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60篇
  免费   1568篇
  国内免费   1727篇
测绘学   602篇
大气科学   884篇
地球物理   1902篇
地质学   4413篇
海洋学   731篇
天文学   185篇
综合类   1279篇
自然地理   1059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405篇
  2022年   434篇
  2021年   409篇
  2020年   295篇
  2019年   361篇
  2018年   238篇
  2017年   217篇
  2016年   252篇
  2015年   302篇
  2014年   484篇
  2013年   400篇
  2012年   542篇
  2011年   548篇
  2010年   505篇
  2009年   565篇
  2008年   525篇
  2007年   372篇
  2006年   390篇
  2005年   444篇
  2004年   288篇
  2003年   343篇
  2002年   415篇
  2001年   450篇
  2000年   242篇
  1999年   228篇
  1998年   205篇
  1997年   159篇
  1996年   175篇
  1995年   138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对东北区经济地域系统形成发展机制的再认识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陈才  修春亮 《地理科学》1995,15(3):217-225
  相似文献   
122.
相山高位岩浆房分异机制和演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夏林圻  夏祖春 《岩石学报》1992,8(3):205-221,T001
  相似文献   
123.
内蒙古正镶白旗碎斑熔岩岩石学特征及其岩相划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旗碎斑熔岩为不规则穹状体,可分为边缘玻质碎斑熔岩、过渡霏细碎斑熔岩、中心粒状碎斑熔岩和根部花岗斑岩四个岩性带。从玻质碎斑熔岩到粒状碎斑熔岩,斑晶碎裂度逐渐减弱,珠边结构在粒状碎斑熔岩中最发育,根部花岗斑岩与正常次火山岩相近。碎斑熔岩中钾长石有序度低,指示了岩石高温成因特征。白旌碎斑熔岩属太平洋岩系钙碱质系列,原始岩浆由来源于上地幔和下地壳熔体的混熔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124.
中国三个大地震的震源参数及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地震的震源机制及地震矩、应力降等参数,不(又对认识地震的破裂过程,而且对预报强地面运动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些文章对板内地震应力降的特点、地震矩与高频源谱的关系及区域特征的讨论,使我们可直接由长周期体波或面波得出的地震矩M0估计出不同地区中大地震的高频源谱,以供强地面运动预报参考。 由于对发生在中国板内的1976年11月6日盐源地震(Ms=6.5)和1976年11月15日宁河地震(Ms=6.3)的震源参数还没有详尽的报道;另外,对1973年7月14日  相似文献   
125.
论中国郯庐断裂带的活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卫星影像、断层泥的分布和特征、重力资料、地震分布和震源机制资料以及其他某些地质资料,讨论了郯庐断裂带前震旦亚代以来的活动情况和现代活动性,并认为沿此断裂带现存达几百公里的左旋走滑位移量,应是地史上历次断裂运动的最终结果。指出了值得继续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6.
个旧矿集区锡铜多金属多因复成成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东南地区大地构造演化经历了前地槽及地槽阶段、地台阶段和地洼阶段。地槽演化阶段即有锡的初步富集;地台演化阶段的早期即初“定”期,由于受基底活动余波的影响,地壳仍有较大的活动性,在滇东南一带产生了强烈的断拉谷运动及与之伴生的海底火山成矿作用,造成锡铜多金属的再次富集;当壳体演化至燕山期地洼阶段,早期北东向断拉谷系统再次活化,形成大规模的深部壳源重熔岩浆,岩浆重熔及上侵定位过程中同熔或萃取了大量的深源锡铜等成矿元素,在构造有利部位对先成矿体或矿化体进行再造和叠加富化,并形成了一系列具后生成矿特征的矿化类型。文章阐述了个旧矿集区锡铜多金属成矿大地构造背景和多因复成成矿机制。  相似文献   
127.
Mt. Amiata (Southern Tuscany, Central Italy) is an extinct Quaternary volcano located in an area still marked by high heat-flow that is caused by deep seated (6-10 km) hot masses related to Pliocene magmatic activity. The anomalous geothermal gradient gives rise, within the Mesozoic limestone formation (Tuscan series), to geothermal systems that fed the Ca-SO4 thermal springs characterizing this area. Besides of thermal fluids, several cold, dry CO2-rich gas emissions seep out on the NE flank of the volcano. These gas vents mostly consist of large sub-circular craters at variable depth and diameter (5-15 m and 10-50 m, respectively), and represent a serious hazard for the local population, as testified by the several asphyxia casualties that have been repeatedly occurred within these morphological depressions. In this work, the chemical and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the Mt. Amiata "CO2-rich gas vents" and the estimation of both the CO2 flux from the soil and the CO2 distribution in air of their surroundings,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1) assess the origin of gases, (2) recognize the mechanism of formation for these gas emission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local tectonics, and (3) to evaluate the CO2 hazard in the high flux emanations.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gases is largely dominated by CO2 (up to 98 % by vol) and shows relatively high concentrations of N2, CH4 and H2S (up to 1.1%, 0.9% and 3.9 % by vol, respectively). These features, coupled with the carbon and nitrogen isotopic signatures, suggest that the origin of the main gas compounds may be related to the contribution of deep (i.e., thermometamorphic processes on carbonate formations for CO2) and shallow (i.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organic material for CH4, N2 and H2S) sources.  相似文献   
128.
山区生态县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构建--以粤北始兴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伟  陈烈  唐常春 《山地学报》2006,24(1):70-78
区域协调机制在不同类型地域和一种类型地域的不同的发展阶段是不同的。始兴县作为一个典型的山区生态县,工业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在此经济发展阶段的区域协调问题主要表现在:与外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拉大,工业化与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已开始凸现,县政府协调区域发展的财政能力较低,区域协调机制不健全等。由此对始兴县的区域协调机制进行建构: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区域协调机构;加大纵向和横向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加强与相邻相关地区的协调;实施区域空间管治协调,保护城乡生态环境;科学合理选择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县推行绿色GDP考核等。  相似文献   
129.
《中国勘察设计》2006,(4):60-60
一是主动的自律机制 企业根据合同约定、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规定完成勘察设计,应对勘察设计质量承担直接贫任,任何其他工作都不能替代或减轻其应有的责任,主动有效的企业自律机制是勘察设计质量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各勘察设计单位都要建立严格有效的质量保证制度和积极的激励机制,注重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主动配合好政府的监管。政府和行业组织也要在企业内部机制建设上,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引导。  相似文献   
130.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处于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和试点之中。21世纪之初的本次课程改革借鉴了日本、欧美等西方国家的做法,教材建设、发行机制由“一纲一本”向“一纲多本”(一个课程标准下多种教材版本)的模式转变。从2001年、2004年颁布义务阶段地理课程标准和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开始,到2006年9月,我国初中地理教材先后有7个版本在全国试用,高中地理教材也有4个版本在10个省区试用。这种模式在使用几年来,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本通过对日本近年来来教材建设与使用状况的评介,反思我国新课程教材的发行与研制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