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6篇
  免费   246篇
  国内免费   130篇
测绘学   568篇
大气科学   211篇
地球物理   87篇
地质学   951篇
海洋学   226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853篇
自然地理   109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301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336篇
  2011年   298篇
  2010年   225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275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今天是世界气象日,2004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信息时代的天气、气候和水。这个主题体现了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和社会与气象的紧密联系,体现了气象信息与传播的紧密联系。我们广播电视是最重要的社会传播媒介,我们认为省气象局牵头举办的这个专题报告会很适时,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2.
刘国纬 《水科学进展》2004,15(2):268-268
叶守泽教授逝世一周年了,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纪念他。叶守泽教授于1920年7月11日生于广西省桂林市。1942年毕业于广西大学土木工程系并留校任教。1946-1948年赴美国留学,获密执安大学工学硕士学位,是年回国后任广西大学教授。1952年根据全国院系调整规划调任武汉大学教授、土木系主任,1954年调入原武汉水利电力学院任教授、副教务长、科研处处长、副院长。2000年原武汉水利电力学院与武汉大学合并,叶先生继续在武汉大学任教,直至2002年9月逝世。叶守泽教授从事水文高等教育50余年,桃李满天下,为我国水文高等教育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水文专业的创建者之一。  相似文献   
103.
评开合构造研究中的辩证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良耘 《地质通报》2004,23(3):298-302
中国学者杨巍然、姜春发、张抗等提出的开合构造是大地构造学中的一种重要观点。该观点系统地总结了大地构造研究乃至地球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站在辩证思维的高度,把地质运动概括为开裂与聚合2种基本形态,并从不同时间、空间、规模、级次等多方面的对立统一关系上阐述了它们的共同规律。  相似文献   
104.
企业改制,领导体制、组织机构、利益主体以及经营机制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员工对身份转换以及投资回报、劳动价值、分配方式等也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认识。所有这些,都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必须审时度势,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以更加开阔的视野认识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再次转型,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5.
为落实中国气象局制定的现代天气预报业务技术路线.使四川省天气预报逐步向定点、定时、定量、可视化的方向发展.四川省气象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开展了新一轮客观预报技术方法研发,并将此列为2003年全省气象部门的重点工作项目之一。省市两级气象部门成立了研发工作专家技术组和协调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工作实施方案.做到任务、人员、时间、经费四落实。为促进全省各市州气象局的研发工作.建立了川西、川南两个片区研发小组.以此为龙头带动其他市州局的研发活动。  相似文献   
106.
在新形势下,中国航空气象服务面临新的挑战,本文提出,应从“两个树立,两个加强”入手。  相似文献   
107.
高师人文地理课程建设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载田 《福建地理》2004,19(2):39-41,48
本文就高师人文地理课程的创新目标以及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的改革创新,进行了初步探索。认为课程体系创新,要瞄准人文地理学学科的新进展、新趋向,体现时代特色;要服务于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内容创新,要突出新、中国特色、师范性。实践教学创新,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8.
109.
陆铭  谢赛 《湖北气象》2005,(3):F0003-F0003
中国共产党诞辰84周年前夕,为了大力弘扬“奉献兴业、管天为民”的湖北气象人精神.集中展示全省气象部门三个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推进湖北气象文化建设,湖北省气象局举办了以“创新、和谐、发展”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来自全省各市、直管市气象局和省局直属各单位的25名选手会聚江城、登台比拼。预赛之后.10名选手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10.
雷鸣 《地理教学》2005,(6):15-16
日常生活里,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会形成对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看法,并在无形中养成一定的思维方式,来理解与解释各种自然现象,我们把这些看法和思维方式称为学生的“生活体验”知识。高一学生一般年龄为十六周岁,已经具有丰富的“生活体验”知识,因而,他们在学习某一地理知识之前,头脑里并不是一片空白的,这些“生活体验”知识将对其学习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