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33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与碱性火成岩相关的典型轻稀土矿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轻稀土矿床和火成碱性岩系密切相关,典型轻稀土矿床以白云鄂博、四川冕宁以及北美西海岸科迪勒拉(Cordillera)矿带的芒廷帕斯、加里诺斯稀土矿(Gallinas Mountains)等为代表,这些矿床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也有本质的区别.文章着重对以上矿床在产出环境、含矿岩性、成矿流体和物质来源、地球化学等方面做了对比,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共性和特殊性,并对目前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加以总结,这将有助于对轻稀土矿床成矿机制的理解,并对轻稀土找矿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2.
四川石棉—冕宁地区之伸展构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区在中生代造山过程中,以穹隆状变形变质体发育为特征。可分为岩浆核杂岩和变质核杂岩。前者位于地槽区,具前造山期隆-滑构造变形、造山期和后造山期的收缩及伸展变形的演化,与碲矿关系密切;后者位于地台区,经历了伸展滑脱、逆冲-推覆和平移剪切变形过程,对区内金矿的形成、分布起重要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33.
四川冕宁前寒武纪重晶石岩的热水沉积特征及其矿床成因意义倪志耀,莫怀毅(成都理工学院,成都610059)(四川地矿局一○九队,四川冕宁615602)关键词重晶石岩,热水沉积,前寒武纪,四川冕宁热水沉积成岩成矿是近二十年来逐渐认识的一种新的成岩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34.
回忆了1952年冕宁石龙地震、1955年会理鱼地震和1974年云南永善—四川雷波地震的亲身经历,特别是对三次地震中距离震中远近时人的感受、死里逃生和防震不当影响正常社会秩序等作了真实的记述。对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和开展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等提出了积极建议。  相似文献   
35.
康滇地轴冕宁杂岩的Sm-Nd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冕宁杂岩的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及Sm—Nd同位素组成分析发现:杂岩核部二辉片麻岩微量元素以Th富集为特征,而典型的太古代灰色片麻岩则为Th亏损;分布于杂岩边部的英云闪长质片麻岩及花岗质片麻岩与灰色片麻岩宏观特征相似,且有Th,Nb亏损,但强不相容元素强烈富集,配分型式强烈右倾,也有别于太古代灰色片麻岩。两类岩石的Nd模式年龄均小于2000Ma,推测该杂岩的部分岩石原岩(二辉片麻岩及斜长角闪岩)形成时代可能为早元古代晚期,它们在晋宁期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中发生角闪岩相变质。岩石的Nd模式年龄(2008Ma~766Ma)显示该区在元古代有较大规模的地壳增长,基底岩石的形成时代有别于扬子地台周边地区。  相似文献   
36.
四川冕宁尤黑木地区两类前寒武纪斜长角闪岩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冕宁尤黑木地区两类前寒武纪斜长角闪岩,分别归属为康定群和尤黑木群,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明显富集,高场强部分相容元素(HFSE)稍有亏损。与尤黑木群斜长角闪岩相比,康定群斜长角闪岩富TiO2,〈FeO〉和Na2O,贫Al2O3,CaO和MgO,具较高的ΣREE和(La/Yb)N值,具明显的负铕异常和弱的正铈异常,原岩为大洋岛弧钙碱性玄武质火山岩,与上地幔物质的部分熔融有关。尤黑木群斜长角闪岩具弱的正铕异常和明显的负铈异常,原岩为大陆岛弧钙碱性玄武质浅成侵入岩,原始岩浆起源于俯冲洋壳,与洋壳上部的海相沉积物及大洋拉斑玄武岩的部分熔融有关。  相似文献   
37.
川西冕宁-德昌REE成矿带是中国最重要的REE成矿带之一,包括牦牛坪超大型REE矿床、大陆槽大型REE矿床、木落寨中型REE矿床和里庄小型REE矿床以及一系列矿点和矿化点.REE成矿作用与碳酸岩-碱性杂岩体有关,受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带的一系列新生代走滑断裂系统控制,岩体主要侵位于元古代结晶基底岩石和古生代一中生代沉积盖层中.40Ar/39Ar快中子活化分析表明,大陆槽白云母、里庄黑云母和木落寨金云母的40Ar/99Ar坪年龄分别为13.2 Ma、30.6 Ma和35.5 Ma,结合前人成岩成矿年龄资料,牦牛坪矿床岩浆-热液活动时限约12 Ma.大陆槽矿床约5Ma,而里庄矿床则为2Ma,热液活动持续时间与矿床的REE储量存在正相关关系.研究发现,冕宁-德昌REE矿带从北到南,成岩成矿年龄逐渐变新,时间跨度长达27 Ma;碳酸岩-正长岩岩浆初始活动时间与雅砻江左旋走滑断裂开始活动时间相一致,成岩成矿年龄的系统变化,有可能是由于雅砻江左旋走滑断裂右侧板片在相对固定的幔源岩浆"热点"上从南至北滑移造成的(相对于左侧板片).  相似文献   
38.
川西冕宁-德昌稀土成矿带不同矿床中各种产状的正长岩是主要的赋矿围岩,运用各类显微图像、拉曼光谱、电子探针等测试方法分别选取其中新鲜(Ⅰ类)、重结晶(Ⅱ类)、受热液蚀变(Ⅲ类)和受成矿流体蚀变(Ⅳ类)的锆石进行矿物学研究。Ⅰ类和Ⅱ类锆石特征相似,透射图清晰,含岩浆子晶矿物包裹体,结晶程度好,拉曼光谱半高宽较小;Ⅲ类锆石透射图呈云雾状,晶体结构由于受到破坏而呈筛状,拉曼光谱半高宽较大,含少量钍石包裹体,低Zr,高U、Th、Hf、Ce含量;Ⅳ类锆石由于受到更强烈的蚀变,结构破坏最强烈,拉曼光谱半高宽最大,包裹体大量出现,锆石成分含有更多的U、Th、Hf以及La、Ce、Nd、Sm。各矿床正长岩-碳酸岩杂岩体中的锆石,Ⅰ类—Ⅲ类—Ⅳ类经历的蚀变程度逐渐加深、结构破坏增强、钍石包裹体和U、Th、Hf、Ce含量不断增加,反映了岩浆-伟晶岩-成矿过程中,锆石经历了不同的蚀变过程,同时也反映了稀土从岩浆到成矿不同阶段的蚀变矿化和富集。  相似文献   
39.
全球范围内出露的碳酸岩大多为钙质、镁质、铁质碳酸岩,少量为钠质和硅质碳酸岩,极少有富Sr碳酸岩的报道,其岩石成因、资源意义及对碳酸岩岩浆演化的指示意义尚不清楚。本次在四川省牦牛坪稀土矿区南部包子山稀土矿床的露天采坑中发现了超级富Sr的碳酸岩,其呈不规则的脉状侵入到构造角砾岩中。岩石呈紫色-淡紫色,微晶-斑状结构,斑晶主要为萤石,基质主要为菱锶矿、方解石、氟碳铈矿、氟碳钙铈矿、金云母、重晶石并含少量的金属硫化物和氧化物。全岩的微量元素分析表明,其稀土元素总量(∑REE)达3.5%~6.1%,Sr含量达19.0%~27.7%,已超过稀土矿床和锶矿床的工业品位要求。岩石中的中、重稀土元素含量占稀土元素总量的1.14%~1.77%,一些高价值稀土元素含量较高,如Pr(939×10~(-6)~1399×10~(-6))、Nd(2783×10~(-6)~3937×10~(-6))、Gd(237×10~(-6)~320×10~(-6)),因此除轻稀土元素外,中、重稀土和锶元素也具有重要的资源意义。岩石强烈富集REE、Sr、Ba,而明显亏损P、Nb、Ta、Zr、Hf元素,可能与岩浆演化过程中锆石和其它基性矿物的结晶分离有关。全岩的Sr-Nd同位素组成与牦牛坪、里庄稀土矿床的碳酸岩相似,表明它们为同源岩浆产物。笔者认为,富Sr的碳酸岩代表了碳酸岩岩浆演化晚期的产物,REE、Sr、Ba、F和S元素均在岩浆演化晚期的碳酸岩中高度富集。碳酸岩岩浆超浅成侵位至构造角砾岩中,并与下渗的大气水相遇导致岩浆的淬冷和微晶-斑状结构的形成。早期基性矿物(如霓辉石、黑云母)及碳酸盐矿物(如方解石、白云石等)的结晶分离是造成晚期碳酸岩中稀土元素富集的重要原因。富Sr碳酸岩中石英斑晶的发现和其较低的SiO_2含量表明碳酸岩岩浆演化晚期可能是硅饱和的,且这种岩浆具有很低的SiO_2溶解能力。以菱锶矿(体积分数 50%)为主要碳酸盐矿物的稀土碳酸岩可能代表了一种新的碳酸岩类型,明显不同于已知的钙质、镁质、铁质和钠质碳酸岩。  相似文献   
40.
李自静  刘琰 《地球科学》2018,43(4):1307-1320
川西冕宁-德昌REE矿带中的风化型矿石研究相对缺乏.根据近几年的野外地质调查,采用电子探针、X光粉晶衍射、全岩分析等对大陆槽、牦牛坪和木落寨矿床中疑似风化矿的样品进行类型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大陆槽风化型矿石中大量粘土矿物(达40%)和矿石矿物(达60%)发育,风化程度高;相反,牦牛坪和木落寨疑似风化型矿石中几乎没有粘土矿物,风化程度低.通过对牦牛坪和木落寨疑似风化型矿石进行地球化学特征、矿物组成分析并与围岩、矿脉的组成和产状对比,表明疑似风化型矿石主要是由矿脉和围岩在强烈的构造作用下发生机械风化形成.频繁的角砾构造使大陆槽矿石发生强烈的机械风化作用,并加速了矿石发生一定的水岩反应,促进矿石发生中等强度的化学风化作用.目前整个矿带中未发现明显的生物风化作用.整个稀土矿带的风化型矿石比南岭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石的风化程度低,形成时间较晚(11 Ma),氟碳铈矿大量保存,还没有形成离子吸附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