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08篇
测绘学   43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105篇
地质学   200篇
海洋学   39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6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国际地球化学填图样品分析方法和数据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文生  王学求  谢学锦 《地质通报》2011,30(7):1111-1118
以中国和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欧洲、北美、澳大利亚与日本)过去10年内完成的或目前正在开展的全球性或国家性地球化学填图项目为例,总结了国际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技术的新进展,并以中国实验室与欧洲实验室的分析数据的对比结果,剖析国际地球化学填图样品分析技术面临的挑战。研究表明:分析组成地壳所有元素的构想已被越来越多国家性、全球性地球化学填图项目所采纳;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具有填图样品76元素分析能力的国家;高水平的分析实验室(欧洲与中国)取得的数据大部分可以实现对比,但仍有10余个元素的分析数据存在明显偏差。实现所有分析元素数据的全球可对比,应是今后国际地球化学填图样品分析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42.
南海地区OLR变化与华南汛期降水的联系   总被引:8,自引:9,他引:8  
用奇异值分解的方法逐月分析了华南汛期(4-9月)降水与南海地区OLR变化的关系,并用合成分析的方法对OLR异常年份的降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者确实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后汛期(特别是7、8月)两者的相关程度比前汛期大,但每个月的情况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443.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67498711200104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arge igneous provinces (LIPs) are considered a relevant cause for mass extinctions of marine life throughout Earth’s history. Their flood basalts and associated intrusions can cause significant release of SO4 and CO2 and consequently, cause major environmental disruptions. Here, we reconstruct the long-term periodic pattern of LIP emplacement and its impact on ocean chemistry and biodiversity from δ34Ssulfate of the last 520 Ma under particular consideration of the preservation limits of LIP records. A combination of cross-wavelet and other time-series analysis methods has been applied to quantify a potential chain of linkage between LIP emplacement periodicity, geochemical changes and the Phanerozoic marine genera record. We suggest a mantle plume cyclicity represented by LIP volumes (V) of V = ?(350–770) × 103 km3 sin(2πt/170 Ma) + (300–650) × 103 km3 sin(2πt/64.5 Ma + 2.3) for t = time in Ma. A shift from the 64.5 Ma to a weaker ~28–35 Ma LIP cyclicity during the Jurassic contributes together with probably independent changes in the marine sulfur cycle to less ocean anoxia, and a general stabilization of ocean chemistry and increasing marine biodiversity throughout the last ~135 Ma. The LIP cycle pattern is coherent with marine biodiversity fluctuations corresponding to a reduction of marine biodiversity of ~120 genera/Ma at ~600 × 103 km3 LIP eruption volume. The 62–65 Ma LIP cycle pattern as well as excursion in δ34Ssulfate and marine genera reduction suggest a not-yet identified found LIP event at ~440–450 Ma.  相似文献   
444.
使用氟化物取代锌盐-EDTA滴定法,与电位滴定、光谱分析等手段在铝土矿、合金中铝含量测定,设备要求低,环境友好,分析方便易行,准确度和精密度上达到国家行业要求,有不可取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445.
一种新的重力潮汐数据预处理和分析方法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较系统地介绍了由比利时皇家天文台Vauterin博士研制的Tsoft重力潮汐数据预处理方法和由日本国立天文台Tamura博士研制的Baytap-G潮汐数据分析方法。作为应用,利用武汉九峰动力大地测量学观测站超导重力仪1999年观测数据,先实施预处理,再作数据分析,获得地球潮汐常数。数值结果说明,利用Tsoft方法可有效消除各种干扰信号,由Baytap-G分析方法得到的潮汐参数精度与目前国际上通用的Eterna方法获得的潮汐参数精度相当。  相似文献   
446.
A new kinetic-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is propo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opper ( Ⅱ ). The method is based on the catalytic effect of copper ( Ⅱ ) on the oxidation of weak acid brilliant blue dye (RAWL) by hydrogen peroxide. The copper ( Ⅱ ) can be determined spectrophotometrically by measuring the decrease of absorbance of RAWL at λ = 626 nm using the fix-time method. The optimum reaction conditions are as follows: pH 7.20, buffer solution NaOH-KH2PO4, RAWL (200 mgL-1) 5.00 mL, H2O2 (30%) 0.50 mL, reaction temperature 80 ?? and reaction time 20 min. The linear range of this method is between 0 μg L^-1 and 12 μg L^-1 and the limit of detection is 0.011 μg L-1,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 in five replicate determinations for 2 and 8 μg L-1 copper ( Ⅱ ) are 3.2% and 2.3%, respectively. Twenty ions do not interfere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copper ( Ⅱ ). The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satisfactorily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copper ( Ⅱ ) in freshwater samples (tap water and Yellow River water from Lijin, Shandong, China) and seawater samples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recovery rates are 98.0%, 102.5% and 96.0%,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447.
岩质边坡的失稳大都是沿各软弱结构面而发生的,其滑动面往往是软弱结构面的组合,呈阶梯状.岩石边坡中存在大量的随机结构面,从中找出抗剪力最小的滑裂面是边坡工程中的一个研究方向.在岩体结构面调查统计的基础上,用随机网络模拟再现结构面的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应用A*算法,搜索出岩石边坡的临界滑裂面,并对临界滑裂面上的边坡体任意斜条分,与Sarma分析方法相结合,形成一种改进的分析岩石边坡稳定性的方法—— Sarma-A*分析法,通过工程实例验证该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48.
Pushover分析方法是逐渐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评估结构抗震性能的简化方法,其分析结果直接受到水平侧向力形式的影响。空冷凝汽器支架结构属典型的钢-混凝土竖向混合结构,扭转作用明显,地震作用下结构受力复杂。根据该类结构的特点,提出了考虑高阶振型影响的侧向力分布形式,用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该混合结构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管柱为该竖向混合结构的抗震薄弱部位,结构具有较好的变形及耗能能力。  相似文献   
449.
混凝土的侵彻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详细介绍了理论分析方法、经验方法和数值计算方法三种方法研究混凝土侵彻问题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50.
基于RES的地下巷道工程稳定性全耦合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伟健  高谦  韩阳  宋建国 《岩土力学》2008,29(6):1489-1493
针对地下巷道工程稳定性问题,基于岩石工程系统(RES)理论,提出了全耦合分析法及优化设计思想.首先简要地叙述了全耦合分析过程的思想及流程,并在收集的27个样本的基础上,应用神经网络编码法建立了地下巷道工程的综合交互作用矩阵(GIM),分析了主要因素影响和作用机制.根据本巷道工程系统的稳定性能分析结果,提出了稳定性评价参数,给出了稳定状态范围.针对沙曲煤矿顺槽进行了优化支护设计举例,并用Q系统岩体质量评价法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及验证.现场监测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全耦合分析法对稳定性分析及支护设计方法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