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14篇
大气科学   225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30篇
海洋学   3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 毫秒
281.
施能  曹鸿兴 《大气科学》1996,20(3):337-342
本文对1951~1992年期间发生的厄尔尼诺、反厄尔尼诺的前期冬季、秋季的100 hPa、500 hPa北半球环流及我国的气温、降水场进行了合成分析。结果表明,前冬季500 hPa环流差异明显,主要特征是厄尔尼诺发生前中、西太平洋地区高度负异常;阿留申、堪察加500 hPa高度正异常,呈强的正WP遥相关型。同时,前冬期我国降水偏少、气温偏低,盛行强东亚冬季风。指出了具有这些特征的高相关区。所得的结果为早期预测厄尔尼诺事件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282.
晚更新世末期东海陆架沙海之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距今18000a前的海面比现在低约130m。那时东海的大部分、台湾海峡都出露成陆,构成亚洲东部最大的南北向低平原。该低平原在寒冷而又干燥的冬季风作用之下,出现了大面积的沙海环境,或者称为陆架沙海,并构成北半球沙漠带的最东缘。  相似文献   
283.
东亚冬季风指数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宁 《地理科学》2007,27(Z1):103-110
概述了东亚冬季风指数研究的一些进展,重点介绍了中国气象工作者有关这方面研究及其应用的一些成果.将东亚冬季风指数分为海陆差异类、高压特征类、风场特征类、环流特征类和综合类5类.指出①海陆差异类指数一般在反映对中国大陆同期气温影响方面在沿海较好,适当调整表征海、陆的经线位置,可望在其影响的描述效果上有更好的表现.另外,此类冬季风指数对南北向的海陆差异方面一般考虑得不多.②高压特征类指数对中国大陆冬季气温的变化有最好的反应能力,但仅考虑高压的特征的绝对变化,可能会对冬季风的影响反映得不够全面.③环流特征类指数一般仅考虑东亚大槽的强弱变化,综合其他关键区域的变化特征,可能更有利于对冬季风变率的描述.④风场特征类指数在经向风范围的选取上由低纬度区域向中高纬度扩展,其应用的范围可能更为广泛.⑤东亚冬季风是一个复杂的气候系统,系统考虑低层风场、对流层中层环流形势、地表气温、地面气压场及海陆差异等综合特征的指数研究应受到更广泛的关注.⑥由于东亚冬季风异常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考虑到冬季风成因的复杂性,及不同因子对区域气候影响的贡献程度不同,分区研究也应是指数研究的一个方向.⑦鉴于东亚冬季风主要源于西伯利亚高压,因此对冬季风源地强度、面积、地理位置等特征的表述形式研究也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84.
ENSO暖冷事件下东亚冬季风的区域气候模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强El Ni(~n)o年(1997/1998年)和强La Nina年(1998/1999年)作为个例,利用中国国家气候中心水平分辨率为60 km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NCC)对东亚冬季风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模式不仅从500 hPa东亚大槽、副热带高压、地面蒙古冷高压和850 hPa东亚风场等方面,模拟出两年冬季风系统的不同特征,而且也模拟出与ENSO事件密切联系的大气低层环流的明显差别,表明区域气候模式对ENSO暖、冷事件下东亚冬季风的差异有较好的模拟能力。数值模拟也能够再现中国南海、菲律宾群岛以东的西太平洋和孟加拉湾3个主要的冷涌区,以及在两年不同海温和环流背景下冷涌发生的频数变化。分析还表明,模拟结果能较好地反映两年冬季中国气温的空间分布特征,模拟出的冷空气过程、最冷时段出现时间与实际基本相符,模拟的主要降水带位置也与实况接近,特别是能够较好地模拟出中国南方地区1997/1998(1998/1999)年冬季异常多(少)的降水量。虽然数值模式的总体性能是较为满意的,但也发现在形势场的模拟中存在1998/1999年冬季东亚大槽模拟偏深和东亚沿海海平面气压梯度偏大等不足,需进一步加强对模式物理过程的研究。  相似文献   
285.
文中从东亚冬季风系统特点出发,定义了能较好表征东亚冬季风环流年际变化和青藏高原温度降水变化特征的冬季风指数,并分析了冬季风指数的年际变化与青藏高原温度降水的关系。文中定义的冬季风指数既反映了冬季东亚大气环流场的变化特征,也较好地反映了青藏高原温度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当冬季北半球500hpa高度场东亚大槽位置相对偏南偏西(20~35°N,110~130°E)时,其强度与青藏高原同期冬季温度降水、后期春、夏、秋季的温度有很好的相关关系。此外,还探讨了冬季风指数变化的先兆信号。  相似文献   
286.
欧亚积雪异常分布对冬季大气环流的影响I. 观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海山  孙照渤 《大气科学》2003,27(3):304-316
利用ECMWF 1979~1993年2.5°×2.5°的网格点积雪深度资料、中国气象局整编的海平面气压、500 hPa高度场和NCEP再分析资料,探讨了欧亚冬季积雪异常对同期大气环流的影响.结果表明:(1) 欧亚中高纬冬季积雪面积与同期大气环流具有密切的联系:积雪面积为正(负)异常时,冬季500 hPa高度场对应正(负)欧亚-太平洋(简称EUP)遥相关型,东亚冬季风活动偏强(弱).(2)诊断结果表明,积雪异常与大气环流之间的密切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冬季积雪的异常分布可能对大气EUP遥相关型和东亚冬季风活动产生影响.(3)SVD分析得到的冬季积雪的异常分布与同期大气环流的耦合模态,证实了前面所得结果.  相似文献   
287.
利用非线性动力学中的相空间概念和场诊断分析中的SVD技术,提出了一种SVD相空间分析方法。应用该方法研究了热带太平洋EI Nin^-o区SST与东亚500hPa环流场的关系。结果表明:这种SVD相空间分析,优于EOF相空间分析,它不仅能在两个场耦合联系的基础上分析两场自身的变化过程和状态特征,而且能够揭示两场之间的内在相互联系;前期冬半年东亚冬季风异常偏强(弱)时,将导致未来El Nin^-o(La Nin^-a)事件的发生;前期El Nin^-o(La Nin^-a)事件,将导致未来冬半年东亚冬季风异常弱(强);由此建立了东亚冬季风与El Nin^-o(La Nin^-a)事件相互作用的概念模型,指出了东亚冬季风异常变化与El Nin^-o(La Nin^-a)事件互为双方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88.
东亚冬季风异常的空间结构及与海陆热力差异的联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和奇异谱分析方法研究东亚冬季风异常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变率,在进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用奇异值分解方法研究东亚冬季风异常与海陆热力差异的联系。分析结果表明:在东亚季风区内冬季风异常有明显的地理差异,根据经向风的气修平均图及均方差图上极值中心的位置、形态,确定三个区域。WM1、WM2、WM3区为东亚冬季风的三个子系统,分别位于南海、东海、日本海上。三个子系统强度的年际、年代际变率都不同。近40aWM3区冬季风呈减弱趋势,而WM1、WM2区冬季风没有明显的减弱趋势,不同地区海陆热力差异明显不同子系统的强度,WM1、WM2区冬季风与热带西太平洋海温相关紧密,WM3区冬季风与高纬度海陆热力差异相关密切。  相似文献   
289.
1873~1995年东亚冬,夏季风强度指数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20  
施能  朱乾根 《气象科技》2000,28(3):14-18
利用1873~1995年的海平面资料,延长和建立了东亚冬、夏季风强度指数。该指数与我国的冬、夏季天气的年际变化、年代际变化关系密切,与印度季风强度呈正相关,并且能解释季风的准两年振荡。  相似文献   
290.
A 700-year record (1.0–1.5 a resolution) of the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EAWM), based on grain-size analysis and AMS14C dating of Core EC2005 from the inner-shelf mud wedge of the East China Sea (ECS), was compared with the Dongge stalagmite δ18O record during the mid-Holocene. The upper muddy section of Core EC2005 has been formed mainly by suspended sediments derived from 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mouth since 7.3 ka BP. High precipitation and a strengthened EAWM might have played key roles in the high sedimentation rate (1 324–1 986 cm/ka) between 5.9–5.2 ka BP. The EAWM strengthened when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 weakened, especially around 5 500 a BP, which corresponded to a worldwide cold event. The EAWM during the mid-Holocene show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solar periodicities at 62 and 11 a. The 5 500 a BP cold event might be resulted from orbital forcing and changes in solar activ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