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2篇
  免费   679篇
  国内免费   494篇
测绘学   2635篇
大气科学   444篇
地球物理   746篇
地质学   923篇
海洋学   430篇
天文学   78篇
综合类   519篇
自然地理   230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210篇
  2022年   220篇
  2021年   289篇
  2020年   166篇
  2019年   363篇
  2018年   232篇
  2017年   233篇
  2016年   228篇
  2015年   243篇
  2014年   326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284篇
  2011年   287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274篇
  2008年   320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3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Blade算法的产生是根据地震点的分布寻找地震断层,其优势在于能从较稀疏的点分布中找出线型条带模式,但不足的是完全不考虑地震的震级屑性。针对Blade算法的几个不足之处逐步改进,提出了震级加权四指标Blade算法。算法主要的改进体现在:①引入以震级为变量的权重函数,体现了高震级地震的控制作用,通过模拟与实例比较了三种权重函数的效果;②改进原方法中所挑出的Blade中心必须有地震点,引入四指标评价体系代替原方法的二指标评价体系,同时还根据指标值将挑选出的线型条带修正到更淮确的位置。将原算法与改进算法应用于华北地区4级以上的地震数据集以按寻地震带,结果表明,震级加权四指标Blade算法较Blade算法有显改进,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2.
1 概述 实时事件检测是地震数据实时处理系统中一项重要任务。无论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还是单个数字地震台站,都需要对通过传输系统接收到的地动信号进行事件检测。事件检测的目的在于从连续的地面运动信号数据流中,识别出需要处理的事件信号。事件检测的要求,一是尽可能将所有的事件识别出来,即降低漏检率;二是尽可能地  相似文献   
103.
本文在分析了现有的基于小波分析的滤波算法之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多分辨分析的信号与噪声分离方法和相应的图形图像滤波算法,该方法在滤去噪声的同时可以较好地保持图形图像上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04.
单线河流的绘制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蔡先华 《测绘通报》1997,(11):8-10,30
本文在分析平行线,台阶式平行线的绘制方法的基础上,讨论了用基于角平分线渐粗(细)绘制单线河流的方法,从理论上解决了用台阶式平行线拟合渐粗(细)线绘制单线河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5.
为了适应实时GIS的变比例尺显示与网络GIS的快速矢量数据传输,提出了数字地图的在线综合概念,讨论了对线目标的在线简化算法。提出的两个在线简化算法都是对DP简化算法进行改造,使算法对时间的复杂度从θ(n)~θ(n2)的乘法运算改进为θ(1)~θ(n)的赋值运算,并讨论了减少算法所涉及的空间复杂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6.
冯亚明 《东北测绘》1997,20(3):22-24
本文通过引入等量坐标概念,讨论高斯坐标和等量坐标以及大地坐标之间的关系,推导高斯投影坐标正反算的递推算法公式。  相似文献   
107.
本提出的算法从理率上消除了模型变形问题,分析了显示精度引起的视觉差异,提出了M-Buffer结构解决区域和消除三维隐藏点问题,极大地提高了运算速度,图像质量亦明显提高,更宜用于地貌研究。  相似文献   
108.
本文针对加拿大地球物理学家EdoNgland教授提出的问题,对M—P广义逆矩阵的递推算法进行了探分论述探讨的初步结果和对Greville递推算法的扩充。文中对算法的扩充给出严格的证明。  相似文献   
109.
B-样条正交小波在信号分析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由于B-样条正交小波随着阶次的升高将导致频域内支集缩小。因而分辨信号不同频率成分的能力将大大增强。因此,研究高阶B-样条正交小波的简便构造方法很有实际意义。本文独立地给出了一个构造高阶B-样条正交小波的适于计算机数值递推算法,并给出了构造11阶以下B-样条正交小波所需的系数,以供读者利用,同时还给出了一个在频域内计算脉冲响应系数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10.
引入并改进了区域-时间-长度算法(region-time-length algorithm),较之原来的定义更加强调了地震破裂尺度函数对VRTL的贡献,同时保证了震中距函数、时间函数及破裂尺度函数对VRTL影响的权系数相等.华北5级以上地震的回顾性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RTL算法所得到的异常大多具有短期或中短期特征. 震前VRTL变化型态可分为两类:Ⅰ类具有相对完整的变化形态,大多呈现从0开始的上升——转折下降或下降——转折上升形态;Ⅱ类变化形态不完整,一般从0开始急剧上升或下降,无明显转折,主震发生在VRTL极值附近.VRTL上升表征地震活动水平相对于背景变化率的增高,意味着地震活动增强;VRTL下降则意味着地震活动相对于背景变化率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地震活动的平静.据此给出由RTL算法进行中、短期异常识别并粗略估计发震时间的方法. 该方法Ⅰ,Ⅱ类异常3个月内发震的R值评分分别为0.6及0.3左右, 6个月内的R评分分别为0.7及0.4左右.对特征时间跨度、特征距离、震级下限等对VRTL的影响, 以及其它一些实际应用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