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4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吴跃  张怀珠 《吉林气象》2010,(3):32-34,37
据吉林省移动公司统计,每年吉林省移动基站因雷击事件造成移动通信设备损坏和通信中断等造成的损失近千万元。我们对吉林、延边12个县市进行了基站防雷整改。本次防雷整改包括电源系统、空调系统加装SPD;对接地系统、中继传输系统及等电位做了综合改造;提高了通信基站防雷能力,为进一步做好通信基站防雷工作积累了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52.
常规避雷针与提前放电避雷针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 防雷是一个系统工程。一套防雷系统包括外部直击雷防护、系统感应雷防护和接地系统。直击雷是最严重的雷害事故根源,人员伤亡、雷击火灾、感应雷击均是由直击雷引起的。因此有效地防止直击雷害成为防雷中最突出的问题。防范直击雷的重要措施是有效地安装合适的避雷针。现在市场上有两类避雷装置,本文通过对两类避雷针的比较,提供科学选用避雷产品的方法。  相似文献   
53.
以济南齐河雷达塔楼的防雷设计施工为例,阐述了我省新一代天气雷达楼在设计和建设施工中,针对雷电的各种危害途径所采取的具体防护措施和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54.
1 机房供电系统的基本要求 在供电系统中,接线方式可以分为三相五线制和单相三线制,要分别引入机房。 三相五线制是:三相火线A、B、C,交流地线N和保护地线。单相三线制:一相火线A(或B或c)、交流地线N和保护地线。交流地线和保护地线不能相连。评价机房供电系统的品质主要要有三点。  相似文献   
55.
分析了防雷等电位连接的目的和形式,论述了等电位连接和共用接地系统在雷电防护中的应用以及等电位连接的优选材料及连接方法.  相似文献   
56.
根据宁波市农药厂的雷击火灾爆炸情况,从防雷技术的角度对事故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并由此得出了事故的原因.  相似文献   
57.
结合实际工作,探讨了外墙共用建筑面积和楼梯与电梯的分摊与计算等问题。  相似文献   
58.
正接地电阻的测量是防雷检测工作一个很重要的项目,需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1测试点位的选择检测接地电阻时,接地棒不应插在接地系统内部,并应与共用接地网、独立接地装置或建筑物自然接地装置保持适当间距,一般以3~5m为宜,且须避开地下电缆、管道等。加油加气站接地网范围较大,应在其区域外选择插线点,切  相似文献   
59.
为研究防雷电保护和接地保护在地铁系统中的实际运用,为乘客及工作人员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本文对地铁系统及车站的防雷和接地系统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地铁车站设备接地种类及接地方式、接地环境的分析,指出地铁设备接地系统应采用共用接地方式,同时提出了共用接地时接地电阻的确定原则及其注意事项。并就外引接地极绝缘引入、金属屋面防雷和接地连接点间距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更加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0.
高土壤电阻率下防雷装置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在高土壤电阻率条件下雷达站防雷装置设计的不同之处,对福建省三明市新一代天气雷达站所处位置进行分析,结合其土壤电阻率极高的特点,探讨了其防雷装置的设计。该接地采用共用接地系统,且接地电阻设计值不大于4Ω。为达到该设计要求,该项目采取了接地散流网、钢管接地极、深井接地装置、外引环型接地装置等方法进行防雷装置的设计施工。探讨了深井法、笼式泄流坑等接地方式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的应用。复杂土壤环境下接地电阻的测试可采用零电位区漂移法。实践表明,三明市新一代天气雷达站已达到了防雷接地保护的要求,现已运行1年多,未曾受到雷电损害。该防雷装置设计可在高土壤电阻率下防雷装置的设计与施工中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