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93篇
地球物理   77篇
地质学   43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1.
本文用Gauss定理证明了作者所写《非均匀介质电场的逐次逼近解法和直流电测井的几何因子》一文中所提出的逐次逼近解法在某些前提之下的收敛性。 首先假定整个空间由两种不同的介质组成,它们的电导率分别是σ_0和σ_1。我们令  相似文献   
12.
GPS测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利用GPS测时及时间传递的几种方式,详细地讨论了GPS用在电压相角测量,输电线路故障定位以及线路网损和电能结算系统几个方面的应用原理,设计出应用的方案,并得到部分结果。  相似文献   
13.
电力专业气象服务及效益评价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伟贤 《贵州气象》1995,19(1):22-27
分析了黔中地区水电、供电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介绍了应用风险型决策和价值工程两种方法,评价电力气象服务效益。  相似文献   
14.
运用电磁场理论和传输线方程,分析了一次雷击灾害中雷电电磁场对电源线的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压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15.
防雷工作实践中发现,众多的雷电灾害事故都是由雷电波通过电源线和信号线侵入,并在上面形成雷电暂态过电压造成的,而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此,常用的防护措施是安装电涌保护器(SPD),其作用就是将雷电暂态过电压限制在设备或系统所能承受的电压范围内,或将强大的雷电流泄流入地  相似文献   
16.
电子信息网络系统配电的重复接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低压供配电方式多采用TN接地形式,而国标要求电子信息网络系统应采用TN-S或TN-C-S制式,因此电子信息网络系统的配电方式需要进行改造。在低压供电线路中增加一接地端子与PEN短接,即为重复接地,转换成三相五线制供电。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网络系统防雷措施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雷电侵害网络设备的几种途径雷电侵害计算机网络有两种方式:直击雷侵害和感应雷侵害。直击雷击中建筑物,会产生强大的雷电流,如果电压分布不均会产生局部高电位,对周围电子设备形成高电位反击,击毁建筑物,损坏设备,甚至造成人员伤亡。感应雷一般由电磁感应产生,通过电力线路、  相似文献   
18.
《青海气象》2007,(2):59-59
电闪雷鸣时,人在树下或建筑物下容易遭雷击。雷击和触电都可当即致死,轻则致伤。超过65伏的交流电压就会伤害人体,而高压电线落地,周围10m方圆内都会使人触电。闪电的电压可达1亿伏,击中人体,可使人立即碳化。对于触电者的急救应分秒必争。发生呼吸、心跳停止的病人,病情都非常  相似文献   
19.
刘希林  晏敏 《广西气象》2007,28(1):74-77
分别从温度,压力,电解质以及电解液浓度等方面因素在水电解过程中对电解电压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在实际工作加以应用,从而达到降低能耗,节约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针对氧化锌压敏电阻在不同老化条件下各参数变化的规律,根据氧化锌压敏电阻的非线性特征,结合双肖特基势垒理论和氧化锌压敏电阻在小电流区的导电机制,通过大量的试验数据分析得出:氧化锌压敏电阻U1m A和非线性系数α都是随着老化次数的增加而减小;当氧化锌压敏电阻发生融穿性损坏,U1m A和α值急剧减小,ILeakage值急剧增大。通过U1m A和ILeakage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用于判断氧化锌压敏电阻的老化劣化程度,在氧化锌压敏电阻的使用及测试中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