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2篇
  免费   511篇
  国内免费   469篇
测绘学   170篇
大气科学   1661篇
地球物理   394篇
地质学   568篇
海洋学   619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59篇
自然地理   33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3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41年   1篇
  192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利用ArcGIS地理信息软件平台和计算机服务器硬件平台,结合当地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的实际需求,研制完成了集省、市、县三级作业为一体、基于WebGIS技术的人工增雨指挥系统,实现了人工增雨作业指挥业务化。该系统充分利用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空地无线传输、GPS、GIS、手机短信等新技术并集成了雷达、卫星、自动站雨量、干旱指数、数值预报等气象产品,利用IE浏览器即可实现实时指挥飞机、地面增雨作业,着重对人工增雨作业指挥系统的设计思路、系统构成、软件功能及数据库设计等内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992.
大连市人工防雹决策指挥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大连历史气象资料,系统地分析并建立了防雹作业预警和决策判别指标体系,归纳了防雹概念模型,借鉴最新防雹技术理论、科研成果和作业实践对防雹作业技术方案进行了科学设计和研究。在MICAPS平台基础上,采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先进的开发技术,综合集成了雷达探测、卫星遥感、气象探空、地理信息、闪电定位,以及人工防雹最新研究等综合技术,研发出适合大连地区特点的具有防雹作业预警、雹云识别、作业决策判别、作业方案确定、实时效果分析等功能全、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科学实用的市级人工防雹决策指挥系统。该系统建成后可投入防雹作业业务使用,且标准化的软件编程也便于系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3.
四川省自动与人工气压观测值差异对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四川省135个台站在自动站与人工站平行观测期间的对比观测数据,对两种不同的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自动站与人工站的日气压差值不满足正态分布,人工观测比自动观测平均偏高0.35 hPa,标准差为0.48 hPa。自动站与人工站的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为0.99,大约3/4的对比观测台站的人工站气压观测值大于自动站气压观测值。自动站与人工站气压观测值的月平均差异在上半年逐步增大,6月达到最大,下半年开始逐步减小。2004年的自动与人工气压观测数据年平均值差异最小,2006年数据据差异最大。  相似文献   
994.
<正>1引言气象应急服务是气象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它对气象测报、预报、人工增雨、抢险现场服务等工作的标准要求很高,应急服务的高质量和高效率便成为所有气象应急服务工作者共同努力的方向。本文仅对气象应急现场服务精细化实时观测资料的应用方面做以阐述,希望对气象应急工作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5.
雨雾、雪雾共生天气气象要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多通道微波辐射计、边界层风廓线仪及自动/人工气象站等观测资料, 分析了2007年秋冬季北京地区雨雾和雪雾两次共生天气形成与维持过程中地面和高空气象要素伴随降雨、 降雪过程的变化。结果显示:(1) 高湿和小风是雨雾、雪雾生成并造成地面低能见度的主要气象条件。大雾形成与维持过程中, 地面水平能见度与相对湿度的反相关关系非常显著。能见度越低时, 雾的含水量也越高。 (2) 较弱的降雨和降雪可以促使雾含水量减少, 提高能见度, 但降雨或降雪蒸发增湿又利于雾的维持。 (3) 雨雾在降雨过程中高层气温经历大幅增降, 除可能受天气系统影响外, 与云层中水汽凝结释放的大量潜热和含水量大幅度增加也有关系。雪雾在降雪过程中高层温度总体随着时间趋于降低且变化幅度较小。 (4) 在降雨、降雪过程中雨雾和雪雾低层一直存在水汽饱和层, 且饱和层的顶部随降雨和降雪强度的加大而抬升, 厚度不断加大, 造成地面水平能见度进一步下降。结合催化剂人工消雾与共生雾降水 (降雨或降雪) 相似的原理, 个例分析结果初步表明较弱的降雨或降雪过程对消除暖雾、冷雾的影响有限, 对改善地面水平能见度并不显著, 这对人工消雾技术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996.
人工缓减梅雨锋暴雨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孙晶  史月琴  楼小凤 《大气科学》2010,34(2):337-350
本文利用耦合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双参数微物理方案的中尺度数值模式MM5, 对2002年7月22~23日长江中游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了人工缓减暴雨的冷云催化数值试验。在对降水云系多尺度结构进行正确模拟的基础上, 采用增加人工冰晶的催化方法, 对人工缓减暴雨的可能方法及原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催化方案得到比较稳定一致的结果, 在云体成熟期大剂量持续催化的减雨效果最好, 在3600 km2内减少雨量8.29×106 t, 即为自然雨量的14.8%, 雨量分布更为均匀, 其中50 mm以上降水范围由原来的190 km2缩减到60 km2。分析表明, 催化增加的大量冰晶碰并过冷雨, 使霰粒子浓度增大而平均尺度减小, 导致霰落速减弱而小于上升运动, 难于下落融化, 造成雨水减小。在周围升速小的弱雨区, 滞留的霰粒长大后仍能下落融化, 引起地面少量增雨。本文所用催化方法在实际作业中具有技术可行性, 并有重大潜在社会和经济效益, 值得深入研究和试验。  相似文献   
997.
大连地区冰雹气候特征及防雹天气预警概念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近20年大连地区7个测站的降雹观测记录和气象资料,分析了大连地区冰雹的分布规律和气候特征;对大连地区产生降雹的天气背景条件及相关气象要素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归纳了大连地区防雹作业的天气预警指标;并根据各项防雹预警指标着重研究了3种主要的大连市防雹作业天气概念模型,为更好地科学组织防雹作业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98.
《贵州气象》2010,34(3):F0004-F0004
自2009年夏秋开始,贵州省黔西南州遭遇有气象资料记录以来的特大干旱,截止6月7日全州打田及栽插秧面积比去年同期减少近半,部分地方人畜饮水仍旧困难。贵州省气象局党组抓住6月19日至20日的强对流天气,派出由汤筑强副局长率领的工作组再度前往,并在兴义市鲁屯镇防雹站成功实施人工增雨,作业8次,发射增雨火箭11枚、增雨炮弹26发,其他炮站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999.
贵州省人工影响天气业务集成系统,实现了对通用程序的链接和各种文件打开方式的程序指定,通过系统集成省去了查找应用程序、各种文件和文件夹等烦琐的操作过程,保证了在同一系统界面上完成各项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地县软件开发力量薄弱和缺乏技术支撑的问题。整个集成系统易于学习和掌握,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1000.
鲟鱼类个体大且生长较快,属高值名贵鱼类,富有养殖前景。我国鲟鱼类的主要养殖对象是史氏鲟和中华鲟。九十年代末我国在鲟类养殖研究方面已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技术措施,逐步趋向规模性生产。随着我国鲟类养殖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仔稚鱼的成活率及研究其适口的最佳配合饲料无疑将成为今后鲟类养殖研究的主要课题。本文就近年我国鲟类养殖技术的主要研究结果综述如下。1 史氏鲟养殖技术研究现状1.1 史氏鲟的人工繁殖技术1.1.1 亲鱼暂养 史氏鲟养殖放流试验站在黑龙江勤得利农场江段用流剌网共捕亲鱼12尾,暂养于催产池。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