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9篇
  免费   380篇
  国内免费   376篇
测绘学   327篇
大气科学   1923篇
地球物理   77篇
地质学   774篇
海洋学   148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918篇
自然地理   139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349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254篇
  2009年   293篇
  2008年   269篇
  2007年   221篇
  2006年   224篇
  2005年   258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228篇
  2002年   233篇
  2001年   208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143篇
  1995年   131篇
  1994年   115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41年   3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41.
近几年来,海伦市始终把深化农村土地市场化运营制度改革作为激发农业活力、挖掘发展潜力、壮大综合实力的突破性措施来抓,通过政策引导、典型示范、效益对比、连片流动等有力措施,调动了广大农民流转土地和规模经营的积极性,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创造了前置条件。截至2008年底,这个市的土地流转面积已达75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18.3%,其中规模流转面积达到35万亩,占总流转面积的46.7%。解放了16万农村劳动力,实现劳务收入8.3亿元。  相似文献   
942.
土地整治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为目标,通过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按照规划对一定区域土地进行的综合治理。它包括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等内容,既涉及国土、财政、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科技、气象等多部门的工作,又与农民利益紧密相关,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943.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整理事关我国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农村土地的集约化程度和用地效率,是促进农村土地有序、合理与科学化利用的重要手段。笔者现以龙江县为例,就农村居民点整理含义、特点、问题、模式及主要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44.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1月31日正式公布。本期"时政"特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945.
<正>开源集团浏阳河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下属的九道湾生态农庄,地处黄兴镇,位于风景秀丽的浏阳河畔,环境幽雅,山环水抱,鸟语花香,树木终年常绿,四季花开果熟,良好的绿色生态,酿造的空气负离子含量数倍于都市,农庄自然风光得天独厚,山水闲情,风光秀丽,是旅游休闲度假,享受农家趣味生活的理想场所。距长沙市区、湘潭、株  相似文献   
946.
<正>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关乎民生、牵系长远、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有利于充分挖掘农村土地整理复垦潜力,增加有  相似文献   
947.
<正>网友投诉1月5日,一位叫李龙的网友在红网上发帖投诉,自称其外出打工期间,家中赖以维持生计的2.29亩土地被"国家征用"了,家中年迈的老父亲被迫签字同意。"11月22日,村委王书记和要求用  相似文献   
948.
《地理教学》2010,(18):62-63
据新华社北京8月1日电入夏以来,高温天气在北半球不断“作怪”,严重影响一些国家的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高温天气还引发灾害和一系列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949.
保水功能是湿地土壤最主要的功能之一.于2009年5月,对原生状态的泥炭土及开垦1 a、5 a、15 a、30a和45 a水田的表层土壤(0~20 cm)保水功能差异进行分析,研究土壤物理性质变化对保水功能的差异性的影响,探讨农业耕作对湿地土壤保水功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业耕作对土壤保水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原生状态的泥炭表层土壤(0~20 cm)渗透系数和饱和贮水量分别为2.10×10-3 cm/s和1.88×103 t/hm2,明显高于垦后水田.开垦初期(1~15 a),土壤保水功能变化较大,渗透系数及饱和贮水量变化速率分别为0.11×10-3cm/(s·a)、0.05×103t/(hm2·a),而持续耕种45 a后,保水功能变化趋于平缓,渗透系数及饱和贮水量变化速率仅为0.01×10-3 cm/(s·a)和0.02×103 t/(hm2·a),表明开垦初期土壤保水功能对农业耕作更为敏感.泥炭土壤表层(0~20 cm)的有机质和孔隙度大于水田,而容重则相反.有机质与孔隙度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有机质的减少是导致土壤保水功能降低的重要原因.同时,农业耕种对土壤保水功能的影响与土壤最初有机质含量和农业耕作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50.
目前,草地生态系统退化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生态补偿机制(PES)是为了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保护,采取补贴或支付费用的方式,改变使用者资源利用方式的制度安排。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制度需要全面地考虑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如环境效益的滞后性,不可预见的监督、管理成本和社会经济目标(足额补偿标准、公平)的实现。本文的目标是通过中德两国生态补偿措施的对比(选取中国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德国勃兰登堡州为案例区域进行研究),为今后中德两国的生态补偿理论和实践提供依据。研究着重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中德两国生态补偿的实施框架,目标人群,实施效果评估等。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农户作为最基层的执行单位和实施者,其参与的主动性不够,中德两国生态补偿措施实施的成效有待提高。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今后生态补偿项目设计中,中国应侧重于项目实施的监控和管理制度;而德国应在空间目标规划和具体管理措施和方式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