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0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324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710篇
地球物理   53篇
地质学   16篇
海洋学   28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4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青藏高原地区500hPa FGGEⅢb风场订正方法及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在文献[1]的基础上,用Cressman逐步订正方法,对高原地区500hPa FGGEⅢ_b资料(1979年5—8月每天2次流场图)用我国同期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资料进行了订正。与天气图(包括科实资料)及科实的流线图对比,发现与天气图等对应得很好,此方法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另外,订正图与FGGEⅢ_b流线图比较,主要结果:(1)NCAR软件所绘的流线图能很准确地反应格点风向。(2)FGGEⅢ_b资料能较好地反应高原地区的大尺度环流,但对次天气尺度系统如高、低中心漏分析的很多,尤其是低涡中心,只有1/2的准确率,但它们都对应于正负涡度区。有一点要特别指出:FGGEⅢ_b资料在高原西部常出现很强的低涡,而在订正图上不但涡小,且常只有低槽与之对应。(3)由订正图上可以看到低涡集中出现在高原中部30—35°N的纬带内,而反气旋中心则出现在其北侧(35°N以北)和南侧(30°以南)。(4)在高原的西南及东北边缘地区常出现地形槽,槽线为西北东南走向。它们的形成与地形影响密切,对高原东侧的天气影响也是明显的,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2.
83.
本文从可压缩情况下的流体力学方程出发,采用多重尺度方法和W.K.B.方法,研究时空变化风场中声重波波包的演变过程。文中导出了声重波波长、相速、传播方向以及振幅的演变方程。结果表明,沿群路径上波长、相速和传播方向的变化取决于风场的时空变化以及风场与波的相对方位。此外,波振幅的演变方程还表明:在时空慢变风场中,声重波的波作用量具有守恒性,声重波波包能量增加伴随波频率增高,声重波波包能量减小伴随频率降低。能量变化的实质是,风场的时变性引起了波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4.
用具体指标表征5月份低层辐合下影响象州大到暴雨以上降雨条件,从而探讨预报此类降雨的综合判据。  相似文献   
85.
针对严重干旱缺水,梧州气象台利用713C型测雨雷达在11月14日08时到16日18时,对一次由高空低槽和低层切变辐合及地面较强冷空气共同影响的天气过程进行全程监测,并协助梧州各市县、贺州、玉林以及广东肇庆等周边地区联合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收到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6.
利用中尺度模式进行辽宁地面风场数值分析 ,揭示辽宁几个准定常的中尺度系统 ,模拟地面风场的日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87.
1991年夏季长江中下游降水和风场的低频振荡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 1 991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和风场进行 Morlet小波分析 ,结果表明 :这些要素有明显的低频特征 ,其变化具有阶段性的特点。 6月中旬之前主要表现为准双周振荡 ,6月中旬之后 3 0~ 60 d振荡逐渐明显 ;低频西风峰值超前降水峰值 2~ 4d。通过对散度场及流场的分析发现 ,7月份以后 ,低纬低频系统北传 ,同时中纬 40~50°N低频系统南传 ,两者交汇在 3 0~ 3 5°N,低频气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辐合造成了两次大的降水过程  相似文献   
88.
南京城区夏季低层逆温对人体舒适状况影响初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利用2000年夏季南京志区地面气象要素和低层探空资料,分析了该夏季南京城区早、晚低层逆温的频率、厚度和强度变化特征,着重从统计角度研究了逆温的厚度、强度与城区地面温度、相对湿度变化的关系及对人体舒适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层逆温对城区地面温湿变化及其幅度影响较大,当07时有逆温层时,08时至14时的温度增加幅度变大,相对温度减小幅度也变大,人体不适指数增加幅度变大;当19时有逆温层时,20时至23时温度减小幅度变小,相对湿度增加幅度也变小,人体不适指数减小幅度变小,并通过相关分析建立了人体舒适度指数与逆温强度之间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89.
湛江港邻近海域台风浪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第三代近岸海浪数值模式SWAN及包含的物理过程进行了简要介绍,利用该模式对影响南海湛江港海域的二次台风浪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由藤田台风风场模型同化相应时刻的台风要素、NCAR/NCEP网格点资料、单站观测资料后,提供模式所需风场;利用自嵌套的方式,提供模式波谱边界条件;两次模拟结果与实际海浪观测资料相符较好,可以为该海域台风浪的模拟预报提供较为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90.
多部多普勒雷达同步探测三维风场反演系统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周海光  王玉彬 《气象》2002,28(9):7-11
“我国重大气候和天气灾害的形成机理与预测理论研究”项目首次启用双多普勒雷达组网同步观测,如何从同步观测的暴雨资料中反演三维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根据项目需要,建立了国内首套多部多普勒天气雷达同步探测三维风场反演软件系统,并反演出2001年7月13日由双多普勒雷达同步观测到的一个中β尺度暴雨系统的三维风场,结果显示,该三维风场结构合理,系统能满足外场试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