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38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132篇
地质学   39篇
海洋学   21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剪切波的多级分裂——概念的提出与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双层各向异性介质的简单理论推导,提出剪切波多级分裂的概念,对于多层各向异性介质,剪切波分裂的结果显示了一种等效情况,通过几种特殊的双层各向异性模型,讨论了二级分裂剪切波的特征。  相似文献   
62.
四叉树结构在数字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讨论了四叉树的基本概念、图像的四叉树表示以及四叉树结构在计算机中的实现;给出了用这种算法实现分裂与合并算法的步骤。实验表明,把四叉树结构引入图像分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3.
通量差分裂格式的二维水流水质计算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通量差分裂(FDS)格式应用于二维水流水质数值模拟中.应用若干理想条件下的简化模型对格式的计算精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DS格式不仅能高精度地模拟浓度梯度较缓的污染物稳定排放情况,且其二阶格式能高分辨率捕俘水质间断,与理论值吻合很好,说明FDS二阶格式能高精度地计算污染物间断排放引起的大浓度梯度或水质突跃情况.该格式在长江南通江段水环境数值模拟中的应用验证了它的实际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64.
尝试用剪切波分裂分析的方法探测地壳内部的线性构造。从地震图上可以看出日本西南部地区存在一些线性构造。在该地区没有发现明显的活断层能证明这些线性构造的存在。我们用两种后续震相,即PpPms和PpSms震相对日本西南部地区的剪切波分裂进行了研究。PpPms是一种后续S波震相,它是P波在地表反射后又入射到地壳中经莫霍面反射转换成的S波。PpSms也是一种后续S波震相,它是P波在地表反射转换成S波后经莫霍面再次反射入射到台站的s波。我们用这两种震相检测了地壳中的线性构造。观测到的快波偏振方向呈现北东东—南西西、北东—南西和南北的横向变化。得到的快波偏振方向与该地区最大主应力方向不一致。最大主应力作用下产生的裂隙引起的各向异性解释不了日本西南部地区的剪切波分裂结果。北东—南西的快波偏振方向与该地区的地质线性构造方向一致。该地区的剪切波分裂有可能是地壳内的线性构造引起的。  相似文献   
65.
乌什6.3级地震前、后S波分裂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歌  王海涛 《内陆地震》2006,20(2):139-142
利用SAM方法对2005年2月15日新疆乌什6.3级地震前、后S波分裂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乌什6.3级地震前1年半左右,慢S波时间延迟出现表征区域应力增加并持续上升的变化,而快S波偏振方向出现表征应力场转向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66.
青藏高原南部下的横波各向异性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吕庆田  Hirn  A 《地震学报》1996,18(2):215-223
利用中法合作布设在青藏高原南部近20个三分量数字地震仪记录到的远震SKS数据,计算并研究了台站下方各向异性的特征,讨论了各向异性层的深度、厚度、起因以及青藏高原岩石圈变形模式.各向异性研究表明:雅江南北各向异性存在较大的差异.雅江以北快速波偏振方向平均在N70E左右,且自北向南逐渐增大,在雅江附近近于东西方向;而雅江以南快速波偏振方向平均在N25W左右.雅江以北各向异性强度(快、慢波到时差)普遍很强,在那曲附近可达1 s,且存在局部变化;而雅江以南各向异性强度普遍较弱,一般在0.2 s,且相对稳定.对各向异性特征的分析认为:雅江以北的各向异性是青藏高原上地幔物质内部变形引起的,快波偏振方向代表物质流动变形的方向;而雅江以南的各向异性是印度板块俯冲形成的强变形带引起的,快波方向代表与俯冲有关的变形方向.研究还认为:青藏高原的地壳缩短是岩石圈内部整体沿北东方向流动变形和沿大型走滑断裂旋转运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7.
本文发展了一种三维欧拉型污染物长距离输送实用模式,比较详细地考虑了源、输送、干、湿沉降、气、液相化学过程。用分裂解法对气相化学过程进行查表式处理,颇具特色,使用实测气象输入场,节约了大量的计算机资源。通过模式的灵敏度试验,模式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根据与实测资料对比,模式有较好的可信度,能方便的计算长时间(月、季、年)的污染物沉降及远距离输送态势。  相似文献   
68.
中国天山花岗岩类的时空分布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天山花岗岩类具明显的时空分带特征,以古生代最为明显.它们可分为:1.中天山南缘中加里东期花岗岩带:2.中天山北缘晚加里东期花岗岩带;3.中天山南缘早华力西期花岗岩带;4.中天山北缘中华力西期花岗岩带;5.马宗山南缘晚华力西期花岗岩带;6.南天山南坡晚华力西期花岗岩带.在时空上,花岗岩类在中天山陆壳南、北缘呈交替分布的格局,显示出与天山陆壳南、北张合呼应、交替演化的和谐一致关系.中天山花岗岩类是几个地槽主旋回的产物.天山花岗岩带与蛇绿岩带成“对”分布,沿“中天山南缘深断裂”,及“中国天山主干断裂”两侧延伸,二者互相平行.天山花岗岩类是多成因的.分为洋壳重熔型、陆壳重熔型及洋壳陆壳混合重熔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69.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新原理构成的测磁方法:环形激光弱磁传感器.给出了结构,讨论了灵敏度,说明了其可能具备的特点和潜在的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70.
基于各向异性介质和含裂隙双相介质中的地震波传播理论,导出了四重旋转对称含裂隙双相各向异性介质的本构关系与地震波传播的运动方程,并以平面波为例,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