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7篇
  免费   2047篇
  国内免费   2775篇
测绘学   308篇
大气科学   3936篇
地球物理   539篇
地质学   1902篇
海洋学   2810篇
天文学   160篇
综合类   378篇
自然地理   896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239篇
  2022年   353篇
  2021年   330篇
  2020年   375篇
  2019年   418篇
  2018年   377篇
  2017年   232篇
  2016年   243篇
  2015年   266篇
  2014年   498篇
  2013年   428篇
  2012年   457篇
  2011年   480篇
  2010年   467篇
  2009年   555篇
  2008年   490篇
  2007年   532篇
  2006年   405篇
  2005年   403篇
  2004年   339篇
  2003年   298篇
  2002年   258篇
  2001年   258篇
  2000年   234篇
  1999年   183篇
  1998年   204篇
  1997年   204篇
  1996年   183篇
  1995年   183篇
  1994年   175篇
  1993年   172篇
  1992年   164篇
  1991年   139篇
  1990年   119篇
  1989年   8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74年   3篇
  1949年   7篇
  1948年   4篇
  1947年   5篇
  1946年   4篇
  1943年   5篇
  1942年   5篇
  1936年   4篇
  193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本文所研究的区域是西赤道太平洋的两个边缘海盆-南中国海和苏禄海。分别对南中国海的GGC-6孔和苏禄海的GGC-29孔的CaCO3含量、浮游有孔虫动物群及氧同位素地层进行分析,并用浮游有孔虫转换函数方法对古温度进行分析,用以确定地层年代的气候分期。研究结果表明,本区CaCO3旋回模式与太平洋型相反,而与大西洋型一致。即冰期时CaCO3含量低,全新世冰后期CaCO3含量高。冰期陆源物质供应的加强是控制  相似文献   
122.
西北太平洋沉积物和锰结核中微生物的丰度和锰细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君贤  陈忠元 《海洋学报》1989,11(3):385-391
在海洋中生存着大量的细菌,它们活跃在海水和沉积物中,在它们的生命活动过程中,促进了海洋中许多化学变化程序.前人大量的工作充分证明了微生物是沉积变化与成岩作用的主要作用者[1].近二十年来,国外很多微生物学家对深海细菌在锰铁沉积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颇感兴趣,在大西洋、波罗的海和太平洋进行了很多工作[2-4].  相似文献   
123.
孙彭龄 《海洋预报》1991,8(1):25-29
本文主要通过对海温异常的埃尔-尼诺年反埃尔-尼诺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特征的分析,发现在反埃尔-尼诺年,热带气旋发生频次高,生成位置比常年分布范围大,位置偏北,影响或登陆浙江的热带气旋比常年多。在埃尔-尼诺年,热带气旋发生的频次低,发生区位置比常年偏东、偏南,影响或登陆浙江的热带气旋比常年少。  相似文献   
124.
李天坚 《海洋预报》1991,8(2):50-55
本文根据1949~1988年登陆珠江口的热带气旋资料及珠江河口滨海区主要台风潮位站的同步资料,分析了登陆珠江口的热带气旋气候特征,建立了35~49小时热带气旋登陆地点的预报方程。预报方程的精度是好的。  相似文献   
125.
位于海岸带强烈活动区的远东海区的特点是同时受到所有形态污染物质的污染.此外,远东海区处在全球性自然因素,如太平洋金属矿带、火山活动、大量深部物质通过上升流活动区被带出地表和强大的海流的影响下,整个污染物质组合对生物体的共同作用加深了负面的生态影响.  相似文献   
126.
张韧  蒋国荣  李妍 《海洋科学》2001,25(2):38-42
基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COADS海洋资料中的全球月平均海平面气压场、850hPa纬向风场及海洋温度场,利用Matlab中的Neural Network Toolbox仿真环境和BP模型改进算法比较准确地仿真和反演出了南方涛动指数、赤道纬向风指数和滞后的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之间的动力结构和预报模型。该模型具有很好的拟合精度和可行的预报效果。可在一定时效内预测赤道东太平洋月平均海温的变化趋势。由于所建系统是具有直接因果关系的预报模型,因此不仅可直接用于预测,而且可有效避免类拟非线性微分方程组在积分过程中由于对初值敏感性而可能产生的对预报结果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27.
东太平洋沉积物U的地球化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地矿部“海洋四号”科学考察船1987-1989年在东赤道太平洋CC区所取得的27个深海表层沉积样品进行U的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U在深海沉积中的地球化学行为,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沉积的U含量不同,平均值由大至小的次序的含沸石粘土(2.16×10^-6),硅质粘土(1.95×10^-6),硅质软泥(1.65×10^-6),钙质硅质粘土(1.59×10^-6),在同类型沉积中U的分散性较大;U在区域  相似文献   
128.
吴德辉  连东英 《台湾海峡》2005,24(3):377-382
本文应用准地转正压无辐散模式对双涡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只考虑相对涡度平流的情况下双涡以互旋为主,而且随着初始间距的缩小,互旋越来越明显。双涡的相互作用与它们的初始间距以及它们的强度和结构有密切的关系。(2)双涡的移动加速和减速都是出现在它们移动方向改变的时刻,当移动方向向逆时针方向变化时移速减慢,否则加快。  相似文献   
129.
对采自太平洋麦哲伦海山系统“俄罗斯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远东海洋地质”平顶山的4个铁锰结壳样品,采用综合物理和化学方法(包括分析电子显微镜)进行了研究。业已确定,铂主要以超分散状态和自然金属形式存在,无明显的对铁锰相的附属性,但有时与磷酸盐相共生。  相似文献   
130.
使用1992年IO月到1998年12月连续共75个月、230个重复周期的Topex/Poseidon卫星高度计有效波高资料,对南、北太平洋波高熵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统计分析了太平洋波高熵的多年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多年各月的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太平洋波高熵呈现出中间低、南北高的马鞍形空间分布特征和明显季节变化的规律,与太平洋的平均有效波高和气候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相一致。给出了南北太平洋模拟波高熵的计算公式及计算稳定性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