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58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173篇
海洋学   11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对全球定位系统(GPS)数据的分析显示出,自1996~1997年类似事件之后6年的2003年8月底以来,日本西南丰后水道发生了瞬时地壳形变。考虑到许多GPS测点东南向运动以及1996~1997年事件与2003年事件有类似之处,这些瞬变过程很可能是由菲律宾海板块和阿穆里板块之间板问瞬时无震滑动所引起的。估计2003年这次无震滑动发生在丰后水道下,其相对滑动在西侧随时间增加,矩震级(Mw)达到7.0。与开始和结束都与2003年事件一致的低频地震逐渐平息不同,2003年瞬时地壳形变以大致为常数的速率进行,一直到2003年11月底。丰后水道区可能通过无震滑动释放了来自菲律宾海板块消减而聚积的能量。  相似文献   
72.
云南前寒武纪地质研究概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铠元 《云南地质》1998,17(1):91-99
云南前寒武纪地质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和极为丰富的成果,如:三江区的大地构造和基底岩群,冈瓦纳与欧亚两超级(巨)大陆经过滇西的分界一拼合带;扬子西缘区的大陆架范围和基底岩群,以及震旦系的顶界都取得了确切成果和共识;对昆阳群积累了丰实材料等。然而,也要看到尚存在的欠缺,如:三江基底变质岩群的确切分层对比,两超级大陆分界拼合带能否最终确认为“双界线”?或属于一种“过渡转换(化)带”?作为扬子西缘的第一基底康定群是否延入到Ar3甚至川西北还包括Ar2?它们的确切分层对比与所关联的古构造如何厘定?昆阳群的正、倒层、其顶、底界和东川运动的确定等问题。  相似文献   
73.
分流水道类型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宇  路秀琴 《沉积学报》1996,14(3):162-168
研究总结了三角洲平原中五种主要类型的分流水道沉积特征、分形几何特征及其形成条件。所度量的河控、潮控和波控三角洲的五种主要分流水道体系的分维值变化范围为1.046至1.763。以分流水道类型或分流格式为基础,划分了相应五种常见的三角洲平原类型,并阐述了分流水道组合式及其演化与三角洲体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74.
张启锐 《地质科学》1996,31(2):147-153
通过野外观察,发现了以下沉积构造:下冰厂涯埠组的落石构造和与下伏休宁组的连续沉积关系;间冰期洋安组有水平层理和韵律性水平层理;上冰期雷公坞组有顶、底部的重力流沉积构造,外来岩块,变形层纹,砾石团和撕裂片等。根据这些资料,认为本区下涯埠组的沉积环境可能是三角洲前,洋安组为潮下浅海,上冰雷公坞组则为陆坡或外陆架。  相似文献   
75.
周刚炎  邹家忠 《水文》1996,(2):21-26
差分GPS在水道观测上的应用周刚炎,邹家忠(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1前“吉长期以来,我国河道、水库的水下地形观测是采用经纬仪交会定位,配合超声测深仪的传统方法。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控制点,增设大量的标石和高标,而且受气候条件、通机条件的限制,精度低,速...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芒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引起的下尿路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BP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刺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芒针(秩边透水道)针法,配以补泻手法,2组均治疗1次/d,以6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指数(QOL)评分,并评价综合疗效。结果:最终纳入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29/32),高于对照组的71.0%(22/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IPSS、QOL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芒针(秩边透水道)疗法可改善BPH患者相关的下尿路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7.
一个典型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展布与油气富集规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三角洲一般位于海(湖)陆之间的过渡地带,是海(湖)陆相的重要组成部分。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储层,由于其特殊的沉积环境.湖底坡降小.河控占主导地位.水下分流河道极为发育.最典型的是白120井区长33储层,由一个单一的水下分流河道组成。该区沉积规律强,各沉积单元发育,中间为河道沉积区,两侧为高于河道的天然堤,外部为漫溢沉积区,末端有4个朵体,中部发育一个小型决口水道。砂体呈指状展布,左右对称,具有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典型的双凸特点。该区的沉积环境控制了砂体的展布和油气的富集程度。通过对该区块的研究,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水下分流河道的沉积模式,这对于丰富三角洲沉积相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8.
采用MODIS可见光反射率、热红外亮温和RadarSat-2双极化后向散射等多源数据,通过建立决策树综合判断来识别波弗特海域冬季的冰间水道及其内部冰型,并进行精度评价。研究发现,MODIS热红外只能粗略提取冰间水道轮廓;而高分辨率的RadarSat-2影像可以提供更多海冰类型信息,但是不同冰型的后向散射信号有重叠,影响水道提取的精度。研究结合多源数据建立决策树,综合极化后向散射和表面温度等参数来判断海冰类型,从而识别不同发育阶段的冰间水道。该方法的识别精度优于单变量方法。高分辨率Sentinel-2光学影像验证了不同阶段冰间水道的顺序分布。多源数据的应用有助于更准确地计算水道区域的海-气热通量和产冰量,同时为船只导航提供更详细的冰情信息。  相似文献   
79.
琼东南盆地北礁凹陷梅山组单向迁移水道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俞锋 《海洋学报》2019,41(1):72-86
深水区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的过程、响应及动力学机制是海洋沉积学研究的前沿和薄弱环节。本文通过三维地震资料,在深水区北礁凹陷南西部梅山组发现多条相间分布的长条形顺直强振幅水道,垂直于西沙隆起(南部隆起)北斜坡走向,向南西方向单向迁移,水道具有南西陡(凹岸或陡岸)北东缓(凸岸或缓岸)的特征,该类水道分为侵蚀界面和水道砂-堤岸泥过渡复合体系两个单元,侵蚀界面在凹岸的削截反射明显多于凸岸,水道砂-堤岸泥过渡复合体振幅强度由凹岸强振幅逐渐过渡为凸岸弱振幅。分析认为,该类水道发育于中中新世半深海环境,不同于向底流下游方向单向迁移的峡谷,它们向底流上游方向发生单向迁移,并提出其成因模式:前期来自南部的浊流下切形成负向地貌单元(水道),底流对这一地貌单元进行改造,形成迎流面缓(凸岸)背流面陡(凹岸)的地貌,同时驱使浊流上部顺底流方向偏移,形成溢岸浊流沉积,致凹岸沉积速率低,凸岸沉积速率高,这样就迫使水道逆底流方向偏移。沉积物源、中层水相关底流、古气候和海平面的变化、北礁凸起古地形控制是该区单向迁移强振幅水道发育的因素。本研究在南海首次发现这种向底流上游方向单向迁移的水道,是底流与重力流交互作用的新型类型,对古海洋、古气候研究,深水油气勘探有着重要的意义,希望引起地质学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80.
刚果扇是渐新世以来快速堆积的巨型深水扇体,浊积水道广泛发育,油气成藏条件优越。精细标定水道集中发育的年龄、期次及其与同期地质事件之间的关联,对认识水道发育的主控因素和分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测井、地震和古生物资料的综合分析,将盆地北部渐新统—中新统划分为2个二级层序、8个三级层序;通过微体古生物带和海平面变化旋回精细确定了各层序界面的年龄;进而在层序格架内明确了刚果扇北部浊积水道的发育期次和演化规律,认为刚果扇在盆地北部可划分为3个演化期次,即渐新世晚期快速填充期、中新世早—中期稳定沉积期和中新世晚期大规模水道发育期。实验研究发现,盆地中新统孢粉化石由早到晚出现水藓孢属-栎粉属、光面球藻属-盘星藻属-单束松粉属、拟桫椤孢属-凸瘤水龙骨单缝孢属、粗肋孢属-水龙骨单缝孢属-拟桦粉属4种组合类型,表明盆地中新世气候变化频繁,且大规模水道发育期与降温事件及海平面快速下降期高度吻合。此外,3次大规模水道发育期与西非海岸3次构造抬升事件关系密切。由此认为,刚果扇浊积水道的发育直接受控于降温事件,而构造隆升是源头性的触发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