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47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35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80篇
海洋学   25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2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利用河北省廊坊市日光温室‘红颜’草莓生长和气象要素观测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方法,分析日光温室草莓果实生长变化特征及其与光热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草莓果径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一直呈平稳增长,横径生长速度始终大于纵径,花后40 d左右开始进入快速生长期,横径增长极大值为1. 43 mm·d-1。光照和热量条件是影响草莓果径增长的主要因素,光照的强弱对果实白熟期至成熟期的影响最明显,此期间光照较好能促使果实提前转色成熟。利用光照和热量条件拟合果实横、纵径增长量,拟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2.
胡菊芳 《气象与减灾研究》2009,32(1):I0001-I0001
2008年10-12月,江西省总的气候特点是:气温偏高、降水分布不均、日照正常。主要气候事件有:冬至日迎来强寒潮;秋末冬初降水明显偏少,出现阶段性干旱;大雾天气频繁。  相似文献   
73.
近50年广东冬半年降水的变化及连旱成因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利用EOF分析、小波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广东近50年(1957—2006年)冬半年(当年10月—次年3月)降水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太平洋海温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广东冬半年降水存在显著的准40年、准2年左右的变化周期,偏少阶段主要发生在1950年代末—1970年代初、1990年代末至今。冬半年发生连旱的频率远大于连涝的频率。广东冬半年降水与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温具有明显的正相关,与菲律宾以东的西北太平洋的海温具有明显的负相关。连续干旱年出现在Ni?o3.4区的海温为负、正异常年的频率分别为61.5%、38.5%。通过对冬半年异常连旱年Ni?o3.4区海温分别为正、负异常时的大气环流场进行合成分析,可知极涡偏弱,欧洲槽偏强,巴尔喀什湖附近的高压脊偏强,广东为一致的偏北风距平场控制,冷空气活跃,而亚洲大陆中低纬度西风带低压扰动不活跃,南支槽活动偏弱,是导致广东冬半年产生连续干旱的共同原因。  相似文献   
74.
青藏高原东北部冬给措纳湖湖区冰缘环境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冬给措纳湖位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东北部,湖区高寒沼泽、冰缘环境、冻土分布及其演化在全球气候变暖条件下,有其自身特点.为探讨冬给措纳湖湖区冻土分布及冰缘环境,2009年5月9—26日,对冬给措纳湖进行了考察,发现冻融草丘、冻胀丘遗迹、寒冻裂缝、热融洼地、古冻融褶皱等现代冰缘及古冰缘现象在湖区普遍存在.湖东、西岸的沼泽湿地中,热喀斯特发育明显,形成热融洼地和冻融草丘.湖北岸阶地及草场中存在零星和岛状冻土,经钎探表明,当时融化深度为0.3~0.8m,0.4m深度处冻土有胶结冰发育.湖东冲积平原的沼泽湿地中,冻融草丘和热融洼地存在;冻胀丘遗迹、寒冻裂缝在沼泽湿地边缘泥炭覆盖地存在.湖北岸二级阶地剖面发现古冻融褶皱.  相似文献   
75.
Based on a simulative experiment and a comparison analysis, the effect of bivalve Corbiculafluminea activity on sediment-water exchange of 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 (DIN) is studied. The areas included three intertidal flat sites of 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estuary in China. The interface exchange flux of ammonium, nitrate and nitrite in the short experiment (6 h) was -46.4-40, -74.8-929.1 and 2.5-14.6 μmol/(m^2·h), respectively. It was found that the burrowing activities of C. fluminea increased NH4 and NOi release from sediments to overlying water in the short-term experiment. During long-term incubation, NH4 and NOi released in turn from the sediments. At the beginning of incubation, bioturbation by C. fluminea could accelerate NH2 release from sediments 2-17 times in different sites, resulting in stronger nitrification and increased NOi concentrations in the overlying water. Sediment profile analysis post-incubation shows that organic matter mineralization and sediment-water NH4 exchange had been stimulated by C. fluminea bioturbation and bioirrigation during the experiment. Therefore, C. fluminea activities such as excretion, burrowing, irrigation and turbation can effectively alter nitrogen dynamics and accelerate and stimulate nitrogen exchange and cycling at the sediment-water interface.  相似文献   
76.
寒流是我國冬半年的主要天氣因素,也是在日常天氣預報和國民經濟服務工作中氣象工作者最關心的事項。强大的寒流如寒潮每可以影响到全國,較平常的寒流也在有些地區產生主要影响,尤其是在沿海海上对漁民的生产工作方面。当前各生產單位不但要求凍害和大風量方面的準確,而且要求提早預報時間,以期有充分的对  相似文献   
77.
利用天气学原理分型统计了1981~2000年鹤壁市12h暴雪预报指标,采用N-T方法对T213和HLAFS数值产品预报场进行反演,并应用于2002年冬半年12h暴雪分段预报中,还对两种数值产品的预报效果进行了对比检验。  相似文献   
78.
2004年内蒙古草原蝗虫大发生的气象生态条件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刘玲  郭安红 《气象》2004,30(11):55-57
2004年,内蒙古草原蝗虫再度大面积爆发成灾,主要分布于锡林郭勒盟西部、乌兰察布盟北部、包头以北地区和巴彦淖尔盟北部地区。2004年冬春高温和5月上旬的降水对上述地区蝗虫虫卵的孵化出土比较有利,蝗虫虫蝻的始见期提前11天左右。干旱和荒漠化是自2000年以来内蒙古草原蝗虫连续爆发的主要气候因素。  相似文献   
79.
在攀西地区引种红硕草莓(Senga Sengana),并进行观察试验,结果表明:红硕草莓(Senga Sengana)适应性强,抗病性也较对照品种“丰香”强;上市早,丰产,长势中等,易栽培管理,生产成本低,适于反季节和元公害栽培; 该品种结果数量多,果个小,果面深红色,果肉桔红色,肉质较硬,符合欧美市场畅销的加工型品种要求。  相似文献   
80.
对马达加斯加新发现的宝石矿物草莓红绿柱石矿床的地质考察和研究发现,矿体属典型的复杂的锂-铯-钽型稀有金属晶洞花岗伟晶岩。出露于花岗岩的上部,沿片麻岩理呈脉状产出,宽十余米,产状170°~180°∠45°~55°。交代作用明显,带状构造发育,由矿体边缘至中心部位可分为6个带。草莓红绿柱石主要分布于石英-微斜长石带至石英核内,为伟晶岩晚期形成的矿物,与锂云母、叶钠长石、多色电气石、锂辉石和烟水晶等伴生。矿化富集与钾钠长石化、锂云母化直接有关。晶体,多呈不规则块状、六方板柱状或螺柱状;是由晚期富Li-Cs的热液交代变质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