,我国水产生产连年上台阶。1992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已达1546×104t,踞世界榜首;水产养殖高速挺进,产量已接近总产量之半。这是坚持以养为主,全面调整产业结构的良好开端。我国的水产养殖,尤其海水养殖,从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何以会出现大步向前、蒸蒸日上的好势头?其主要原因有:1.党和国家制订了一系列富民政策,为沿海渔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比较宽松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环境;2.自然资源衰落,国家极力倡导开发海洋,国民的水域国土观念和开发意识不断增强,养殖积极性日益提高…  相似文献   
42.
文章从分析风暴潮的危害入手,探讨了风暴潮灾的形成原因,指出:异常天气系统的出现、天文大潮前后、地理环境因素和人类经济活动四条件相叠加,即会造成破坏性很强的风暴潮灾。针对同暴潮灾形成机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以避免灾害的损失。  相似文献   
43.
由于喜马拉雅山和西藏高原的隆起,增加了上新世末或更新世初中国西、中和东部的隆起差异,同时在中亚和中国西北部形成干燥地区,黄土开始在中国中北部堆积,结果,以前分散的河流体系汇合形成黄河,虽然Zhu(1989)赞同黄河形成于早更新世末,但Zhang(1989)认为黄河形成于晚更新世末,尽管这些结论不同,  相似文献   
44.
弧后盆地的形成与演化探讨:以东亚陆缘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对弧后盆地大地构造体制的讨论,作者认为基属活化作用的产物根据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资料的分析,作者提出结论认为,由于东亚岛弧系岩石圈的均衡作用及海沟外侧冷却大洋岩石圈块体的下沉拖曳牵引等作用,使软流圈在岛弧系下方发生分异,这种分异作用带动东亚陆缘向东扩张,从而产生弧后的张开。  相似文献   
45.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way of abalone breeding,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 of industrial abalone breeding suitable for the coastal areas of southern China has been developed.The process is simple and easy to handle,and results in a high yield of young abalones after being applied.  相似文献   
46.
国外海岸沙丘形成与演化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对海岸沙丘的研究已从主要对其地貌形态的研究转向海岸海丘与海岸变迁尤其是全球变化关系的研究上,海岸沙丘形成与演化的研究倍受关注,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这里介绍了国外在海岸沙丘形成与演化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及其成果,并以此探讨了国内今后开展海岸沙丘形成与演化研究的主要方向与问题。  相似文献   
47.
48.
49.
关于底侵作用和拆沉作用在南海中的指示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海位于印度板块、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是世界上最大的边缘海。许多学者对其成因模式和动力学机制进行过多方面的探讨,但往往只注重地壳浅部和侧向碰撞的研究,而忽视了深部的壳幔相互作用。从地形地貌、岩石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岩相古地理学等地质事实出发,论述了南海存在着大规模的底侵作用和拆沉作用,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简单的以底侵作用和拆沉作用为主的壳幔相互作用模型来模拟南海的形成演化过程,指出底侵作用和拆沉作用是南海形成演化过程中深部的主要推动力,对南海的形成演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0.
南海深海平原海山、海丘分布规律及形成环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南海深海平原有众多的海山、海丘分布,相对高差1 000m以上的高大海山即有18座,并对其中14座主要海山予以命名.海山和海丘的排列方向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有北东向线状海山和链状海山、东西向链状海山或海丘、南北向链状海山或海丘和北西向链状海山或海丘.海山、海丘的排列方向明显受南海板块构造运动控制,高差悬殊的海山和海丘系由玄武岩浆沿海盆断裂构造线上溢发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