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1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159篇
测绘学   98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71篇
地质学   1150篇
海洋学   91篇
综合类   85篇
自然地理   33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2年   4篇
  1951年   1篇
  1948年   4篇
  1946年   2篇
  1945年   4篇
  1944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4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雪冰中生物有机酸的测试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生物有机酸是构成酸雨的组分类别,对地表环境有着重要影响,由于其来源与生物界关系密切,因此,对其在雪冰中记录的研究是从历史的角度认识C,H,O等生源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认识过去生态和环境变化的途径之一,但是,由于其含量较低,易遭受污染等原因,雪冰中有机酸含量的定量测定一直是困扰研究人员的一个问题,在对目前有机酸测试分析现状,测试分析的难点和问题调研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种利用DX-300离子色谱测试山地冰川雪冰中生物有机酸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利用AS4A分析柱,AG4A保护柱,TAC-2样品富集柱和ATC-1阴离子捕集柱,以梯度淋洗方式,在14min内可分离检测出甲酸,乙酸,丙酮酸,甲烷磺酸,草酸等有机酸根离子及氟,氯,亚硝酸,硝酸,溴,磷酸和硫酸等常见无机阴离子,上述有机,无机离子的测试分析相对标准误差分别为:氟(2.0%),乙酸(4.5%),甲酸(2.0%),甲烷磺酸(16.9%),氯(3.1%),亚硝酸(3.9%),硝酸(2.2%),溴(4.9%)和硫酸(2.4%)。  相似文献   
992.
可可西里马兰山冰川的近期变化   总被引:5,自引:11,他引:5  
位于可可西里地区的马兰山冰帽,冰川覆盖了整个山体,冰川面积达195km^2,属极大陆型冰川,雪线海拔在5340-5540m之间,大多数冰川末端存在小冰期的碛垄,一般可分辨出3道,自小冰期以来,随着气候的变化,马兰山冰帽表现出波动退缩趋势。小冰期时,冰舌末端南坡比现在低20m,北坡低20-40m,由冰川退缩引起的冰川面积的减小相当于现代冰川面积的4.6%,略小于整个羌塘高原地区小冰期以来冰川面积减小的幅度(8%)。近百年来,冰川的退缩量为45-60m左右,而从1970年以来的30a中,马兰山冰川的退缩量为30-50m,平均年退缩量为1-1.7m。虽然小于高原边缘和其它地区冰川退缩幅度,但是退缩速率正在逐渐增大,这将对高原内陆脆弱的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全球冰川消融加剧使人类环境面临威胁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1  
沈永平  梁红 《冰川冻土》2001,23(2):208-211
随着气候变暖,全球覆盖的冰川及其它各类冰体消融越来越多,近几十年来冰消融呈加速趋势,冰川的消融会影响到全球气候,使海面上升,引发区域淹没、冰雪灾害、冰川洪水自然灾害等,这些都威胁着人类居住的环境安全,并可能改变着许多的动植物种群的习性和生境,不断加剧的冰冻圈变化已影响到我们的生存环境,必须加强环境保护意识,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相似文献   
994.
贡嘎山东麓第四纪冰川作用与磨西台地成因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郑本兴 《冰川冻土》2001,23(3):283-291
青藏高原东部的最高峰贡嘎山(海拔7556m)东麓磨西河流域发育了三次更新世冰期,分别为雅家埂、南门关、贡嘎冰期,其中燕子沟的倒数第二次冰期(南门关冰期)的冰川一直伸到磨西镇下街磨西饭店北,古冰川阻塞主谷,在新兴与南门关沟之间的堡子坝区形成冰川阻塞湖,在磨西镇上街东,该期古冰川覆盖在谢家河坝东面山坡上,融水切形成峡谷,冰退过程中又在峡谷西基岩丘社形成该期古冰川覆盖在谢家河坝东面山坡上,融水深切形成峡谷,冰退过程中又在峡谷西基岩丘陵旁形成冰水湖,南门关冰期后的间冰期时,小湖变干发育了红色古土壤层,该期的红色古土壤层在磨用镇下街南的古冰川冰川泥石流沉积层顶面也有保存。证明磨西台地的主体为倒数第二次冰期的冰川堆积物,其中也包括有冰水砂砾层透镜体和冰湖相等沉积,磨西台地出露地表的巨大砾石,直径在10-20m之间,多数为冰川表面的消融碛,也可能有冰川泥充夹带的大岩块,磨西台地两侧断续分布有4级冰水阶地以及磨西饭店以下的磨西台地尾部均为末次期后期至全新世的冰水沉积,其中也含有泥石流堆积物。  相似文献   
995.
海螺沟冰川公园的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涨螺沟冰川是世界下可多得的自然遗产,随着海螺冰川公园旋游业的蓬勃发展和资源本身所处的地质环境条件,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潜在的环境问题,通过分析这些环境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996.
冰川消融耦合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冰川的热量、固态、液态平衡为依据,结合液态降水和冰川热量收支等关系,导出完备的冰、热和液态水耦合冰川消长模型。应用于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及其总控制水文点,通过4~5年径流过程和冰川物质平衡的模拟检验,表明结构是合理的,效果是好的。  相似文献   
997.
西藏帕隆藏布泥石流沟谷纵剖面形态统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沟谷纵剖面形态既表征暴雨泥石流发育的地貌条件,又与水动力相关,是影响泥石流发肓的重要因素。西藏帕隆藏布是典型的冰川泥石流区,其干流然乌至迫龙段右岸分布59条各类泥石流沟。统计分析表明,从帕隆藏布下游段向上游段,这些泥石流沟谷纵剖面形态有由下凹抛物线形向上凸抛物线形演变的趋势,形态指数N有由大变小之趋势,反映帕隆藏布河谷地貌演化溯源传递的进程。按特大型、一般性、潜在型泥石流沟的顺序,有纵剖面形态由凹至凸、N值由大至小的总体趋势,反映泥石流活动性与纵剖面形态的关系。冰雪融水型泥石流与雨水型泥石流相比,N值较小,纵剖面形态偏凸,表明了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998.
冰川泥石流是由冰碛物与冰雪融水混合形成的一种碎屑重力的沉积。综合泥石的砾石成分、冰川擦痕、冰冻痕、巨型漂砾等及其某些沉积特征和源区地质背景,认为鄂尔多斯东北缘早白垩世泥石流沉积为冰川泥石流成因,这一发现暗示了晋北隆起在早白垩世曾有山谷冰川存在,并对我国白垩纪陆地古冰川及其古气候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9.
海螺沟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十分丰富,分布广泛,类型多样,以世界同纬度最低海拔现代冰川和温泉景观为代表,具有极高的科学考察价值。根据景点的空间分布特征规划了3个景区、66处景点和4条大众旅游线路、7条专项旅游路线。  相似文献   
1000.
培龙沟泥石流及其堵江可能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宁生  陈瑞 《山地学报》2002,20(6):738-742
培龙沟是由冰川和降水共同激发的一条大规模泥石流沟。流域内充足的冰水资源,丰富的冰碛,有利的地形条件是泥石流发生及今后发展的动因。1983-1986年培龙沟泥石流堵塞了帕隆藏布江,本文就今后不同泥石流发生频率探讨了泥石流再次堵江的可能性。这一探讨为该沟泥石流工程整治及过沟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