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8篇
  免费   670篇
  国内免费   834篇
测绘学   470篇
大气科学   518篇
地球物理   433篇
地质学   1440篇
海洋学   549篇
天文学   27篇
综合类   153篇
自然地理   132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48年   2篇
  1942年   3篇
  1934年   1篇
  1928年   1篇
  192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异特征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王根绪  程国栋 《地理科学》1998,18(4):355-361
分析研究了内陆河流域气候条件,植被生态,土壤环境及水环境质量等生态环境要素的空间变异特征,探讨了流域不同地带的生态环境功能。结果表明:干旱内陆河流域气候条件,尤其是水热条件和地貌特征是植被生态,土壤环境及水环境形成与分异最主要的控制性因素,几大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经久形成内陆流域生态环境空间带规律和生态系统功能在空间不同地带上的显著差异性,认识这种分带规律与不同区域的生态功能,是合理开发的  相似文献   
962.
东亚地区夏季风活动与对流层顶臭氧含量变化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76~2001年东亚地区的风场、气压场和对流层顶臭氧浓度观测资料,选取并计算了3种当前使用较为广泛的东亚季风指数,分析了夏季期间上述指数与对流层顶臭氧的相关,从而对东亚地区季风活动与对流层顶臭氧含量分布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1)东亚SMI夏季风指数的强弱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区的对流层顶臭氧之间存在着正相关,且相关性较好;(2)指数EAMI与对流层顶臭氧存在相关,具体表现为在南海热带季风区存在着负相关、在大陆--日本副热带季风区存在正相关、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区存在较好的正相关;(3)而在副热带梅雨锋区,EASMI指数的强弱与对流层顶臭氧含量变化存在较好的正相关,在热带季风槽区,EASMI指数的强弱与对流层顶臭氧含量变化存在较好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963.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转化与开发利用模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曲耀光  马世敏 《中国沙漠》1998,18(4):299-307
干旱地区的内陆河发源于山区,在山前平原地区受干旱气候、地质地貌结构和岩性的影响,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具有大数量转化的特点。根据水量平衡原理,通过对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山前平原地区河水、地下水、泉水相互转化机制的研究和分析,建立了模拟与计算相结合,兼有预测性质的水资源转化与开发利用模型。模型概念明确,形式简单,所需资料容易获得。在新疆乌鲁木齐河流域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模拟的流域最大可能引水量和水资源净可利用量,都远比现状实际引水量和水资源净利用量小得多,水资源开发利用明显过度,每年超采地下水1.2×108m3,与当地水文地质部门计算结果非常一致,效果较好。另外,模型预测结果还表明,对于处在完成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开发利用阶段的,类似乌鲁木齐河流域的内陆河流域来说,可用水资源的开发已达到极限,再采用传统的提高地表渠系利用率的方法,已不可能增加流域的可用水资源量。这不仅从理论上解决了,水利和水文地质部门长期以来有关地表水和地下水到底如何开发才算合理的争论;也证实了,这样做的结果不但在经济上得不偿失,而且将破坏流域已建有的地下水开采和供水系统,有可能造成更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损失。  相似文献   
964.
西藏中,南部壳内高导体与热结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文博  陈乐寿 《现代地质》1997,11(3):387-392
以INDEPTH-MT发现的西藏中,南部壳内高导体分布特征为依据,结合西藏地热学研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探讨了喜马拉雅构造带与冈底斯构造带的地壳热结构特点。认为藏南喜马拉雅地区是以横向发育的中深层区域性热变异带迭向延深的局部热异常带为其地壳热结构特点。而藏中冈底地区则以宽阔热背景叠覆较大面积熔融或局部熔融层为地壳热结构特点。就热量来源而论,喜马拉雅地区以构造生热作用为主,而冈底斯地区则来源于炽热软流  相似文献   
965.
966.
解析研究了磁层顶磁岛结构时间演化的非线性过程;推导出磁岛宽度的解析式和磁岛发生分叉、混沌的条件;论证了磁重联生成的磁岛有不稳定平衡结构,外扰作用会破坏该结构,使磁岛出现突变和混沌;说明了中小尺度太阳风脉动易使磁岛破碎,导致磁场湍动重联,形成小尺度结构.  相似文献   
967.
南京湖山地区方解石晶内变形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国云 《江苏地质》1996,20(3):189-192
在印支晚期-燕山早期近南北向挤压褶皱与自南页北的构造推覆体制下,南京湖山地区出现了三个与逆掩推覆有关的构造变形事件。最初的构造变形表现为重结晶方解石颗粒的晶内变形,依据方解石双晶化密度计算了作用于汤-仑推覆体上的古构造差异应力为25.64MPa。  相似文献   
968.
从阿伦塔内露层十个花岗岩组获得的新的SHRIMPU-Pb锆石同位素年龄数据,结合该地区以前的同位素年龄数据研究结果,对控制阿伦塔内露层元古宙主要火成事件的定年,为了解该区岩石地层关系,构造事件,花岗岩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演化特征,确定地质年代格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69.
中国中-新生代前陆盆地的构造特征和地球动力学   总被引:52,自引:3,他引:52  
陈发景  冉隆辉 《地球科学》1996,21(4):366-372
讨论了前陆盆地的时,空分布,将前陆盆地划分为4种类型:(1)周缘前陆盆地;(2)弧后前陆盆地;(3)类前陆盆地;(4)再生前陆盆地,前陆盆地具有下列成因特征;(1)沉隆中心与沉积中心不一致;(2)沉降曲线呈陡,缓,陡三段,与伸展盆地明显不同;(3)前陆盆地沉积物遭受挤压变形,随后发育负反转盆地,前陆盆地的形成与周缘造山带有关,盆地沉积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前盆地形成的地球动力学机制是大陆岩石圈对褶皱  相似文献   
970.
FD-300型液压传动顶驱式钻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FD-300型液压传动顶驱式钻机的设计思路及钻机的组成,性能,主要参数,主要特点以及钻机型式检验与生产试验概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